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4
镇在她的带领下,以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飞快发展了起来。
不过小小的一个紫云镇,也是无法承载杨曦和的野心,在去玉门关之前,她先拿下了宁阳县。
当然,因为先去了宁阳县的缘故,杨曦和还特意和楚昭解释了一番。
“本宫不是不去玉门关,只是本宫觉得,若是能以玉门关为中心,将周围的城镇全都捏在手中,或许要比直接去玉门关更好。”
她本来不必和楚昭解释的,但她还是解释了,并且将直接要做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楚昭。
楚昭看得出来,杨曦和很信任自己,她都能把这样的计划说给楚昭听了,但凡楚昭存了其他的心思,杨曦和都得完蛋。
楚昭当然不会背叛杨曦和,除了她是最后的优胜者这一点之外,还因为楚昭欣赏她。
杨曦和很认可自己的身份,哪怕她是个女性,哪怕她自己很清楚,在这个世道里,以女性身份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但她还是没有易容乔装,坦坦荡荡告诉所有人,她就是女子之身。
“也没有说规定,公主不能掌权,只要有能力不就可以了?”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杨曦和的势力范围内,不止有女兵,还有女官,女医,男人能做的工作,女人同样也能做。
贺恒生曾经劝说过杨曦和,说现在这种时候,她不该这么激进,提高女子地位的事情,未来做也可以,并不需要在这种时候去做。
但杨曦和是怎么说的?
“以后是什么时候?未来又是什么时候?什么叫缓一缓,等一等?本宫不需要的以后,也不需要未来,现在想做,现在便做。”
她对自己做的没一件事情都有清晰的规划,并不会因为旁人的阻拦而改变自己的主意。
“本宫启用那些罪臣的时候,你没说等一等,缓一缓,本宫启用那些流民的时候,你没说等一等,缓一缓,本宫大量启用女子,你便要等一等,缓一缓。”
“贺恒生,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本宫以后不想从你口中再听到这样的言论。”
贺恒生知道自己的话惹恼了杨曦和,他有些惶恐,无奈之下,只能找到楚昭,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全都问了出来。
楚昭只是说了一句话:“当年你被迫卖身为奴的时候,为什么不等一等,缓一缓呢?”
贺恒生愣住了,脱口而出道:“这怎么能一样呢?”
他是为了大局考虑,他也是为了杨曦和好,公主殿下要做的事情危险很大,她完全可以在成功之后,再去做这些事情,如此一来,她也能少很多麻烦,不是的吗?
楚昭笑着说道:“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未来如何,谁都不清楚,大家能抓住的,就只有现在,公主殿下的目光,比你的要长远。”
男人,女人,本质上都是人,对杨曦和来说,他们并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有用,她都会用。
她并不是那种因为自己的性别,就额外偏袒自己同性别的人,她只是把男性和女性,都当做人看待罢了。
有用的便用,没用的便不用,她看中的是能力,而不是性别。
贺恒生却只看到了性别,甚至觉得女人的出现,会影响杨曦和的大业。
但对于目标明确的杨曦和来说,有用的人不会影响到她的大业,没用的人才会影响。
“想要明白公主殿下是如何想的,便抛开性别去看吧,不要拘束在男女这个框架里。”
贺恒生是个聪明人,很多话点到为止便可以,再多的,楚昭没有多说。
****
之后三年的时间里,杨曦和的势力迅速地发展壮大,她在第二年的时候去了玉门关,接手了护国将军留下的楚家军,又靠着这五万楚家军,吞掉了那十五万的杂牌军。
之后杨曦和的势力便跟开了挂一般疯狂增涨,在她的带领下,被庆元帝割让出去的八座城池被重新收了回来。
而将那八座城池收回来后,杨曦和的声望达到了最顶峰。
庆元帝已经垂垂老矣,他对这个王朝的掌控力越来越弱,藩王们的争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那些藩王们并没有把杨曦和放在眼中,她不过是区区一介女子之身,就算闯出了一片天地又如何?
她早晚是要嫁人的,等到他们夺得了天下,再把她娶进门,她的那些势力,不全都是他们的吗?
正是因为一开始谁都没有把杨曦和放在眼中,才给了她发展壮大的机会。
因为战乱的缘故,百姓们流离失所,而杨曦和并没有像是那些藩王一样各自称王,她始终称自己为六公主。
只有在六公主的属地范围内,他们才能安居乐业,那些百姓们自然会自发前往她的属地。
不管在什么年代,人口都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到六公主的属地,他们就能分到田地,就能有一口饭吃,而这对百姓们来说,是最致命的吸引。
在庆元帝去世之后,藩王们的争斗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而等到他们的战力消耗的差不多了,获胜者刚刚登上皇位没多久,便迫不及待地要封杨曦和为后,许诺和她共掌天下。
杨曦和很感动,快快乐乐地接了圣旨,然后带着自己的嫁妆进了京城。
作为陪嫁之一的楚昭:“……”
老实说,他才不相信杨曦和能安安分分嫁人。
事实也是如此,封后大典当天,杨曦和直接将皇帝杀了。
共掌天下什么的,只有傻子才会相信。
也没有人规定,皇帝只有男子能当,大家都是人,女子自然也是可以称帝的。
第168章 番外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该当皇后的杨曦和竟然会宰了皇帝自己称帝。
但她带来的十五万大军就在京城外驻扎, 那些想要反对的人哪里敢开口?
当然,也不是没有勇猛之人, 他们跳了出来, 表示杨曦和只是女子,她称帝是倒反天罡,违背常理。
杨曦和根本不与他们争辩, 直接让人将反对者杀了。
“朕就站在这里, 你们谁还有异议,大可以直接上前,今日朕的心情好,或许还能听你们说上一二,他日若是你们再对朕的身份说三道四, 朕可没有现在的好心情。”
参加封后大典的文武百官们:“……”
她刚刚让人杀的那几个持反对意见的人尸体还没凉呢,他们还敢说什么?
杨曦和外面有兵,手下有人,而且她杀伐果断,说砍人就砍人,他们又不是死士,不带害怕的?
只能先蛰伏下来, 等到日后再说。
然而杨曦和手下的班子早就培养了出来,她登基称帝, 她手下的人自然也跟着一并上位。
她雷厉风行,根本不给那些人反应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