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6
忙,用事实告诉一众看笑话的人,「风雨」不是风雨飘摇、风雨交加,而是无论?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住的风雨无阻。
半个月重新供给上电器行那边双向?汉显传呼机的售卖,一个多月再次生产出新型号传呼机,在转过一年去的新一年伊始,「风雨」牌简版汉显传呼机终于要?发售了。
定价方面,研发小组早已有?心理预设,「风雨」这部新型号的传呼机会直接将整个传呼机市场的价位拉至1开头的千元价格,只是当江遇说出最终定价后,众人还是又吃了一惊。
一千五百八十元!
前所未有?的价格!
蔡文斌不禁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孙波咽了下口水,王为仁和?杨刚对?视一眼,最了解新款传呼机的他们知道,这样的价格,毫不影响使用的寻呼功能,市面上其他牌子的传呼机怎么“打”得过?那些因传呼机高昂价格望而却步的人们这下肯定要?行动了。
罗良白也诧异的看向?江遇,“你不给其他人留’活‘路了?”
“嗯。”江遇只应了一声。
故意没?关好?窗户、导致巨额损失的李强壮到?现在都还没?有?被抓到?,也无从得知到?底是哪个竞争对?手下得黑手,所以江遇决定“宁肯错杀、也不放过”。
江遇只是这两年变得柔和?了些,但骨子里仍然是那个被村里其他小孩围攻欺负、会挥着拳头奋力反击的凶狠少年。
“我发现我之前想错了,我本来以为退一步是明哲保身?,大家能够和?平共处。”江遇语气淡漠,话里却带着隐隐的嗜杀血气,“现在看来,还是要?足够的强大,最好?还能按死几个,这样才能震慑着其他人不敢乱动。”
原本就被帕格牌传呼机和?风雨牌传呼机挤得只能靠低价来争夺市场的其他品牌传呼机,突然见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比他们还便宜不少的新传呼机,简直像之前那场台风席卷新宁市那般扫荡整个通讯市场,慌乱的“小卒”们只能被迫跟着大幅降价。
可是普罗大众也不是盲目跟着价格走,毕竟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吗,“便宜没?好?货”,所以在价位差不多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更?愿意选择已经建立起口碑、有?保修服务的「风雨」牌传呼机,而不是其他杂牌。
1988年的年初,通讯市场简直可以说是“腥风血雨”,彻底大洗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抢不下份额的杂牌传呼机只能沦为输家,有?些甚至没?能撑到?过年就狼狈退场。
这个行业隐隐架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市场。
少数特别有?钱的人会选择帕格通讯那三万多块的“大哥大”移动电话;中产阶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是愿意花钱买方便的,可以直接呼叫寻呼台的「风雨」汉显双向?传呼机就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至于下沉市场,这一人数庞大的购买群体的需求是既要?具备最基本的传呼功能、又要?价格尽可能的低,还不能用个两三天就出故障,很好?的兼顾了这几点的「风雨」牌的简版传呼机杀出了重围。
货压在手里卖不出去的其他老板们恨得牙痒,不是没?人又动起了歪心思,只是现在的「风雨」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强大了起来,成为了不可撼动的存在,甚至还有?了邮电局的背书。
因为帕格通讯公司推出的“大哥大”,通讯行业由传呼机向?更?便捷方便的移动电话发展已成必然,新宁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移动电话局,来促进国内这方面跟上国际的发展,而凭借之前贡献出汉字编码集、又在面临天灾人祸导致的巨大损失后还能打出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风雨」自然入了上面的眼,移动电话局便将研发移动电话的任务交给了江遇。
与此同时,周知意也即将迎来属于她的新机遇。
第114章 年轻有为
开放的国门,如同挖通沟渠的湖泊,有水流出去,自然也有水流进来,一些国际企业看中了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开始转移生产,慢慢地?,一些制衣厂放弃了费脑子的想款、有风险的销售,转而只做代工生产。
为应对机遇与挑战,一场关?于“服装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研讨会在首都召开。
“这样下去不行?,做别人的加工厂是省时省力了,也不用动脑子想款式、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可?长久以后,那别的国家再提及我们?会怎么说,一个只有缝纫工、只会给别的国家代做衣服的国家?”
这名学者慷慨激昂的说道,引起在座其他人的深思。
“而且,为什么那些外国牌子的衣服会备受追捧,卖得那么多?那还不是因为他们?的衣服款式好,所以在咱们?国家都是卖得动的,普罗大众想要买件得体上档次的衣服就?会首先考虑那些外国服装品牌,买的人多了,订单量自然就?上去了,之后才有了这些国际企业盯上国内劳动力价格低、转移生产的事,这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是啊,这就?是前两年说的’设计也是生产力‘,这方面我们?还是不足啊。”
“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服装品牌,是不是我们?服装行?业的出口量也能连番好几倍……”
会议室里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沉吟片刻,才开口发言,“哪里不足我们?就?补哪里,现在国家提出了’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外向型经济战略,我们?服装行?业作为龙头,自然要担起责任,担当起这种外向型战略的主力军。”
在她开口后,其他人便?安静下来,静静地?聆听着,这个放在大马路上只会被路人认作寻常老太太的人却是国家纺织工业局的局长,她叫季阳,可?以说是建国后就?一直深耕于纺织服装工业领域了。
“’以服装为龙头‘我们?做到了,现在服装业已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季局长缓声?说道,“既然我们?现在欠缺像国外那样的服装品牌,那就?再立一个行?业内的龙头标杆,让其他从业者能有个目标、向其学习。”
其他学者、领导纷纷点头,树立一个榜样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也许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是了,我们?可?以先扶持起来一个服装品牌!”纺织工业部部长也深表赞同,“对内,大家知道该向谁学习;对外,我们?也可?以像外国人证明,我们?国家也不是只能给他们?代工!”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扶持的对象是?服装行?业现在真?的有这样可?以立为标杆的典型吗?
众人集思广益,开始推荐自己知道的国内服装品牌。
“我觉得「海鸥」不错,我买过这个品牌生产的三件衬衫,质量、款式都很好。”
这人刚说完,就?有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