分卷阅读260


董卓为雍州州牧。

如此一来,董卓可以在原地自行招募兵卒、筹备粮草。

这意味着,刘宏如今不会再让朝廷中央为其提供粮草武器,全然将此事交予董卓自行处置。

他给予董卓雍州完全自主的军政大权,这犹如抛出一个极具诱惑的诱饵。

就看董卓是否会上钩了。

第112章

“协儿,你觉得刘太常是忠臣吗?”

刘宏望着刘焉远去的背影,偏过头,向身旁年仅五岁的儿子询问道。

此时的刘协年纪尚幼,但已接受启蒙教育。

皇家子弟的教育自然是最为顶级的,因此刘协也懵懵懂懂地知晓父皇所问之意。

“父皇,绥和元年,朝廷罢刺史,更置州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朝廷却罢州牧置刺史。

可见世祖更倾向于刺史。

可是刘太常却说,刺史太守剥削百姓,致使百姓生活困苦,所以可选择清廉有名望的大臣来做州牧,这样可以安定百姓。

儿想的是,也许这州牧是一时之策?不能成为常态?”

刘宏瞬间以欣赏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明明才五六岁的年纪,在政治上却有着天生的敏锐性。

更何况,自启蒙以来,这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秀,完全不像长子那般木讷愚钝。

这也让刘宏的心开始有了些许偏向。

毕竟,他目前没有新的孩子出生,仅有这两个儿子,而长子实在是不堪大用。

再加上他与何进如今争斗得越发厉害,刘宏实在不想将刘家天下交到长子刘辩的手中。

然而,就以朝廷目前的状况,他实在没有能力废掉何进,将刘协扶上皇位。

毕竟,如今的朝堂不宜再生乱局,这大汉的天下不能再经历一场大乱了。

“你说得不错,州牧确实只是权宜之策。

可是刘太常提出这一建议,吾也采纳了。

告诉为父,是因为刘太常忠心为国,为父才采纳吗?”

刘协目前的启蒙教育,基本每天都要聆听一番汉家天下各个皇帝的执政措施。

虽然他目前还没有学完,但对汉朝几百年的历史,他还是了解了大概。

所以,对于政治斗争这种事情,刘协虽然还不是完全明白,但已经有了基本的本能反应。

“是因为正好合适。雍州此地糜烂不堪,所以父皇才采用州牧之策。”

这个答案让刘宏更加满意了。

“那重新回答为父的初始之问,你觉得刘太常到底是不是忠臣?”

这个问题让刘协感到十分纠结。

这也是他没有一开始正面回答的原因,因为他觉得这个答案有点敏感,也怕自己的答案会惹怒父亲。

大概是看出了儿子的忐忑,刘宏轻笑一声,对自己这个儿子倒是展现出一番慈父心肠。

“勿要紧张,无论你说出什么答案,为父今日都不会生气,更不会惩罚你。”

刘协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但到了此时此刻,若是他再不说出一个答案。

他知道自己这个身为大汉天子的父亲真的会生气了。

“父亲,我不知道。我听先生为我讲述汉家天下这几百年的历史,我常常觉得一个人的忠奸其实是难辨的。

所以刘太常如果目前没有做出任何不忠不孝之举,也许他应该算是一个忠臣?”

这个答案瞬间让刘宏感叹出声。

“协儿,你果真是我的儿子,这么小就懂得了这个道理。

我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宗室之子,最后却被迎立为天子。而这天下应该怎么治理?朝堂上的大臣是忠是奸?

吾该信任谁,该重用谁,为父很久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你记住,看一个人的忠奸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至于刘太常是不是忠臣?若未来几年为父大权在握,手握精兵,那么我们这位刘太常就一直是大汉的忠臣。

若我不能力挽狂澜,天下继续动乱四起,到时候刘太常大约就会变成一个奸臣了,而且还会遍地都是奸臣……”

刘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还不能对朝堂的利益斗争有深刻的认识,只是从父亲的言语中感受到了叹息。

“所以父皇才设立西园八校尉吗?想要重整兵事?”

刘宏微笑着点头。

一个天子手中若是不能掌兵,那就是一个囚禁在皇宫大院里的傀儡。

好在这些年他的私库颇丰,养得起兵,练得起兵。

所以留下了孙坚带过来的一大半兵卒之后,他又募集了一些三河骑士,然后设立了西园八校尉,打算给自己训练一批精兵。

只有将这一批自己掌握的兵卒训练强大起来,他接下来才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只可惜为了保持平衡,他还是给出了一个名额给何进那边的人,袁绍。

袁家出身的袁绍竟然和何进这个屠户出身的人搅在了一起,真是好笑。

何进恐怕都快要忘记了,当年何皇后能够在后宫出头,不就是搭的宦官这条关系,如今倒想要洗白了。

这何家,何苗和舞阳君与宦官关系密切,何进却和那群清流党人搅和在一起想要除掉宦官。

两碗饭都想吃,这碗饭必定要砸!

翌日,刚刚新任不久的典军校尉曹操,被刘宏召到了殿前来觐见。

其原因是,他之前对刘宏写了一封奏疏,上面对兵事提了许多意见。

别的人可能会提很多操练兵卒的方法,但曹操和那些人的建议都不一样,他将重点放在了提升工匠待遇,研究兵器之利上。

“你的建议让朕耳目一新,不似其他人那样老调重弹。

只是你自己也在奏书里面说了,昭国虽然有能够冒出火龙的武器,以及加锋利的刀刃,但这些通通都是昭国的绝密。

如今若是朝廷想要发展兵器之利,总不能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召集一大堆工匠下达命令就行了。

没有具体的方向,恐怕到时候只是浪费钱财!”

能混到朝堂顶尖的人,也没有几个是傻子。

昭国的武器之利,不是只有曹操一个人知道。

上过战场的那批汉军其实都有这个共识,之前也不是没有人在奏书当中提到过这件事情。

但那些人的建议都比较空泛,好多人都是提刘宏拨一大笔钱研究武器,也就是说设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专门研究新式武器。

这建议也没错,但刘宏知道那群朝堂官吏的德性。

拨一大笔钱不过是给他们贪污而已,最后什么成果都不会有,所以他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毕竟朝廷本身就有考工令专门负责兵器制作。

如今让考工令下面的工匠想办法研究出昭国的武器,这才是正常的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