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了惩罚,无论如何,既然官府放她离开,就说明她没犯法,我也没有以权压人,看着你们的面子上把人弄出来,说到底她还是清清白白一人。唯一的错处就是抛弃了你们兄弟,奔赴了前程,你们难过是应该的,但太过在乎,甚至于耿耿于怀就不必要了,人活在世上,不能要求别人总是偏爱你们。你们娘顶多是更爱自己一点,就这点来说,我并不觉得不对,虽然这世界的规矩讲究母亲必须为子女奉献,而子女得无条件顺从父母。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你们只是碰到了不愿意奉献的母亲,那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去顺从她。所以我做的,不是让你们把她接回来,事事孝顺,而是送到了庄子上,照顾好她的饮食起居。这是对等的回报,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谚哥儿不明白,睁着大眼睛圆鼓鼓的看着桑语,“姐姐让我做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真乖!”桑语摸摸他的脑袋,看向性格中有点执拗的诚哥儿,或者说,他年纪更大,记得更清楚,对于来自母亲的伤害,更难以接受。
诚哥儿使劲眨眨眼,憋住眼中汹涌的泪意,“姐姐,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不会去怨恨的,我没资格怨恨别人对我不好。还有,姐姐,谢谢您。”
“不客气,”桑语笑笑,她对两个小家伙好,也仅仅是因为,合了眼缘而已。
“既然如此,我就把那个庄子交给你管理,你母亲的衣食住行交由你安排,另外每月安排你们兄弟出城一次,去看看她。虽然你们过继了,但我这里没有什么养得熟养不熟一说,只要你们好好长大了,学了本事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其他姐姐不强求。姐姐也不需要你们养老来着,我不仅是郡主,还是瑞王妃,以后都有皇家供奉的。”
“可是姐姐,我听说,”诚哥儿顿了顿,有点难以启齿,可想到听说的那些话,又觉得姐姐不值,“瑞王不能生,你们成婚后不能有自己的孩子。”
桑语失笑,“你以为对姐姐来说,孩子很重要吗?”
“难道不是吗?”诚哥儿不敢置信地睁大眼,他是在这个世界长大的,耳濡目染,无论对于女人还是男人,传宗接代都很重要。
“如果我想生,就不会过继你们了,让我的孩子继承桑家的财产不好吗?要知道那会儿我和瑞王还没有关系,我直接把自己的孩子过继一个到大哥名下,就可以霸占全部财产了。我是不想成婚,也不想生孩子。这个时代对女子太苛刻了,即便是皇家公主郡主都一样,嫁人后开枝散叶是必须的,公主要是不能生,如果驸马家有权势,公主也得妥协,让驸马纳妾。我只是个县主,家里还没有靠山,无论嫁得高低,手段再强硬,在某些事上都要妥协。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此我过继了你们,桑家有了香火传承,我也对得起父亲和大哥了。至于我自己,有钱有地位,还有人伺候,单身多好的。”
诚哥儿第一次听到这样大胆的发言,可他却觉得好有道理,女子嫁人后过得是挺辛苦的,要生儿育女,要孝顺公婆,还要伺候丈夫,给丈夫纳妾什么的。
这么一想,他也能体谅一点李氏了,毕竟她和姐姐不一样,只是一个没能力的柔弱女人,她带着自己和弟弟两人,估计是撑不下去的。
“我明白,姐姐,往后每个月,我会带着弟弟去看望一下娘……不,婶娘。”诚哥儿脸上露出笑容,显然是释怀了一些。
桑语点点头,叫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这孩子没落下心病就行。
李氏的身体很虚弱,是抬着离开监狱的,赵管家直接把人送到了医馆,派了一个婆子和一个丫头过去照顾她,并让大夫用最好的药,务必养好身子。
她之前身体很好,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怀孕,也是之前流产的手段过于激烈,直接撞击腹部,导致流血不止,这才差点没了性命。
现在好好养着,再加上珍贵的补品,一个月后就养得差不多了,可以坐马车出行了,剩下的得长年累月地调养,这个不急,慢慢来就是。
期间诚哥儿和谚哥儿去了两趟医馆,看望这个亲生母亲。
李氏在牢里能想到流产,本身有点急智,没了荣华富贵迷住眼,人也清明了一些。
再加上那两个过去伺候的人,是赵管家特意安排的,明里暗里告诉李氏,她以后的日子还要仰仗这郡主和两个小少爷。
看在她生了两个孩子的份上,郡主愿意庇护她,并给她吃好的喝好的,一辈子不愁,但她也要知趣,别闹什么幺蛾子。
等以后两个小少爷出息了,她只会过得更好,但如果她闹腾来闹腾去,伤了小少爷们的心,主子不管她了,那她身无分文的,就真正活不下去了。
李氏听懂了,也一直老老实实的,两个孩子过来,她也表现出了以往在桑家时,慈母的样子。
既然她安分,桑语也愿意给她些好处,派人给她送了不少穿的用的,另外还给了五百两银子,让她带在身上。
李氏去庄子上,桑语也让诚哥儿一路送行了,算是给了母子两人和解的机会。
这事过后,诚哥儿更活泼了一些,好似卸下了什么包袱,整个人有种轻身上阵的感觉。
不过对于读书,他的劲头更足了,经常以桑语的名义给林黛玉写信,催她的功劳,叮嘱她要认真,千万不要懈怠。?
第四十二章 红楼42
荣国府那边, 林黛玉还真有点懈怠,这不主要是她自己的原因,而是贾家一桩桩小事连在一起, 让她没个静心学习的时候。
回去后, 林黛玉就在贾母的介绍下,认识了薛宝钗, 两人聊了几句, 发现还挺投契的,就不免多相处了一会儿。
紧接着宝玉还觉得不足兴,想着要是湘云妹妹也来了,那该有多热闹啊,又缠磨着贾母把史湘云也接来。
众人又互相适应,来往拜访见礼了一番, 这才安静下来。
林黛玉正要拿起书本, 打算追上诚哥儿的进度, 贾母就打发了人来,让黛玉跟着姐妹们一起上学, 就连薛宝钗也一起。
她们这上的和贾宝玉不一样, 是请了老夫子教导, 也就是认认字什么的,每天学个上午就可以了。
然而下午还不能散开,得和姐妹们一起, 跟着珠大嫂子做做针线女工什么的。
这都是姐妹们的惯例了,林黛玉不好太不合群, 也就一直陪着, 时间耗了很多, 只能晚上回去赶进度。
可她那个身子, 李嬷嬷和刘嬷嬷哪里敢让她这么熬着,日常衣食都精心着呢,晚上也不让她看书到很晚,这不进度就渐渐落下了。
还有就是,除了这些日常,荣国府里大小宴会不断,今日东府那边请人赏花,明日大舅妈邀请,后天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