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对方果然很有?职业素养,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认真核算过后告诉她一个数据,大约需要三千贯,倘若是再大些地方只怕还要更?贵。
跟经纪聊天之余,叶盏又随口问了汴京城住宅的价格,心里也有?了底。
等以后赚了钱先买下?这处店铺,再买下?住宅,以后家人也不用租房。
走遍州桥夜市,终于在?旁边巷子里找了一处合适的铺面。
店铺大约有?十平米左右,并不大,好在?店铺内椽木结实房舍高大,看着不错。
店里还有?上个店主剩下?的东西,这家店上一个主人家原先是做凉饮子的,因着手艺高明深得街坊们信任也能有?些生意糊口,
再加上房东家里照顾,几十年没涨过房租,因此能在?这里立住脚跟。
这家店铺墙背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州桥夜市——的河。
严格来说不算州桥夜市范围,又背对着夜市,因此生意很不好。
这也在?情?理?之中,老百姓买东西肯定?是去更?加繁华的州桥夜市,只不过多走几步罢了,导致这里还不如普通街巷上的店铺。
叶盏想了想,还是决定?租赁下?了房子。
来签约的是个老年男子,长胡须,人长得和善,倒不急着签约,先问问叶盏父母家人。
听她祖籍在?郊区务农,被拐子拐走后近日归家,如今开?了个食铺,这才点点头:“甚好。”
所以这是房东面试吗?
叶盏以前听说过某些国家房东会对租客严格考察的逸闻,却没想到在?大宋也遇上了,她想想还是实话实话:“我?家人现在?不务农了。”又将家人职业一一告知?,表达自己家并不是房东想象中身家清白的耕地务农之家。
没想到对方也没偏见:“能自力更?生便是大善。”
看来是通过了面试,叶盏松了口气,那房东除此之外?人倒和善,听闻叶盏想赁下?房子也是做餐饮后很高兴,笑?道:“那我?给?你一道凉饮子秘方,你以后还可以做来尝尝。”
租房送秘方?
叶盏再次愣住,房东笑?:“上一个店家有?道招牌就是用的我?家秘方,生意一直甚好。”
“也不收你钱,白送,只要你做了饮子每日给?我?家府上送一碗便是。府里灶房做这个太麻烦了些。”
“那府上为何?不自己开?店?”叶盏糊涂了。
房东摇摇头:“《礼记》里说,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我?们家不与民争利。”
看来是遵循古训的守礼之家,叶盏还是第一次接触古代的君子,顿感大开?眼界。
有?些杂志鼓吹西方的绅士风格、骑士品德,这么看来我?们大宋君子人家也不差嘛。
叶盏询问过后确定?房子可以拆墙改造这些细节后,便与这位房东签订了协议。
房子的赁金是六两银子一个月,还要给?中人二十文钱的中人费。
叶盏眼睁睁看着银子交出去,顿觉心痛,她开?小食摊一个月才赚了这么点钱呢,不过她很快勉励自己:能交出去就能赚回来。
房东宽厚,还给?她预留了一个月的改造期,这段时间是不收赁金的,叶盏抓紧时间紧锣密鼓开?始改造。
小小的门?面不过十平方米,一般是一分为二,前面待客后面做饭。
叶盏却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她将锅灶摆在?前面,为的是让过往行人都能闻见饭菜香,知?道这里有?家食摊。
砌好锅灶,又将家里原先一些锅碗瓢盆搬过来,
店里还有?前一任留下?的一些炊具,叶盏挑挑拣拣,捡外?观良好还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索性卖给?收破烂的商人。
她看那案板木边沿都有?轻微的霉点索性都扔了。被宓凤娘嘀咕了两句:败家。
但叶盏还是坚持不要案板,木头案板最?容易发霉,看着是一点小污渍,可是木头纹理?里头不知?蔓延了多少,绝对不能用。
买了新案板,又添置了二手的桌椅板凳,这些物件又是神通广大的金哥儿?从他哥们那里淘换来的。
这还不算,叶盏又寻了泥瓦匠。
决定?将那墙打上一个洞,开?个窗,从窗里向外?面兜售饮食。
她既然邻近州桥夜市就定?要分一杯羹,这样开?一扇窗,坐船的游人能从窗口里买吃食,河那边的游人也能从窗户看见这边食客在?吃什么,吸引他们过来,再有?就是食客们也能吃着饭欣赏外?面的州桥夜市。
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等开?好了墙洞,店铺也布置得差不多了,再将叶璃原先画好的幌子挂在?了大门?侧面,店铺算是布置停当?。
邻居们很热情?,见这里又换了新租户,便提着茶壶果子上门?,请叶盏喝茶,给?她指点附近木柴哪里买、淘井哪里请人、最?近的菜摊怎么走这些生活琐事①。
叶盏被汴京城淳朴的民风打动,也给?邻居们回赠了些自己做的枣泥糕和笋肉馒头,算是投桃报李。
与邻居们攀谈,叶盏探听到这爿街坊们的情?况。
这条街上左右纵横也能有?几十条巷子,街上人家都较为富庶。
叶家原先住的炭场巷是卖炭的地方,堆着黑炭,来往地面都是黑的。
可这条街铺着大块的青石条砖,看着就很大气规整,巷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半点槐花都没有?沾染。
一看就是有?钱有?闲人家。
一打听果然是,这条街上人家借着地利之变,要么在?夜市上自己做点小生意,要么索性在?夜市有?铺面收租。
因此很是富庶。
店铺里经营变也要变化,原先是卖炒面,如今也还卖炒面,却不能只卖炒面。
这样叶盏便决定?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一方面保留炒面吸引原来的老顾客,一方面增加新的高价菜式吸引现在?这些富庶的新顾客。
开?张前几天,叶盏特意在?摆摊时跟每位路过的食客都指明了自己家新店的位置,还说老顾客来一定?打五折。
玉姐儿?担心生意不好,在?叶盏装修期间索性自己每天推着太平车在?原先的位置守摊,一边指引老客户过去。
寻了个好日子,在?门?口噼里啪啦放了鞭炮,叶二姐食肆便开?张了。
汤大人如往常一般想去吃一碗炒面。
却在?原先位置只见到老板的姐姐,指点他:“现在?我?们食摊搬到隔壁那天后巷了。”
那后巷背街,并不繁华,但汤大人还是点点头:“好。我?去看看。”
他带着几位同僚,聊着天就往那边走。
远远看见“叶二姐食肆”的幌子在?风里摇晃,再看门?口花草众多。
最?外?面摆了一长条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