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


见她还是不动,道:“不要啊?”

佩梅紧张至极,两只小手不禁已经纠缠在了一处,她只觉地上烫人,脚都踩不下去,她抬起两条小腿,甚是局促不安道:“使不得,使不得,公公,要不您回去问问陛下再说。”

当年分权,朝廷乱得比皇祖母打入冷宫那年还乱。

有老臣怪罪陛下改祖制,以头撞柱,血洒金銮殿,而皇帝当年毫不退让,老臣以命相挟没死,他一道旨令下到老臣家里,怪起了老臣惊君王忧君王恐吓君王,抄了老臣的全家,连府里下人养的鸡也没放过。

佩梅后来听师叔酒醉说漏嘴说起这事,说当年卫都那年上空的云都是血红色的,可见为分权,帝王是下了何等的决心。

分权分得如此雷霆凶险,合权合得,这般轻易的吗?

佩梅不敢置信。

她不安至了极处,其紧张不安的样子肉眼可见,吴英看得傻了,随即愣了愣,方才意会过来。

一意会到这小妮子是史家的女儿,把事情想岔了,老太监当下冷哼出声,言语间极其不屑道:“想什么呢?给你用完这段时间,就得马上给洒家还回来的,洒家这不是怕你人手不够用,且都是妇人,用不开手,给你借用一段时日吗?”

她若是有那本事,他也想把下人房赶紧修好。

这修屋子的事,他之后也要用来做点文章,先给她点好处,往后敲佩准的竹竿也好敲一点。

“啊?是!”佩梅也意会了过来,霎时满脸通红。

“你怎么也是个书呆子样?”吴英轻呵一记,冷笑道:“我看你爹,你兄长,可不是你这个傻样,佩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高屋建瓴的傻子?你刚才说的事情一件件做,难关一道道过,怕是假的,哄洒家的?”

佩梅的脸上飞霞游走,唇舌打结,“是,是梅娘一时想多了。”

“呵。”吴英冷笑,还是把副令给了她,给罢,问了一句:“知道怎么用罢?”

“知道,有人欺负我,先叫身边的公公们,再立即请您出马,说来,知道我手里有您的副符,已经没人敢欺负我了,梅娘谢过公公。”

她站起,朝吴英行了一记万福。

吴英摇头,道:“你是个会哄我们这些老宫人开心的,丁大人喜欢你,我也不至太讨厌你,不过你记着,我和丁大人不一样,你把事情做好了,如你所言,我护你周全,你若是哄我……”

吴公公脸上又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来,“就是你爹救你,也救不成的。”

佩大人是用处,可再大的用处,也大不过君权。

“是,请公公放心,梅娘只会拿副符护身修下人房,不会拿它来做另外的事。”

吴英但笑不语,站起身,往外走去。

等到了大门口,他止住,回身与她道:“哪天复工?”

“若不,明日?”佩梅抬眼望他,满眼希翼。

她当真是敢说啊,她这话一说,吴英今天就得带着他干儿子走马上任,亲自安排此事了……

佩准的女儿,跟他的儿子,是另外一种惊人法了,吴英摇摇头,不置可否,踏出了凤栖宫。

“公公慢走。”

身后,传来了那柔弱小娘子温柔顺从的声音。

只听声音,可好欺负了。

可她居然舍得下重手了。

人不可貌相了。

咱这皇宫,可能锻炼人了,当年他似是也是这般过来的?吴公公心里想着,面无表情,带着执事太监,一步快过一步,一路疾走,快步走回了始央宫。

他走后,佩梅转身,又看到了神色冷酷的三娘。

她朝三娘一笑。

三娘过来扶她,她又是朝三娘一笑。

扈三娘从她柔弱的笑容里,居然看出了几分轻松来。

三娘心下一愣,走了几步,她轻声问小娘子:“您怎么想的?”

“姑姑,我之前想,要斗争,就要做好损失的准备。听到吴公公问到我背上骂名也不在乎那一句,我心里是在乎的,可我做好了损失的准备呀,是以,我依心里所想,如实答了公公……”

佩梅说着,捏了捏她藏在袖中的副符,她现眼下还是有些紧张,可又觉着长松了一口气,她呼着气,忍不住心头的高兴道:“姑姑,姑姑,好好做事,事情当真做好了,能活的,你要信我。”

主强便奴强,三娘盼着这个小殿下强,这是自己往后一生的希翼,三娘牢牢地扶着她,没有去打扰小主人的高兴。

她知晓,等到进了门,在椅子上坐下的那一刻起,这个小娘子就会收住身上所有的高兴,紧紧捏着笔,眉头紧蹙,担忧着她们这一挂人往后的生死。

何必去扰了她这片刻的高兴。

第196章 古人诚不我欺。

始央宫次日来了消息,说是今日复不了工,明日辰时,工匠复工,监工太监也从封公公变为了一个叫周二的公公。

三娘一时想不起这周二公公是何人,吴公公手底下有好几个周姓公公,但年纪最长的那一位,好似不叫周二。

跟来报信的公公攀谈了几句,方知这叫周二的公公三娘也认识,是一个年愈三旬的带头太监,以往是给陛下从前朝办事的大臣处往始央殿呈奏折书信的执事太监。

三娘跟他认识,不熟,此人是往前朝跑的太监,跟在内宫做事的太监不是一个门户,太监内部之间尚分派系、事务的不同,这前朝太监与内宫的宫女们,这中间更是隔着颇远的距离。

且皇后在世,对前朝之事避如蛇蝎,凤栖宫的人马,便从不与前朝有关的人走近。

“这是吴公公,派了紧要的手下人来督办此事了?”三娘问前来送信的太监。

太监手中被太孙妃塞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以往这份量的荷包他拿到手里,也觉得不如此,是他该拿的。

但经凤栖宫的姐姐们锄头一事,他就觉得今天的这荷包有点重了。

不过荷包该拿还得拿,昨晚小吴公公也知会了他们几句话,小吴公公的话外之音是宫里还是原来的老规矩,不过,大家得见好就收。

若是不懂规矩,不知道好赖,非要犯浑,被人砍了脑袋,也别觉得自个儿冤。

送信的太监也还是想收钱的。

他原本是都城近郊的人,家人近在眼前,一年到头就盼着他送点钱回去用。

他们家里养了两个读书人,一个是他亲哥哥的儿子,一个是他自己的儿子。

他自己的那个是自己的亲姐姐生的,他姐姐和姐夫皆走了,留下了家里的三儿五女,最小的那个小儿子被姐夫那边的人送到外祖家,他娘便把这孩子养到了他名下。

往后他老了,最不济,这儿子要给他养老送宗。

若是读书出息了,他一个没把的太监,还有一个当官的儿子养老送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