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5
下之际,猛地将对方的脑袋按向胸口:“像吗?”
饱满胸膛直贴脸颊的触感震得褚归心神巨颤,听得贺岱岳没头没脑的问话,他有些云里雾里:“像什么?”
贺岱岳没吭声,按着他的脑袋压了压,褚归嘴角蹭到一粒凸起,骤然明了,一句玩笑话,贺岱岳还介意上了!
“你跟他们计较个啥。”褚归臊着耳根脱离了贺岱岳的胸膛,顺手把胳膊上搭着的衣服塞到他手里,“快穿上,大白天的耍流氓。”
摸完了开始说他耍流氓了,贺岱岳轻掐了下褚归的脸颊:“流氓乐意。”
套头穿好衣服,贺岱岳拎着柴刀去前院劈竹子搭豆架,院角的空地潘中菊拔了豌豆种上了豆角,她白天上工,丝毫没耽搁自留地里的活计。
一畦豌豆,供一家人吃了整冬的豌豆尖,春日开花结的豌豆角,又吃了几茬,豌豆角炒腊肉、豌豆角焖饭,贺岱岳一身肉长得不冤。
细竹竿斜着深插入土里,两两交叉用稻草绑紧,自院角到井边,两只白色的蝴蝶闪着轻盈的翅膀缠绵着落到顶端,细长的口器互相试探,梁山伯与祝——
“白菜长菜青虫了。”贺岱岳十分煞风景地打断了褚归地联想,一巴掌驱走蝴蝶,在被啃食出虫眼的白菜上一通翻找,捉了几条青虫扔给后院的鸡群。
思及蝴蝶的前身,褚归面无表情地移开了视线。
从院子往下看,沈家的新房已盖了瓦,刚竣工的房子住人前得晾上十天半个月,沈家良请杨三爷算了乔迁的吉日,本月二十号,两家人便能做邻居了。
贺岱岳在白菜表面撒了层草木灰,这是村里人防虫的老法子,虽然吃前清洗麻烦点,但总比让虫子糟蹋了强。
“葡萄今年能结果吗?”褚归淋水帮贺岱岳冲手,扦插的葡萄藤攀爬了半人高,褚归沿着藤蔓瞄到头,碧绿的叶片下空荡荡的。
“今年应该是不能了。”贺岱岳瞧了瞧叶梗的节点,没有分化花芽的痕迹,“好好养着等明年吧。”!
第179章
提到葡萄,贺岱岳以为禇归馋水果了,他记得村尾一户人家种了樱桃,不知道熟了没。
贺岱岳拿了几毛钱和禇归说他出去一趟,村尾距离稍远,他自觉带上了拐棍。
“走路慢点。”禇归惯例叮嘱一句放行,“要我陪你吗?”
骨折痊愈期为两到三个月,贺岱岳伤后十天,禇归便允许他去养殖场了,毕竟村里三百多口人年底是否吃得上肉全指望他,禇归不可能将他一直绑在屋里。
“不用,你忙你的。”贺岱岳拎着拐杖,转身的动作干脆利落,万一村尾的樱桃没熟,他岂不是让人空欢喜一场。
村尾的樱桃树种了十来年,三月初花开如雪,满树的果子,真正吃到嘴里的却不多,鸟儿L专挑甜的啄,遇到刮风下雨,果实落满地,鸟留的、天饶的,才是人吃的。
贺岱岳来早了,浅色的樱桃尚差些火候,贺岱岳麻烦主人家帮他留两碗,敞开吃是远不够的,大家一起尝个鲜罢了。
樱桃得过几天,贺岱岳回去的路上摘了些三月泡。
近日正是三月泡陆续由青转红的时候,路边的有村里的小孩们盯着,不及熟透就摘了吃,贺岱岳仗着皮糙肉厚,钻密林子摘了捧通红的,个个汁水莹莹,跟小指肚一边大。
熟透的三月泡极其易碎,贺岱岳摘树叶折了个碗,小心托着到家。
“猜我拿的什么?”贺岱岳献宝似的挡着,手背让三月泡的刺划了道血痕尤不自知。
褚归通过他手背的伤猜到了答案:“三月泡熟了?”
