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反思。”

此言一出,邓容的脸色满是羞愧,她当然是因为对方是杨氏族人,不好多说什么,但从一开始这种想法就错了。

除此之外,坐上这个位置非议太大,所以邓容对待下属也太过宽容,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下面官吏的认同。

杨秋也是最近发现了邓容这个毛病。

“大王,臣知罪。”

“既然知罪,可认罚?”

“臣认罚!”

既然如此,杨秋就直接废除了邓容的丞相之位。

“很好,盛嘉,汝既已知罪。

今日吾罢去汝丞相之位,命汝前往长安,负责长安规划之职,任建造司大匠之位。汝可愿意?”

“臣愿意。”

说完这句话,邓容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接着解下了身上挂着的印绶。

这个象征着丞相职位的紫绶,金质做出来的印章,代表着身份地位,从来都是配在身上印不离身的的印绶,此刻被邓容取了下来。

这年头的官员,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都要在身上将代表着自己官位的印绶佩戴出来。

不同等级的官员,那是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颜色,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当然,这不只是装饰品,各种公章上都需要盖印,所以是印不离身的。

一旦辞官又或者被罢免官职,这东西必须要回收,不然用印绶继续盖公文,那就乱套了。

“孔叔,吾今予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汉中郡已有一些家族有意投靠我昭国。吾命你前往汉中郡,先行建立工坊制造竹纸。以此为契机,拉拢当地家族。

同时,秘密联系益州之人,为我昭国未来南下之举助力。孔叔,你可愿担此重任?”

按照昭国目前工坊的能力,想要让关中之地都用上纸张在公文上,其实还是有些吃力的。

而汉中郡已经是秦岭以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生长许多竹子,可以大量的建造竹纸。

当初和李家胡家的合作,就有未来建立造纸坊的协议,而杨秋现在让令狐邵处理此事,一是为了完成这个合作,二是为了南下做准备。

令狐邵自然明白了杨秋的意思,这是处罚也是机会,完成好了自然能将功赎罪。

“臣愿意。”

所以令狐邵的贬谪直接连官位都没有了,而是去负责商队和工坊的建立,反正明面上看,至少是受到了严重打压。

解决完这件事情,杨秋让两人出去,这才跟自己二叔三叔还有杨石开会。

最后,杨秋让年纪最轻的杨石担当了宗正,还是杨石的性格合适。

而杨石现在二十多岁,也成家立业了,倒也不能算是毛头小子。

把这一件大事儿做完,杨秋对着身后的两个女郎问了起来。

“你们能猜到下一个丞相是谁吗?”

站在杨秋身后的人一个是胡月,一个是杨潇,这两个她现在带在身边培养。

等到年龄成长时机合适之后,再放出去做事儿。

“回禀大王,月以为应当选一位关中出身之人委以重任。如此,方可安定关中之地百姓之心。”

先开口说话的人是胡月。

她已经在杨秋身边待了一个多月了,其实还不了解昭国被昭王信任的官吏有哪些,只能提出自己所能想到的见解。

按照她短暂在后宫的经历,胡月觉得,朝堂似乎平衡很重要。

如今占据关中之地,若没有关中之人占据高位,恐怕到时候叛乱的事情会很多。

“杨潇,你的想法呢,不用在意自己是否会说错,大可直言。”

杨潇只是这几年在学堂学过一些知识,其实她觉得自己的见解很浅薄。

但是她知道自己被大王亲自带在身边,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所以杨潇忐忑地开口了。

“我听老师说过,光武帝重建大汉之后,废除了丞相之位,大王为何不趁此机会设立三公?”

这话一说完,胡月都惊奇地看向了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女郎,杨秋也是目露欣赏的看向了对方。

这大概就是天赋吧,天生就懂得权力。

十天之后,弘农郡这边。

贾诩和李儒两个人都知道了自己被擢升的官位。

贾诩被擢升为太尉,掌管军事,杨秋还让其便宜行事,摆明的就是让他赶紧解决西凉军,所以给了他这样一个官位。

至于李儒,擢升为弘农郡太守,其目的当然是负责西凉军未来的交接。

毕竟西凉军要撤退回来,肯定是要经过弘农郡的。

贾诩看着自己的紫绶金印,再听着下属说前不久马邑县发生的事情。

杨秋处理了杨氏宗族内部的叛徒,还抓捕了很多跟此案相关的官吏,可谓是搞出了一个大案出来,牵连之人数百。

“文优兄,你拖拖拉拉至今,此刻是否该办事了?切莫再拖延,若再如此,这好不容易获得的官职恐将被贬谪。”

到目前为止,两边都还在谈判,贾诩毕竟过去几年在昭国,所以谈判的主要负责人是李儒,他在西凉军里面的信誉度要高一点。

而李儒这一阵子一直采取的是安抚政策,让西凉军战士不闹事儿,但是贾诩可不觉得这种方法是好办法。

他也不觉得聪明绝顶的李儒会觉得,送好处能一直维持这种局面,不过是养大这些人的胃口而已。

没错,这一阵子两边没闹事儿,那是因为昭国这边给西凉军提供了粮草。

杨秋没有管他们怎么谈判,而是事先就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和金银珠宝。

因为这种谈判,空投支票肯定是不可行的,至于他们怎么用粮草金银珠宝收买人心,这是贾诩和李儒决定的事情。

“怎么,你觉得我在等?”

李儒此话一说,贾诩直接笑了一声。

“你以为我不知道,马邑县发生的事情跟你没关?”

“罢了,文和你总是能看透我。

君择臣,臣自然也择君。昭王确实诸多方面皆为出色,昭国自建立至今,一切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繁荣兴盛之态。

然而,一个君主,不能仅有赏而无罚,赏罚分明方为治国正道。文和你也深知关东那边糜烂至此的缘由。

若昭国此刻便开始腐烂,不出数年,便会沦为与关东之地一般模样。我只是想看一看昭王的魄力究竟如何。

如今,我已再无疑问,未来必定忠心耿耿效忠昭王。”

此言一出,贾诩想到了最近谈判的那群西凉军首领。

“所以接下来要做什么?我现在可是昭国太尉了,需要我怎么配合你。”

“挑拨离间,自相残杀,该留的留,该走的走,文和难道不是很擅长?”

这话瞬间让贾诩笑出了声,他主动给对方倒了一杯酒。

“很好,文优兄这般模样方为我昭国忠臣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