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


“你啊,别回来!就算要回来拯救这个项目,也必须要等到事情闹大了再说!”

许培桢笑了,“我知道,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是春玲让我给你打个电话,给你报声平安……”

“我这边儿一切都好,短期内也没有回北京的打算。”

老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两人寒暄几句后,许培桢给老吴留了一个联系方式,这才收了线。

离开邮电局时,许培桢摸了摸口袋。

今天他光是打电话,就已经花掉了一百块钱。

当然了,这比让他本人回北京一趟划算多了。

可是,他已经没什么钱了。

那么他要做些什么,才能赚到钱,养活他自己和小月月呢?

许培桢叹了口气。

他走在并不算太繁华的镇上,想起了关春玲的交代——回去的时候要带点儿小礼物给小月月。

带些什么才好呢?

突然,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这——

许培桢闻着香气寻找,然后站在一家“椿记烧腊档”的门口。

这是一家极简陋的店铺。

看起来,环境卫生也比较一般。

门口放着几张条凳,上面架着圆型扁竹筛,上面摆着烧鹅、烧鸭、烧鸡,叉烧、烧肉、烧骨之类的。

许培桢的目光落在了皮光油亮的烧鹅上。

他称了四分之一只烧鹅,花了差不多三块钱!

他有些心疼。

但烧腊店老板娘一直在跟许培桢推荐她家的烧骨,说既便宜又好吃,

许培桢一问,原来这烧骨这么便宜啊,一块钱就能称三斤?!

再仔细看看,原来烧骨上的肉几乎已经没了,也就比净骨头体面那么一点点……

难道老板娘要推荐这个呢。

怎么会有人卖这种几乎没有肉的骨头呢?

老板娘告诉他:“没有人吃烧骨的,但你拿回去,用两三块烧骨就能熬出一锅很靓的汤!经济实惠啊!又或者拿来煮粥吃!不会有错的!”

许培桢想了想,觉得带点儿烧骨回去,看看关春玲能不能有所发挥吧!

就这样,他拎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搭乘公共汽车回到了下周村。

这时,是三点差五分。

许培桢刚下车,朝着坡上走去,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儿正朝着这边张望。

许培桢忍不住笑了。

——那是他的小月月!

还隔得老久,小月月就看到了他,兴奋得原地又蹦又跳,然后跑进店里去喊妈妈,“我粑粑肥来啦!”

也不知道关春玲在店里说了些什么——

小月月欢呼了一声,朝着他跑了过来。

不过,小姑娘对他还是相当拘谨。

完全不像昨晚看到她姐姐时,那样兴奋。

她跑到距离他大约三四米远的地方就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他手里拎着的东西,又不好意思地看着他,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将双手背到了身后,跑了。

许培桢也牢记关春玲的教导,“你要给足她时间来观察你,所以你别迁就她,你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他拎着沉重的一网兜吃食,径自朝着快餐店走去。

小月月蹦蹦跳跳地跟在许培桢身后。

直到许培桢走到快餐店门口,才笑着转身,问小月月,“小月月,你要不要帮爸爸拿一下这个?很重的哦,你可能拿不动。”

小月月本还有点儿怵他。

一听他说、她可能拿不动这一网兜的东西?

“拿得动!”小月月一下子就挺起了胸膛,骄傲地说道:“小月月吃很多饭的!小月月力气很大!”

说着,小月月接过了许培桢提着的东西。

啊……

好重啊!

急得小月月拼命举高了网兜,踉踉跄跄往店里拖了几步,实在拿不动,赶紧喊妈妈来帮忙,“妈妈妈妈……”

关春玲飞快地跑过来,一把拎过沉甸甸的网兜,又埋怨许培桢,“你有毛病吗?让孩子拎这么重的东西……这是什么?”

“在镇上买了点烧鹅,”许培桢含笑说道,“烧腊档的老板娘又一直在推荐烧骨……说这玩意儿便宜,一块钱能称上三斤,我……”

“烧骨?”关春玲一听到烧骨,比听到烧鹅还开心,“烧骨好!可好了!用来熬汤啊又不是鲜排骨的那种鲜,也很好吃的!”

然后她才反应过来,“你买烧鹅干什么!这玩意儿死贵!”

许培桢笑道:“也没买太多,就买了一点,大家试试。”

小月月已经闻到了烧鹅的香气,被馋得直流口水,围着关春玲不停地转圈圈。

关春玲打开网兜一看,赞道:“哇,这个烧鹅一看就特别好吃!这个要趁热吃,要是凉了哦,它的皮就软了、不脆,味道也要打半折!哟,还配了梅子酱呢!”

许培桢阻止了关春玲,“晚上等大月月回来再吃吧!”

关春玲没同意,“先让小月月解解馋!大月月的,我给留她着,放在冰箱里,等她晚上回来吃。”

小月月已经高兴得又蹦又跳,“烧鹅鹅鹅鹅鹅鹅……”

许培桢只得同意。

就这样,大家吃上了表皮酥脆薄嫩,肉嫩多汁的烧鹅。

其实烧鹅空口吃就已经很美味了,再配上酸酸甜甜的梅子酱呀,

简直好吃到让人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也一块儿吞下去了!

第69章 烧骨煲西洋菜微甜浓香……

吃完美味的烧鹅,

许培桢把今天和老熟人讲电话的内容说给关春玲听。

高考替考那事儿他没说,

毕竟涉密。

要说,也得等到他和调查组的人见了面以后,一一谈清楚了、事情解决了才能说。

但他单位的那些破事儿倒是百无禁忌,于是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关春玲。

关春玲这才有空问他,“那你说的那离职,到底是……是怎么样的一样情况?影响你以后的工作吗?”

许培桢认真向她解释,“这么说吧,我以前是化研所的研究员、工程师,其实和国家干部一样,都是端铁饭碗的。”

“离职呢,就是我向单位辞职了,这个铁饭碗,以后我都端不动了。”

关春玲关切地问道:“那怎么办?”

她人生的前三十几年一直呆在小镇上,劳碌奔波干点儿小买卖,风吹雨淋的,一天也不敢歇。

因为手停口停。

所以她特别羡慕能吃上公家饭的。

以前关春玲在桐叶镇租的煤炭局家属楼,楼上的汤爷爷汤奶奶就是煤炭局的职工;

别看汤爷爷腿脚不便,汤奶奶眼晴不好,他俩还是绝了后的老人……

可他们有工资啊,逢年过节的,单位、工会还会来慰问他们,送钱送米送油的,

关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