“熟了。”贺岱岳挪开手将树叶碗凑到褚归眼下,“我专门挑的大的。”
野外的三月泡被蚊虫爬过,贺岱岳舀了瓢水加盐略泡了会儿L,这个方法当然是上辈子褚归教的,他们村里人从小到大全是摘了直接往嘴里填,哪管啥脏不脏的。
褚归城里人的胃比不得土生土长的乡下人经造,头回吃了没洗的三月泡,闹了一晚上的肚子,吓得贺岱岳此后再不敢胡乱给他吃东西。
三月泡多籽,嚼着嘎吱嘎吱的,嚼着嘎吱嘎吱的,树莓香气独特,褚归吃一颗喂贺岱岳一颗,贺岱岳砸吧砸吧嘴,连果柄一并吞了,一颗不够他塞牙缝的。
褚归浅尝了几颗,汁水甜得粘手。天麻在厨房门口伸了个懒腰,颠颠儿L地过来蹭吃,褚归摘了果柄放手心里,天麻翕动着鼻子嗅嗅,舔舐着吃了。
但凡有人喂,无论是否在猫科食谱范围内,天麻都会吃上一口。
天麻如今处于换毛季,褚归摸了它两把,捋下的浮毛轻飘飘拢成一团。天麻浑不在意地甩了甩尾巴,空气里的飞舞的猫毛肉眼可见。
“你个蒲公英。”褚归卡着它腋下将其抱到屋外,贺岱岳正做饭呢,别待会儿L猫毛飘到菜里了。
“什么蒲公英?”潘中菊进院便听到这么一句,注意到菜畦里的草木灰,她弯腰看了看,“白菜长青虫了?”
“对,岱岳下午发现飞蝴蝶了。天麻掉毛太
厉害,我说它像个蒲公英,蒲公英就是地丁草。”地丁草是困山村当地的叫法,褚归转换了一下,潘中菊立时明白了。
蒲公英春天开黄色小花,植株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疖的功效。褚归在院子里晒了些,花盘上的种子自带白色绒毛,聚集成球,风一吹四处飘散,的确跟天麻掉毛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惊蛰前村里人常挖它用来煮汤或者凉拌,惊蛰后则停止使用,据说是有毒,但其实不然,褚归推测是惊蛰后蒲公英进入盛花期,有毒的传言是出于对种群的保护。
否则一年到头不停地挖,来年吃什么?
潘中菊坐着脱鞋,蒲公英天麻蹭了她一裤腿的毛,待她洗过手,褚归指着桌上特意为她留的三月泡让她吃。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潘中菊拉过刚背回来的背篓,拿出一个芋头叶裹着的东西,里面赫然是她精挑细选的三月泡,跟贺岱岳摘的一样红,“滋味儿L挺好的,只是没岱岳摘的大。”
“谢谢伯母。”褚归心里一阵熨帖,三月泡并非多稀罕的玩意儿L,难得的是母子俩宝贵的心意,若不是真的对一个人好,怎能做到事事惦记。
背篓下面装的箭竹笋,四月份的春笋出土后迅速朝天空猛窜,潘中菊约着吴大娘她们下了工去竹林,半个多钟头拔了一大捆。
将三月泡递给褚归,潘中菊进厨房拿了支筷子,她用筷子缠住笋尖使劲往下绞,一根竹笋就剥好了,省时省力又不伤手。
褚归搬了凳子帮忙,潘中菊稍微指导了两句,他很快领悟要点,缠尖、下绞,脆嫩的竹笋完美脱壳。
困山村的竹笋大致分两类,个头粗壮的毛竹笋,细而长的箭竹笋,两种口感风味略有不同,相较于毛竹笋,箭竹笋更为细嫩。
剥好的箭竹笋食用前需要经焯、泡的步骤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