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


两路军,她让太史慈走的是米仓道,而杨秋走的是金牛道,虽然剑门关还没有修,但是剑阁这个位置地势险要,其实还是有人把守的。

刘焉活着的时候,这个关隘还把守着重兵。

可是刘焉死了,他的长子和幼子被两股势力裹挟着现在争斗了起来,两边自然都把能调集的兵力都调走了,正在内战呢。

所以眼下攻占剑阁这个关隘是首要任务。

第162章

剑阁地势险要,平时这里有五千兵力把守,但由于益州现在正在混战,抽掉兵力之后,这里也就留下了两千人。

这一日的早上,剑阁依然如以往那样平静,周围的士兵都有些无精打采。

然而只听轰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在了天空之中,有什么东西在下面似乎爆炸了。

接着,陆陆续续的爆炸声响起,负责看守剑阁的庞轩被陆陆续续的爆炸声惊醒。

穿好衣服冲出内室之后,下属也已经焦急地冲了过来。

“怎么回事儿?外面为什么会有爆炸声?打雷了吗?”

此时,庞轩的第一反应还不是有敌军进攻,然而跪在下面的士兵已经慌乱地开口了。

“将军,有敌军进攻,下面密密麻麻都是人,他们的武器能够爆炸,下面的城墙都快要被炸毁了……”

能够爆炸的武器?庞轩猛地惊醒了过来。

“难道是昭国的军队?怎么完全没有消息!”

“上面挂着杨家军旗帜,还是从北面来的!将军,肯定是昭国的军队……”

等到庞轩去城关上面望向远处的时候,他能够看到密密麻麻的军队集结在远处。

而对方不知道用的什么武器,那铁球炸弹直接投放到了城墙上。

一声又一声的爆炸响彻在下面,直接将周边的士兵吓得瑟瑟发抖!

更要命的是,对方的距离甚远,虽然他们占据防守位置,但若是往下面投放石头,根本砸不到敌军!

这昭国的武器竟然能将那炸弹东西投放这么远,完全没办法反抗,只能被动接受进攻!

“快把所有部将都召集过来,快一点……”

这话刚刚喊出来,庞轩整个人还没来得及离开城墙,只见敌军突然抛射了一个巨大的铁球过来。

而这铁球竟然直接抛射到了距离他五步远的地方。

“将军,快躲开!”

身旁的亲卫下意识将庞轩扑倒在了地上,而下一秒,巨大的爆炸直接炸毁了旁边的一处城墙,原本厚实的墙壁直接露出了一个巨大的洞。

“快,快下城!”

庞轩整个人嘶吼了起来,这样接二连三的进攻,简直让人心生恐惧。

更要命的是,也不知道昭国这边用的什么炸弹,竟然直接让周边燃起了大火。

士兵们都不敢再防守,只能恐惧地不断往下面逃跑。

可以说,这场突然的进攻直接让剑阁这边防守的人吓得惊慌失措,面无土色。

哪怕是庞轩这个将领,面对这样的猛烈进攻,此刻也不由得六神无主,一群人已经产生了惧战的情绪。

“将军,眼下该怎么办?我们这里就两千人,根本守不住啊!”

庞轩想到兄长现在正在帮助大公子夺取益州,所以才让他防守在这里。

若是他没有守住,益州整个北边都会失守,到时候这里就是昭国的天下了。

他们庞家付出的努力都将毁于一旦,这可怎么办?

慌乱之下,突然有下属激动地跑了过来。

“将军,敌军停止进攻了,还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对方说,请将军一定要亲自打开信件。”

此言一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再这么炸下去,他们都担忧自己被炸得粉身碎骨。

等到庞轩打开信件之后,他更是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因为写信人是荀攸。

“庞轩能力平庸,心智不坚定,若我亲自出马,必定会降服。

但是庞羲此人心智坚定,若要劝说他投降,恐怕不太容易。”

在确定看守剑阁的人是庞羲之弟庞轩之后,荀攸就提出了劝降的计划。

因为他确定,庞轩此人坚持不了太久,还不如给对方一个投降的机会,然后再利用庞轩来策反庞羲。

到那时候,整个益州北面都会轻松拿下,毕竟庞羲现在辅助的人是刘焉的长子刘范。

此人若是倒戈,刘范就再也没有能力控制益州北方了。

要说庞羲此人,他其实是司隶人,当初还在长安朝廷担任过议郎,和荀攸也是旧识。

后来昭国突然攻打长安,庞羲就赶紧带着刘焉的两个儿子逃到了益州去,这些年直接成为了刘焉的心腹。

原本在历史线上,刘焉前面两个儿子死在了长安混乱之中,但这一次,两个儿子都活了下来,其中长子是刘范,次子是刘诞。

这二人兄弟俩关系很好,当年一起在长安相依为命,最后又和庞羲一起逃到了长安,所以益州的东州派其实都支持长子刘范继承益州。

当然,刘范作为长子,本来也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但是益州情况很复杂,就算刘焉经营多年,其实也没做到完全压制住益州本地人。

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被推翻,主要是因为刘焉重用了东州派。

从董卓开始乱政之后,长安三辅地区,包括南阳,荆州,豫州等地区,其实有很多人在这段时期举家搬迁到了益州这个地方。

这群人团结在一起,然后聚拢在刘焉身边组成了东州兵,最后又成为了东州派。

过去益州发生过的几次小型叛乱,最后都是靠东州兵压制,这才维持住了刘焉的统治。

然而这种平静只是表面,尤其是当刘焉去世,继承人开始争夺之后,益州的本地士族豪右就没办法再忍耐了。

毕竟,长眼睛的人都知道,刘范这个长子身边聚拢的人依然是东州派系,以后肯定还要继续欺压他们这些益州本地人。

所以益州本土势力就利用这个机会闹内乱,他们转头支持起了刘焉的幼子刘璋。

至于刘焉的三子,因为已经过世,所以最后就形成了两派斗争。

看起来是兄弟之间的内斗,其实根本原因是是东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的利益之斗。

当然,这个过程之中少不了左慈在其中煽风点火。

“公达,高祖当初建立大汉,功业非凡,光武帝又重建大汉,使天下重归安宁。此二位先皇,实乃天纵之才,仁德布于四海,雄略定鼎江山。

古之帝王,若有大功于天下者,后世当以礼祭之。高祖与光武帝,功高盖世,泽被苍生,吾等后人岂能不尊?

其陵寝当妥加修缮,且派人长护,以表对二位先皇之尊崇。”

说起来,西汉皇帝的陵寝都在昭国这边呢,刘秀的陵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