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难怪池远舟说什么找沈青越给话本子画书封,话本子能多卖两成呢。

张叔阳忍着尴尬, 又坐下了, 还有点儿想笑。

要是姜竹不在, 他肯定要狠狠调侃一下沈青越, 但姜竹显然脸皮比较薄, 这都好一会儿了还没出来呢。

张叔阳:“你那一沓子都是画呀?”

沈青越:“也画别的。”

张叔阳腹诽, 我可没说你画的都是姜竹。

“画什么不是画, 有空也多帮我画几张呀!”

他还掏着钱呢。

沈青越回他一个眼神。

那怎么一样呢?

工作是工作。

兴趣是兴趣。

练习是练习。

一直画重复的画, 哪怕是他自己画的, 他也挺烦的。

不过想一想, 第二本印出来怎么也得夏天了, 他用不着天天画封面,两天画一张,好像也不是不行。

沈青越:“也行, 不过别定量,我画几张算几张,不够你找别人仿。”

张叔阳:“……我找人临摹?”

沈青越:“我不介意。”又不是作品画,也不署名,封面嘛,反正他主要赚设计费。再说整本《长腿鸟》印的作者都是他。

沈青越:“还有个条件。”

张叔阳:“你说。”

沈青越:“我正在画一本儿蒙书,等画好了你帮我拿到你们县最出名的那个书院推荐推荐,如果哪位先生愿意帮我写个荐语就更好了。”

张叔阳:“蒙书?”

啧,池远舟真没告诉他呀!

沈青越:“右边抽屉里,已经画好十多张了,你自己看。”

张叔阳下意识想去开抽屉,又紧急止住,“里面没装别的吧?”

沈青越失笑:“没有,只有稿子。”

张叔阳这才顺着他的指示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他的画稿和江修文给的文字底稿。

乍看之下,他差点儿脱口而出:这不是长腿鸟吗?

仔细一瞧。

哦。

穿了衣服的长腿鸟。

更像小孩儿一些了。

左右没事,他坐下慢慢看,没看一会儿就笑起来。

沈青越画的课堂里,有动物小朋友垂着脑袋睡觉,还有交头接耳说话的,望着窗外发呆的。

先生一回身,全都齐齐坐好。

他们正背的诗也正好是咏颂春光明媚,小孩儿游玩的,下一页,就是小孩儿们游玩的内容了。

放风筝、踢毽子、斗百草、丢沙包……

每张小画上有细线指引出来,写着这些字。

他自己家小孩儿差不多也在开蒙的年纪,先生留了功课,能一拖再拖拖到点着灯写。

一点儿都不愿意学。

有这样的书,画的还是长腿鸟……

张叔阳想象了一下,“没问题,等画完我一定拿去四海书院帮你推荐,这书也要印吗?”

沈青越:“印,不过你来晚了,池兄说他印呢。”

张叔阳:“……?”

沈青越:“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张叔阳腹诽一通,心说池远舟嘴巴可真够严的,昨天他们还见面了,也聊到书的事了,这小子竟然一句没跟他提要和沈青越印新书。

他笑了笑,“怎么池兄家工匠刻得过来?”

沈青越:“又不急。”

而且这本为了降低刻印难度,他还融了点儿卡通画的风格进去。

能概括的全简化,线条比长腿鸟简单多了。

张叔阳:“……”

他又仔细看了看这本蒙书。

还把沈青越没画的部分看了看。

抛开沈青越的画和串联书的故事不谈,这本蒙书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

虽然作为入门浅显了些,但胜在轻松好读。

他们海康,不管有钱没钱的人家,都想送孩子去书院读书,他小时候自然也是学过的,进的还是四海书院。

现在他家三个孩子也正是在蒙学阶段,开蒙的小孩儿喜欢什么他可太清楚了。

他又不得不赞叹沈青越的聪明,书还没编完就想到了去找四海书院的先生给他写序跋,要是有四海书院的推崇,他这本儿蒙书何愁遍布整个大虞?

出身于海康县,他对这书兴趣越看越大,甚至超过了如今在海康也十分受欢迎的《长腿鸟》。

张叔阳越想越心痒,“这书真不能交给我来印吗,在海康印,成本能更低廉,销路也更快,四海书院的推荐也更可信。”

沈青越摇头:“这书不是我编的,我得和编书的朋友商量,不过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也希望这书能从我们宝峰县流出。”

最好还能署上姜家村的大名。

啊,当然也有可能江修文家想署江家村。

他倒是没什么情结,但就像张叔阳以身为海康人骄傲,江修文肯定也希望提起自己的家乡能自豪。

四海书院的推荐是锦上添花,初期肯定是好用的。

但这年代还可以酒香不怕巷子深,早晚他们也能慢慢推广出去。

按他预期,蒙书应该是在宝峰县编,在宝峰县印,从宝峰县卖。

他不急,江修文应该也不急,毕竟他的初衷也只是给村里的孩子们看,甚至都愿意自己掏腰包呢。

但张叔阳显然不这么觉得。

留在山上软磨硬泡,竟然真久违地在山上混了顿饺子。

张叔阳:“别说,小姜师傅这饺子做得好吃!”

姜竹:“这时节的荠菜好吃。”

沈青越也觉得好吃。

无论是菜还是肉,都新鲜无添加无杂味儿,该是菜味儿是菜味儿,该是肉味儿是肉味儿,初春的荠菜又鲜嫩又水灵,而且姜竹调馅儿的水准确实还行。

他们过年包的饺子也挺好吃的。

“排骨汤也不错。”他吃萝卜都快吃腻了,这回的汤里的萝卜他还是爱吃的。

张叔阳也点头,“确实不错。”

姜竹左看看,右看看,听不出来是恭维还是真的。

不过多亏还买了排骨。

不然两斤肉和一篮子荠菜,做出来饺子根本不够他们三个吃。

姜竹想起姜树的生意,问道:“张兄,你要在宝峰县买茶吗?”

张叔阳:“要呀!”

姜竹:“你需要几等的茶引子?”

张叔阳:“你能弄到?”

姜竹:“我堂哥在衙门当差,不过只能拿到六等到九等的,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给你他的地址。”

张叔阳:“可以!”

沈青越稀奇:“你还要九等的?”

张叔阳笑:“几等的茶都是茶,是茶就会有人需要。”

沈青越挑眉,看来张叔阳这茶叶买卖做的客户群很广呀。

饭后姜竹给张叔阳写了姜树租住的地址,他不确定张叔阳哪天去,不然可以陪他去一趟。

不过他也该去县城采买东西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