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你妹妹找个好婆家。”
当天下午,还特意跑出去打听这事,得知传闻比孟椒回来说得还动听,回来时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过了两日,这事也传到沈心玥耳里了,气得在屋子里砸了不少东西。
沈母听到下人禀报,特意过去了一趟。
屋里,一地碎片,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沈心玥看到母亲来了,收敛了几分,红着眼睛坐在杌子上,扭着身子不理人。
沈母示意下人退下去,自己扶着奶娘的手走进了屋子。
原本一肚子火,这会儿看到女儿受委屈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你这是何苦?凭咱们家的家世,什么样的好儿郎找不到?”
“那谢长安好是好,但人家成了亲,人家发妻贤惠懂事,夫妻恩爱……”
沈心玥听不得这些话,气得打断她,“娘!”
“我就要谢长安,那个女人又不能生,她再贤惠有什么用?”
沈母冷冷看着女儿。
沈心玥被看得有些心虚。
沈母对女儿所做的事都知道,孟氏那个孩子她不想再提,毕竟没人知道内情。
但女儿若是再执迷不悟,就对沈家不利了。语气带了几分严厉,“你姐姐在宫里处境艰难,你哥哥才能平庸,咱们家还能风光多久谁也不清楚,我劝你赶紧断了念想,这段时间我带你多出去走动走动,其他的不要再想了。”
沈心玥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脸色沉了下来,一个姐姐还不够,还想搭上她吗?
看婢女进来收拾东西,不死心问:“有没有收到谢郎的信?”
婢女摇头。
沈心玥气得用力拍了一下桌子,“他敢负我!他既然要了我的身子,就必须得娶我!”
说着突然干呕起来。
婢女吓得不敢抬头,小心翼翼问:“姑娘,要不要请大夫来?”
沈心玥摇头,皱了皱眉,“无事,就是被气的。”
——
兴国坊萧家
萧言卿到了寿安院时,已经是天黑了,他回来的晚,听到母亲找他,便直接过来了。
进门时,徐逸脱下他身上的石青色披风。
这几日天气转凉,尤其早晚,跟冬日一样冷。
屋里点着十几盏灯,灯火通明,老夫人头发简单盘了起来,只插了一枚折股钗、一枚圆头簪子固定,发髻两边各有一柄银梳。
人歪坐在铺着紫色泥金绣福纹软垫的炕上,腿上搭着一张薄毯。旁边炕几上摆放着一盘没用过的糕点、双面绣桌屏和佛经。
屋子里有些热,萧言卿坐下后端起旁边的茶喝,一抬眼便看到了炕几上的桌屏,上次他让陈遇去要,陈遇回来说老夫人很喜欢,没给,从库房里拿了另一张屏风送来。
那张屏风萧言卿让陈遇收起来了。
老夫人见他看着炕几,也顺着视线看了过去,然后脸上露出笑,拿起佛经道:“这是你三哥送来的,他是个有孝心的,出去办事也不忘给我带本书,还说是当地有名僧人生前的著作。”
萧言卿垂眸笑了笑,便知母亲忘记自己讨要屏风的事了。
他放下茶盏,温和问:“母亲寻我来何事?”
萧老夫人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其实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当人坐在自己面前时,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不像老三,从小在她身边长大,有什么话都是直接说的。
其实她也后悔,当初不该将老四抱到老太太身边抚养,等她想亲近孩子时,他已经长大了,与她有了生分。
她想了想才开口,“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近日听说了一些郎有情妾有义的故事,便想到了你,白氏走了多年,现在寒儿也大了,不用担心有人欺负他,你天天忙得见不到人,屋子里总得有个人知冷知热。”
萧言卿听了不说话。
萧老夫人看着来气,这性子就跟老太太在世时一模一样,高兴了搭理你两句,不高兴了就不说话,也不跟你较劲儿,神色如常,让你猜不出心里几个意思。
小时候还可以冷着,如今却是不行了,整个萧家都要靠他撑着。
她放柔了语调,“你也不用担心找个像白氏那样的,总是疑神疑鬼的管着你,脾气倔,性子敏感……”
萧言卿平静打断她,“白氏已经不在了。”
萧老夫人一顿,也是,人已经不在了,没必要再说这些。
她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人念旧,哪怕当初白氏做的再过分,人不在了就不会计较了,只会记着人的好。
叹了口气,转而笑着道:“世上还是好女子多,就像这几天外面传的那个谢姓小官两口子,我听人说,那小娘子嫁人后天天刺绣卖钱养家,如今身子不好,还给夫君纳了妾,跑去金恩寺给小妾求子,如此贤惠懂事的小娘子,真真是难得。”
萧言卿听到这话,忍不住挑眉。
老夫人以为他听进去了,便继续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娘想了想,也是该给你寻个新人了,再过几年寒儿也要成亲了,总得有人打理四房。这样,我先给你掌掌眼,最后你自己选。”
萧言卿摇头,“府里有大嫂管家,不需要有人给我打理什么。”
敢情她说了这么多,他是一句也没上心,老夫人黑下脸,“我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人说的话,难不成还是害你不成?”
“你看看每次家宴,除了大房,其他几房哪个不是合家欢乐,就算是大房也是其乐融融的,就你们父子俩孤零零的坐在一块,一句话不说……”
眼看母亲絮叨不停,萧言卿头疼的同意了。
他没有多留,说还有公务便先走了。
萧老夫人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无奈摇头,“这性子,与老三差远了。”
身后的嬷嬷听了不敢附和,其实不管四爷怎么做,老夫人眼里只看到三爷的好。
她怕是忘了,若是没有四爷,住在这个府里的还不一定是他们。
其实也不怪老夫人,三爷和四爷是双生子,三爷刚出世时瘦的跟个小猴子一样,倒是四爷白白嫩嫩的,明眼瞧着大了一圈。
三爷身子不好,闹觉,爱哭,离不得人,老夫人担心奶娘不尽心,养不活,抱到自己跟前来亲自养着,也就忽视了四爷,导致四爷几个月大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那时候老太太还在,将孩子带走了,一直养到十三岁。
四爷十三岁那年,老太太没了,老夫人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儿子,只可惜想亲近也亲近不起来了。
大爷才华横溢,三爷嘴甜会哄人,只有四爷寡言少语。要不是大爷突然出事,谁也想不到萧家还有个萧四爷,其才智不输大哥。
她安慰道:“四爷同意便好了,他心里还是有你这个娘的。”
老夫人摸了摸手中的佛经,“我也是为了他好,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