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8
定要来吃一碗这个了?。”
是真?好吃啊,本地羊肉肉质好,本来就有加成?,这家煮羊的手艺也好,她属于不怎么喜欢吃羊肉的,嫌膻味重,薛皎奶奶炖得羊肉已经几乎没什么膻味了?,她还是不太喜欢,这是口味问题。
但这家的羊汤,吃得出?来是羊肉,甚至旁边还在现煮,偏偏一点儿羊膻味都没有,只余肉香。
“周循没口福。”冯飒摇头感叹。
“可以给姐夫打包一份。”薛皎吸溜了?一口粉丝,羊血粉丝汤也好吃,人多真?好,什么都能尝一口。
冯飒想了?想:“两份吧,我怕我跟他抢。”
薛皎:“……”
她扭头:“妈妈,姐姐说打包三份羊肉泡馍!”
[通感时?长不够用:痛心疾首!再?次重申我的昵称。]
[蹭吃蹭喝:+1]
[天天干饭:真?的想哭了?,十分钟够干什么啊,这么多好吃的,我只敢尝一口,都没尝出?什么味儿。]
[草莓是最?好吃的水果:我不一样,我敢尝两口,所以根本没尝到羊肉泡馍什么味儿,哈哈哈哈哈呜呜呜……]
[砂糖橘才是最?好吃的:竟然还有串了?砂糖橘的糖葫芦,这是什么仙品!丰朝卖糖葫芦的能学学吗?创新一下。]
[草莓是最?好吃的水果:天女娘娘没有要带草莓的糖葫芦,跪地大哭。]
[尝遍天下美食:但求下次天幕考试,能增加通感时?长。]
……
[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带食物的昵称,你们的人生只有吃吗?]
[尝遍天下美食:人生没了?美食,索然无味。]
[少年当自强:不是一次冒出?来的,每次天女娘娘吃好吃的,他们就会出?来嚎两声,今天一起嚎,嚎得声音有点大。]
[自强少年郎:还我名字……]
[通感时?长不够用:是的,我的人生只有吃,不喜欢吃的可以把?通感时?长转给我吗?]
[四方书坊收题人:收天幕二次考试猪蹄,带昵称的来。]
[收题人虽迟但到。]
[猛踹瘸子的好腿: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什么猪蹄。]
[笑死,烤猪蹄,考试题。]
[逢考必过:你们别光顾着笑,说不定下次天幕考试就考到了?。]
[四方书坊收题人:。]
……
在羊汤摊子填饱肚子,分出?两个人把?买的东西和打包的羊汤、烤饼先送到车上去,其?他人继续逛。
这会儿天色微明,摊贩更多了?,来赶集的人也更多,她们刚吃完的那家羊肉泡馍,已经被人潮淹没,现在排队都挤不进去了?。
“幸好咱们来得早。”大堂嫂感叹了?一句。
薛皎牵着女儿——吃太饱,抱不动孩子了?,一起走走,眼睛四处看着。
肚子虽然饱了?,嘴还饿着,薛皎很?快又看到了?想吃的,“奶奶,柿饼!”
这时?候叫奶奶,比叫她妈管用。
薛皎奶奶看了?一眼,“这家柿饼不行?,咱们再?往前走走,我记得有个老婆子,她家柿饼好。”
薛皎自然是说好,往前走了?没多远,果然找到薛皎奶奶说的卖柿饼的老太太,她家柿饼看起来颜色不如刚才那家的鲜亮,上头挂着一层白霜,形状也不如那家的漂亮好看。
薛皎奶奶走过去,跟卖柿饼的老太太寒暄了?几句,老太太笑眯眯地拿起柿饼分给珍儿和亮亮几个小朋友。
珍儿接过来没吃,“妈妈还没给钱。”
周亮亮喂到嘴边的柿饼又放下了?,可能今天人太多,好吃的也多,没顾上调皮,他一早上都乖得让冯飒惊讶。
薛皎奶奶拿了?个袋子挑柿饼,随手给薛皎塞了?一个,“吃吧,吴奶奶送你们的。”
孩子们这才吃起来,薛皎把?柿饼给姐姐分了?一半,也不好意思地啃起来。
这一吃就知道奶奶为什么认准这家了?,虽然柿饼看起来不好看,但特别好吃,很?甜,不是齁甜,比新鲜柿子厚重一些?的甜味,是一种醇厚的甜味和口感,软糯糯的,柿子味也浓,是薛皎吃过最?好吃的柿饼。
冯飒也吃得连连点头:“奶奶,我也买一点儿,带回家给我爸妈尝尝。”
薛皎奶奶就又拿了?个袋子,帮冯飒挑,其?实?这些?柿饼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奶奶就是要挑一挑,卖柿饼的老太太也笑眯眯的,脾气很?好的样子。
家里人多,薛皎奶奶生怕孩子们不够吃,冯飒也想着回去要给亲戚朋友们分一分,这柿饼好吃又好带,所以多买了?一些?,两人直接把?吴奶奶带柿饼摊子买空了?一半。
这可是大生意,吴奶奶从?摊子下面搬出?一个筐,里头是半筐红薯干,非要送她们一点儿,“自家晒的,给孩子们尝尝。”
推辞不过,收下了?吴奶奶送的红薯干,薛皎奶奶顺手抓了?一把?给孩子们分一分。
薛皎拿着两根红薯干,真?想告诉奶奶,她吃不下啦!
算了?,奶奶一片好心。
薛皎咬了?一口红薯干,眼睛一亮,这个红薯干也好好吃,晒得不是很?干,吃着比较软,但是甜度很?高,又不像商店卖的那种蜜薯干一样甜得有些?腻,反正就是好吃。
“奶奶,这个红薯干也好吃。”薛皎忍不住道。
“她家种的甜红薯。”奶奶说:“月月喜欢,回头让你爷也种点儿,这个红薯烤着也好吃,就是产量不行?,亩产才三千多斤。”
大伯母接了?一句:“妈,咱现在也不指望着种地挣钱,那地你和爸非要种,种点儿好吃的,孩子们爱吃的,多好,种那么多玉米棒子,不甜也不糯,卖不上价也吃不动,只能喂牲口。”
薛皎奶奶叹气道:“别怪你爸,他是饿过的,那玉米、红薯都是救荒的粮食……”
第76章
薛皎从小在城里?长大,只有年节才会回老家来,老家亲戚又多,薛皎小时?候一度分不清楚,这个叫伯伯,那个也叫伯伯,叔婶姑姑一大堆,明?明?年纪比她大,她乖乖喊“哥哥”,大家却都笑,“哥哥”低头管她喊小表姨。
她学?的《辈分歌》都不管用了。
薛皎上初中的时?候喜欢看《红楼梦》,自?己拉了人物关系图表,觉得十分清晰明?了,便去找她爸,让她爸好好讲讲自?家亲属关系,她也能拉一个人物关系图出来,总不至于她家人物关系,比荣宁二府还复杂吧。
薛青山笑眯眯给女儿讲,她一边讲薛皎一边写,老家这边的亲戚关系,慢慢也就?梳理清楚了。
大部分只是乡邻乡亲的,遇见了顺着?叫一嘴,真正属于她家的亲戚也并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