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5
他像是抓到我的把柄,狡猾地笑起来:“这是你的想法,还是那位的想法?”
“我即是他。”我说。
“如果您执意从道德出发,审判一位完美无缺之人。那么十分遗憾,我将会站在陪审席上,为您投出反对的一票。”
“你可以试试。”部长先生说。
“当然,我们可以试试。”
“就为了你的‘圣人’?”
“为了我们的未来。”
他嗤笑一声。
这怎么不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呢?魔法部与邓布利多,我与福吉,任何人际关系中总要有一个主宰者,即使是寄生虫也是一样。
宿主的大脑始终掌控身体,寄生虫只能做一个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去向的可怜之人,那岂不是太可悲了。为什么不侵入他的大脑,狠狠教训一下,让那个家伙明白谁才是真正决定这具身躯的“主人”?
说来也是充满遗憾,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与外部的敌人斗争,因此内部彼此成为朋友。当我们内部开始斗争的时候,只有我们自身才是朋友。
生活是游戏,政治也是游戏,生活是一场缩小的政治活动。我们只能从己身出发,在绝对利己中,衡量我们一切友谊。
“为了邓布利多。”我说。
“为了那位。”他说。
部长这只蜜蜂挺起他大大的肚子,急切地向我表态。在这一刻,我们即是朋友,也是敌人。但是,也是同样的时刻,我们两个都在妄想着,将邓布利多推进巨石滚落的道路中。
这时,我们便轻而易举地想起耶稣,他待在十字架上大声说出的话语:
“诸位,原谅他,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
这章卡了两天,只能说写到这里,大纲里的权力交织和站队问题已经乱到顶峰了。
这里,实际上的结盟是不存在的,因为团体与团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有利益冲突。我这里的设想是最悲观的,也就是每个个体都是利己的。所以,敌人是存在的,朋友也是存在的,甚至敌人与朋友这两个身份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共同存在。
福吉并没有投里德尔,他只是习惯地出卖自己。汲汲经营之徒都擅长这个。
第220章 申辩(上)
============================
教堂里的人络绎不绝,忧伤懊悔的罪人排成长龙,队伍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此消彼长,他们在中殿绕了两匝,聆听告解的神父一刻不停地工作,有时会因为疲倦而走神,有时又突然被讲述中的丑恶所惊醒,最后,总是走过场般的代祷悔罪。不知多少句“我们的天父”,多少句“万福玛利亚”,然后匆匆完成赦免。
不过,某些神父待在难闻、阴暗的告解室纯属强打精神。上帝知道他们是费了多大力气。因为,就在当天早晨,他们收到那份手抄的稿件。在下午三点,坐在早就安排好的席位上。
从来都不存在的神父与从来都存在的神父,因为一场告解而诞生的运动矛盾地在每个人的心底工作,因为信仰而疲倦地聆听忏悔。
出路不是出路,不是出路的出路。棕榈树暴露在阳光下,混合着皮革与汗水,奇妙地产生玫瑰的气味。
那些来自物质世界的凡夫挤在一起,会魔法的、不会魔法的,如同尾羽长一些或者短一些的鸽子,一起在闷热的夏季淌着汗水。
我拄着拐杖坐在陪审团的席位上,旁边坐着的是一位不认识的先生。我不认识他,但是他大约是认得我,也认可我。这位像苍蝇般嗡嗡作响,挑/逗我的神经。以至于我在离开那里的时候,他仍试图跟上来,诉说他刚刚构建的友谊。
法官敲击那只精巧的锤子,陪审团的几位大人高高坐着,书记员忠实记录他们的说辞。
这场被告缺席的会议荒谬开展。
“由于邓布利多先生无法到达会场,将由——”
念诵稿件的官员停顿一下,似乎还在惊讶于那张之上的词句。他大概也不愿意去揣摩“最高领导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亦或者只是为了摆脱属于他的尴尬境地,于是,他忽略来此背后福吉的咳嗽声,忽略所有可能存在的权力漩涡,自顾自地念着:
“——派丽可·博克代为陈词。”
正如同康奈利·福吉展示他的权力,一意孤行地宣告这场审判开始一样,我也在极力炫耀自己的权柄,越过魔法部众人修改法官先生的文稿。
书记官的羽毛笔兀自写着。他会记录福吉先生咳嗽几声吗?他会记录我拐杖搭在地板上的声音吗?
这场审判是不和情理的,就像我现在站在这里一样。但是,游戏一旦开始,就不可能有人能够擅自结束。
虽然说,唯一获胜的可能就是“不玩”,但是,那所谓的“不玩”也仅是指不参与到游戏中,而并非在游戏中不作为。我们都被绑在文明的战车上,在车轮“吱呀吱呀”的声响中被碾成碎末。
时间就是那只被拴住的驴。
邓布利多或许是老了,或许他也开始变得傲慢。我能够理解这位老人的心境。在他看来,康奈利·福吉不过是戏台上的小丑,他自诩不需要靠着政治身份而活着,因而也不再需要尊重福吉部长。
但是,他活了太久了,久到时间已经开始令他忽视一些东西,令他的眼珠开始不受控制地往上看。那些他所鄙夷的鬼蜮伎俩,恰恰也是摧毁他合法性的利刃。
邓布利多并不信任魔法部,他只相信他自己,他仅有的信任只给到那些能够被他掌控的人。因此,像我这样对他百般讨好付出,最后得到的也不过是略显温柔的警惕。
相比起一开始就被他纳入羽翼下的波特,这不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吗?
不过,我并不会因为这种不公而怨恨他。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无条件信任他人的人才是蠢货,人与人的连接往往构建于友谊与利益。
我今日站在这里,陪福吉演完他的娃娃屋故事,也不过是友谊与利益的构建。当然,我也是想压过福吉的,我得告诉他谁才是操纵这一切的主人。
“部长阁下,法官阁下,女士以及先生们,”我代替被告站在席位上,语气平缓,“我作为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学生,代替他出席这场审判,也代替他对自身控告申辩。”
巫师们惴惴不安,警惕地打量我。
“大家都已经见到了,我们的会场上出现一些虔诚的面孔。不必恐慌,他们并非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作为信众的,我的朋友。作为大多数人眼中的‘亲麻瓜’者,我相信邓布利多先生也愿意这些朋友出席。”
“当然,在这里,我也为这场不算平等的邀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