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但这种涉及大宅里面的争斗,也未必没有可能,李乐只便为对方算了一卦后,结果却是不是。
李乐只将结果说出来后,刘太医松了一口气,可回想对方的行为,刘太医又很疑惑,张太医难道是在实验什么新方子,可那药分明是要送往萧妃宫里的,他是不会看错的。
难道是张太医想要对十皇子下手?
可张太医为什么会对十皇子下手,这里头到底是隐藏着什么,或许是他问的问题并不对,难道要很明确,询问李道长是否是陛下太后等人想要十皇子的命。
刘太医斟酌后,问道:“是否有人想要小主子的命?”
李乐只见对方似是不相信那位大夫更改药方的事和主家无关,又按照他的这个问题去算了一算。
随后,李乐只算出来有后,李乐只也茫然了一会,有人想要那小孩的命,还是借一位大夫的手,这位大夫并非是主家指使,难道这大夫是被人收买了?
李乐只将结果说出来后,刘太医也心惊了一会,果然是他问的问题不对,所以李道长先前并没有算出来,等等,这次是有人要谋害十皇子,可不一定是陛下等人指使的,也许是张太医受人指使……
这事又绕了回去,能指使张太医的人只有陛下等人,旁人是指使,就凭张太医那脾性,可不会听从,反倒还会将这件事告到陛下面前。
所以,要么是这位李道长算得不够准确,有一问算错了,又或者是他第一问,所言的主家除了陛下,并不包含他人。
也就是说,太后,皇后,太子等人都有可能指使张太医更改药方,耽误十皇子治疗的时机,从而让十皇子感染风寒而死。
可太后和萧妃同出一族,又是姑侄,万万不会谋害有萧家血脉的皇子。
只剩下皇后和太子,皇后性情温和,太子位子稳固,也断断没有谋害十皇子的动机。
难道李道长也没有算错,这里面的确不关陛下太后等人的事,而是另有人收买了张太医。
这人,有可能是皇子。
刘太医知晓了大致后,便没有继续问下去,他正要起身离开,后又不放心问道:“李道长,你算算我可有性命之危?”
比起陛下,要是那些皇子得知他知晓此事,可不会像陛下念旧情,而是不知不觉要了他的性命,免得他跑到陛下面前乱言。
刘太医眼巴巴看向李乐只。
李乐只再次算了一下,算出对方没有性命危机后,将这件事告知给刘太医。
刘太医松了一口气,随后留下一百两离开了。
刘太医虽离开了,但他和李乐只的对话还是传到了赵帝耳中,赵帝看着手上的纸,上面记录着刘太医和李乐只的对话。
刘:张太医更换药方是否是受主家指使?
李:不是。
刘:有人想要杀害小主子
李:是。
赵帝琢磨这两段对话,第一问刘太医应是怀疑是他出手,赵帝冷笑一声,眼神微冷几分,但也未因此事,想要了刘太医的性命。
赵帝目光落在第二问上,有人想要杀害小十。刘太医怀疑是张太医更换药方,被人收买所为,这是因刘太医亲眼所见张太医熬制的药不同。
因此,才以为张太医是受人指使,而李道长却是不知此事,偏偏算出有人要谋害小十。
赵帝面露古怪,心底对刘太医的观感又好了几分,虽说刘太医怀疑到他的头上,让其不喜,可对方误打误撞,反倒让他知晓小十一事,还有旁人动手。
再回想李道长算的卦象,小十活不过五岁,这不免让赵帝联想此事。
不知是他哪位好儿子动的手,居然连幼子都能痛下杀手,赵帝派人去查,随后查到了四逆汤,那碗送往萧妃宫中被他拦下的四逆汤中,多加了些药材。
萧太后知晓此事,看着多加了药材的四逆汤,皱眉看向张太医,道:“张太医,你也是宫中的老太医了,怎么连四逆汤的药材都能弄错。”
张太医哪里知晓此事,他还是被皇帝找来查药渣,才知晓多了一些,这四逆汤是他亲自取的份量,是绝对不会弄错的,唯有一人,张太医想起在他熬制药时,出现的医官。
四逆汤原本便是他弃之不用的药汤,张太医虽疑心对方有鬼,但万万没想到,对方真的会在药上动手脚。
想来,那碗四逆汤,他若是没有换成麻黄汤,一直亲自熬制,对方也有办法将他引走,在熬药时加上一些药材。
张太医将自己所知的一切说不出。
萧太后惊道:“什么,你用的是麻黄汤?”
麻黄汤可是那位道人的药方,张太医居然背着她,违抗她的命令,对她的孙子用麻黄汤。
若是她的孙子出了事,萧太后心急道:“张太医,你怎可用麻黄汤,你连你自己的医术都不信,信位道士卜算出来的,你……”
“母后,麻黄汤一事,是我亲自送到萧妃宫中的,张太医熬制的麻黄汤并未送过去,同四逆汤一起,被朕替换了。”
“陛下,那麻黄汤……”萧太后还要说什么,赵帝伸手打断她道:“朕相信李道长,此事还需查出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想要谋害小十的性命。”
第95章
因这件事过去了两日,等赵帝想调查起来时,却发现那两人早已没了性命,幕后之人下手利落,不留余地,完全没有给两人活命的机会。
在两人动手后的次日,医官上吊自尽于家中,小太监也失足落水,甚至还有那医官亲笔,言他无意中将药材混入十皇子的汤药中,害怕事情被人发现,这才畏罪自杀。
线索彻底断绝,知晓此事后,赵帝脸色暗沉了几分,能做到这一步的,除了他那些好儿子,还能有谁。
却因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赵帝也只能隐忍不发,却在半月后,因端王办事不力,狠狠斥责他。
又有御史站出来,言江州水匪一事,暗指端王收受贿赂,同江州水匪有关。
赵帝动怒,褫夺封号,让其在家中闭门思过。
因这事朝野上下,一时都夹起尾巴做人。
端王愣在当场,随后看向赵宣的面上,见其眼中也露出疑惑,不解,便没有将这事算到赵宣同上,被圈在家中闭门思过后,端王也未坐以待毙。
托人前去寻找李乐只,让其替他算算到底是谁在幕后算计他。
这事不仅端王想要弄明白,礼部侍郎也想弄知道内情,他给端王去信后,便借由昭国雪国前来一事,特意去找到李乐只,明面上是有公事要办,实则是借此事让李乐只替他算算。
礼部侍郎找到李乐只时,李乐只正在那忙碌着,礼部侍郎走过去道:“李道长,我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在鸿胪寺上班,一直被人喊李主簿,猛地一下被人喊李道长,李乐只顿了下,才抬起头看向来人,看到是位身穿红袍的官员。
其面容他未在鸿胪寺见过,李乐只道:“大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