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
”他假装不在意地问。
祝经诚走到苏信白面前,抬起手替他拂开几丝遮住眼睛的额发。
“说我们信白厉害了,今天罚了二房的人。”
苏信白垂下眼睛,“你、怎么看?”
“当然是罚的好,就是太轻了些,夫人如果觉得不解气,为夫帮你收拾他们。”
“谁和你开玩笑了,我是问——”
苏信白话音戛然而止。
祝经诚笑看着他,“我也没有开玩笑。”
他眼含笑意,声音却逐渐发沉,“敢让你不舒心的,自然要好好收拾。”
苏信白心跳快了几分,脱口而出,“那你究竟想不想纳妾?”
祝经诚愣了一下,皱起长眉。
“我以为我已与夫人倾诉衷肠,夫人难道还在怀疑我说谎?”
苏信白扭过头去,紧张地攥着手,嘴上却不饶人。
“你这么爱干那档子事,迟早有一天要腻了,然后就——”
他眼眶红了,倔强地不肯低头,祝经诚心里的那一丝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怜惜。
他挥手让不敢抬头的下人们全退下。
祝经诚拉住苏信白的手,蹲下来仰头看他。
“信白难道看不出,我到底是爱做那档子事,还是爱极了你才想做吗?”
“夫人这么想我,叫我好生伤心。”
苏信白听到这么直白的情话,喉咙发紧,害臊的同时有些后悔,不该因为急躁这么说祝经诚。
祝经诚一笑,“夫人怀疑,想来是我做的少了。不如夫人再细细体味一番?”
祝经诚起身,抱起苏信白,苏信白犹豫了一下,红着耳尖缩在他怀里,任由祝经诚把自己放在炕上。
柔软的绢帘垂下,遮住满室春光。
厨房送来了饭菜,但小院的主人已经无暇享用。
点墨和释卷对视叹了口气。
“先提回厨房热着吧,要用的时候,我们叫人去取。”
一直到天色黑了,正房的门才重新打开,祝经诚披着衣服出来,叫人送热水。
他亲自帮苏信白擦洗过身体,把累得抬不起手的夫郎抱在怀里,伺候他吃饭。
苏信白反对无效,只能红着脸一口一口吃饭。
两人关系突飞猛进后,这小院的正房,是越来越没有下人立足的地方了。
祝经诚捡苏信白最爱吃的菜,乐此不疲地投喂,晚上吃多了容易积食,两人吃了个半饱,他便放下筷子。
“二房那边,夫人不用再操心了,交给我来处理。”
苏信白环着祝经诚的肩膀,嗯了一声。
“我本来就不爱管这个。”
“我知道,府里有些过惯了舒服日子的,怕你给他们找麻烦,他们也配?”祝经诚吻着苏信白的耳廓。
“信白的时间多么金贵,哪能浪费在他们身上?”
苏信白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当心一些,不好办就算了,万一你出门他们给你使绊子怎么办,我在家顶多听几句烦心话。”
祝经诚笑了,“小笨蛋。”
“你、你说谁笨呢?”苏信白惊讶到睁大眼睛。
二十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用这个字评价自己。
祝经诚哄他,“我说什么了吗?信白听错了吧。”
苏信白严肃地看着他,在祝经诚眼里,就像只应该千娇万宠的小猫。
他没忍住,又吻了上去,苏信白呜呜了几声,忘了兴师问罪的事。
……
秋华年经苏信白提醒后,决定主动上折子,把算学书献给皇帝。
要给皇帝献礼,光送本书显然不够,秋华年来到庄子上,想看看丙七和丙八兄弟俩研究的手推犁怎么样了。
春日渐深,午间的时候,阳光照在身上,已有热意。
秋华年穿着窃蓝色的单衣,步行在庄子地头,佃户们早就熟悉了这位时不时来庄子上的主人,打过招呼,继续干活。
棉花苗早就移栽完了,缓苗期也差不多结束,一株株棉苗长势喜人,已经可以预料秋天丰收的场景。
秋华年在木家兄弟承包的两亩地旁找到他们。
这地是两家承包的地多的人家分出来的,丙七丙八是秋华年亲自送来的,又会木匠手艺,和佃户们相处的很好。
秋华年来时,两人正在地头试验单人手推犁。
“秋乡君,您来了?”
“今日无事,过来看看,手推犁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能用了,再稍微打磨一下,就能出最终图纸了。”
秋华年接过手推犁,亲自试了试。
木家兄弟融合了机关技术,改进了秋华年之前做的原型,让它推动起来更省力,犁头也没有那么容易损坏了。
秋华年的力气也可以轻松用它破开土壤,翻松土地。
比起传统的单犁,既省时又省力。
更难得的是,它的用料并没有增加,除了工艺复杂一点,不会造成额外的支出。
“太好了,你们这几天加紧一点,把最终成品和图纸弄好,我回头一起敬献给圣上,说不定还能给你们讨个赏。”
丙七和丙八兄弟对视一眼,干劲满满。
之前在宫里,他们一直做给贵人们取乐的玩意儿,做好便不得见,虽然手艺高超,却没什么自豪感。
如今出了宫,做起农人们实实在在用得上的东西,在一声声感谢与夸赞里,渐渐找到了自我。
秋华年问,“快到吃午饭时候了,你们是回家吃,还是已经带了?”
木家兄弟还未回答,卫栎提着个篮子过来了。
看见秋华年,卫栎不好意思地问好。
“栎哥儿和卫婆婆身体不好,我们帮他们种地,他们帮我们做饭。”
卫栎打开篮子,里面装了四个玉米面烧饼,一碗野菜,两个煮熟的鸡蛋,还有一小盆高粱粥。
丙七接过篮子,取出里面的东西,“谢谢栎哥儿了,太阳越来越毒了,回头我给你做把伞。”
卫栎连连摆手推辞,丙八笑着冲兄长使了个眼色。
“我哥的手艺,做伞信手拈来,回头做好了给你送去。”
卫栎只能应下。
饭送到了,卫栎打算离开,空着的碗筷和篮子一起等木家兄弟晚上送回去。
秋华年和他一起往回走。
路上秋华年关心地问卫栎,“这些日子在庄子上住得惯吗?”
“住得惯的,比起我在外面逃命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天上的日子了。”
“那就好,你好好休养身体,缺什么可以来找我。”
卫栎主动提到,“乡君,我是识字的,也会一点丹青,庄子上的农事,我可以记下来整理给你,方便你修编农书。”
秋华年闻言高兴,“太好了,我正愁没法时时来庄子上看庄稼呢。”
他当即说,“我回头和老邓头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