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


睛!

太好吃了!

关月旖被辣得不行,只能慢慢吃,

她又看了一眼六奶奶、小月儿和佐佐佑佑……

她们也被辣得不行,可也人人都舍不得放下这么好吃的烤糍粑,就和关月旖一样,小小口慢吞吞的吃,直到嘴里的辣意慢慢散掉,再吃下一口。

关月旖坐在河边,看着湍急蜿蜒的小河,突然问道:“这河水的上游是哪儿啊?”

向导同学答道:“贵州。”

顿了顿,他又说道:“你们不知道……”

说到这儿,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突然不说了,“没事!”

关月旖皱眉,“你这人怎么说话说一半啊!”

向导同学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有的话不能乱讲的。”

然后,他就去帮别的同学烤红薯烤板栗去了。

这下子,关月旖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想追去问个究竟。

张建新拦住了她,“别去。”

关月旖看着他,直皱眉。

他小小声解释,“我们老们也有类似的习俗——是说山里有山神,见来了新面孔,山神也会好奇。可山神要是对人产生了好奇心,就跟着一块儿下山去。到时候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了。这虽然是封建迷信,可我们对这儿不熟悉,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向导同学也说,“你们几个生面孔最好不要靠近水源,不要喝生水,也不要临水照脸。”

关月旖很听劝。

闻言,她点了点头,不再提及此事。

同时她也约束着六奶奶、小月儿和两个弟弟,不让她们玩水。

现在是大冷天的,平时生龙活虎的双胞胎也不爱玩水,只对捡板栗感兴趣,倒是让关月旖松了口气。

大家在河边吃了烤糍粑,又吃了烤红薯、烤板栗……

吃得得饱饱的,就准备回来了。

向导同学从河里泼了水过来,将篝火彻底塌熄,大家才又调转了头,朝着山下走去。

这一来一回的,一共走了四个多小时,

佐佐佑佑被累得不行,小甲同学帮忙背了一个,张建新也背了一个,

关月旖和小月儿扶着六奶奶,大家总算是回到了镇上。

不过——

在山上还吃得饱饱的,下山以后就饿了。

关月旖手一扬,“走!我请大家去凌婶的馆子里吃炒粉去!一人一大盘!”

大家兴奋地又哇了一声,齐齐去了凌婶开的馆子。

凌婶也很高兴,赶紧招呼大家进来烤火,还免费请大家吃油茶。

湘西的油茶也是数码糯米制品。

——先将糯米泡发煮成米饭,冷却以后做成薄薄的圆饼,阴干。

彻底阴干以后的糯米饭缩水很厉害,变得又小又薄。

然后直接放油锅里炸。

一炸——

它就膨胀了!

有点儿糯米爆米花的意思。

滤完油以后,用个塑料袋把它装起来,可以保存很久很久。

油茶怎么吃呢?

可以吃甜口的,直接将炸得蓬松的米饼掰一块下来,放在碗里,再加一勺白砂糖,用开水一冲,就是又香又甜的甜油茶;

也可以吃咸口的,炸得蓬松的米饼掰一块下来,放在碗里,放茶叶、盐末、炒香的干姜末进去,也是用开水冲开,就是一碗风味独特的咸油茶。当然了,讲究的人,还会放些炒香的花生仁、白芝麻、香葱、甚至是猪油渣进去!

但,落在桐叶镇本地人眼里,

请人吃甜油茶,这是偷懒的行为!

只有精心搭配了各种佐料的咸油茶,才能显出主人对客人的敬重。

于是凌婶请大家免费吃的咸油茶。

关月旖是因为饿,才会说请人吃炒粉的。

可凌婶又请大家吃咸油茶……

这个咸油茶也好好吃啊!

关月旖又移情别恋了!

油茶可比炒粉好吃太多了!

就这样,她那份炒粉的十之八|九都给了张建新,她只吃了一点。

这时,关月旖突然想起山上的那条河,又问向导同学,“那条河……到底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吗?”

向导同学答道:“在山上的时候还真的不能讲,因为那条河又叫做女儿河。”

“女儿河?”关月旖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是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经过女儿国时,误饮河水致孕的那条女儿河吗?

第169章 女儿河的来历

关月旖还在疑惑,怎么西游记里的女儿河,竟然出现在她的老家……

凝神细想,才记想来唐僧到的那地儿叫西梁女国,女儿国里的那条河叫住子母河。

而且地理方位也不太对。

关月旖刚松了口气……

正好这时,凌婶笑盈盈地端着一大盘瓜子花生过来了,“来来来,反正也没事,大家好好聊聊天……等等,你们今天去女儿河玩了?”

说到后来,凌婶面上微微变色。

向导同学连忙说道:“我拉着月月的,没让她去照水。”

凌婶又转头问关月旖,“月月啊你没去玩水吧?”

“没有没有!”关月旖也赶紧说道,“不单我没去,我奶奶、我弟弟妹妹都没去,张建新和小易都没去。”

凌婶放下了心,面上重新浮起了笑容,“那就好!来来来……来嗑瓜子啊!”

关月旖嗑了几粒瓜子,问道:“婶,那条河,为啥叫女儿河啊?”

其实,从向导同学的讳莫如深、也从凌婶的疾声厉色中看出——那条女儿河,可能是个不太好的地主。

关月旖心里已经有了隐约的猜想。

不太好的猜想。

片刻过后,凌婶开了口,“算了,反正也快过年了。这时候讲完了也就算了,过完了年啊,又是新的一年啦!”

说着,凌婶叹了口气,“那条河为啥叫女儿河?”

“当年只生一个的政策出来以后,胆子大的、泼辣的村民们,只要老婆一怀孩子,两口子就跑山上去住,老公公老婆婆负责送饭送衣裳。无论儿媳妇生儿生女,孩子都会留下来。”

“人把活生生的孩子抱回来,你村干部也拿人没话说!总不把嗷嗷大哭的孩子直接掐死吧?”

“那会儿村里人都这么干。”

“反正普通老百姓么,一没编制、二没工资,那是真正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根本不怕这政策。所以我们这附近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家里,根本没有独生子女。”

“但是大家也不敢多生,一般最多生三个。”

然后,凌婶话风一转,

“可村干部、镇上的干部、国营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就不敢这么干了。毕竟有个铁饭碗威胁着他们嘛,所以他们也是老婆一怀孕就送上山。”

“生了儿子就抱下山,要是生了女儿……”

“就只好把女儿放在新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