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


是皇帝的一个普通嫔妃。

她蹙眉看着巴林氏的蒙古袍,问娴贵妃,“皇上既然已经给她封了常在,那她身上的衣服也该换下来了,穿上正式的旗装,才真正有嫔妃的样子。”

娴贵妃解释道:“那常在初来乍到,她的衣裳还没提前准备上。我让两个绣娘赶工,最多两日她就可以换上旗装了。”

巴林氏,巴林是她的部落名字,也代指她姓氏,然而按宫里称呼嫔妃的习惯,不怎么会称呼她为“巴林常在”,而是取她父亲纳亲名字的第一个“纳”字,称呼她为“纳常在”。

因内务府记录嫔妃的名册上直接写成那常在了,所以那常在就成为了巴林氏的称呼。

一进入皇帝的嫔妃系统里,莫名其妙改姓“那”了,巴林氏入乡随俗,适应得很快。

太后唤她“那常在”,她没有异常,面带笑容,恭敬地回答太后的问话。

连名字都没有了,只有剩下一个在清宫里代称的符号“那常在”,除了她身上穿的蒙古袍,陆薇很难想象她就是昨日在草原上尽情跳舞的精灵。

等过两日,巴林氏真正穿上满人的旗装,那她与后妃们再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这里可是古代!

陆薇连忙摒弃了那些很丧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封建社会给皇帝当嫔妃就是女子地位晋升最捷进的出路,再说,当乾隆的嫔妃总比当嘉庆的嫔妃要好吧。

虽然她总是吐槽乾隆写的诗烂,其实也就是善意地吐个槽。陆薇设想自己如果穿越去给创造瘦金体的雪乡考察团正团长,亦或是写“几多愁”的李大才子这两位当妃子,那才是真正要命好嘛。

……

简而言之,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在皇帝的后妃中平平无奇。皇帝也没有拿出一份心思放在这位新纳的嫔妃上,他现在忙别的大事——遥控瞻对之役。

七月,清廷大军进剿瞻对,八月,上瞻对首领见清军来势汹汹,气势威猛,主动乞降投诚,战事捷报一封接一封的从前线传来,皇帝龙颜大悦,在这种情况下,连自己的万寿节都过得特别舒心。

然而,清军在攻打下瞻对时,却屡屡不顺,奇怪的前线仍有捷报传来,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命川陕总督庆复亲自前往前线指挥作战。庆复去了之后就发现问题了,前线将领为了邀功,多次谎报军功。

皇帝革职、申斥了一批将领,另外再派遣钦差大臣前去瞻对参与作战。

西南战事不利,皇帝镇定自若地远程指挥,待他的部署完成,又重新投入他的东巡途中。

这些日子,陆薇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大事,但皇帝日日召集王公大臣议事,他的旨意一道道被发出去,御帐把守愈发严格。

京城是老本营,应该是不会有什么事的,出京前最大的事情就是清军进剿瞻对,陆薇大概猜到与战事有关。

但她却不太担心,乾隆会用人,在打仗上是有一套的。

不得不说,跟着乾隆,在生命保障上还是安全感满满的。

前线打仗不耽误东巡,皇帝又开始一站接着一站的特种兵打卡巡幸。

两三百多年前的敖汉旗跟现代完全不同,水草鲜美的草原完全看出来未来有沙漠化的趋势,尚未进行农耕开发的北大荒,物产丰饶,景色秀丽。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绝对不是虚言。

敖汉旗境内有很多泡子,蒙语是小湖泊的意思,里面的鱼非常多。

皇帝兴致很好,上船用网子捞了一回鱼,没有技巧,完全凭着一腔热情,起网收鱼,除了几条常见大小的杂鱼外,还有一条约有十斤重的大鲤鱼在网中跃腾,溅了皇帝一身的水珠。

他毫不在意,大笑着举起渔网给众人看,众人恭贺之声络绎不绝。

陆薇看着心痒痒,用网子直接捕鱼真的比钓鱼过瘾多了,可惜她没法去捕鱼,只能看乾小四捕鱼过个眼瘾。

这位皇帝一网接一网的捕鱼,自己玩了个尽兴,最后,照例是诗兴大发,当场作了一首七言律诗。

皇帝又发朋友圈了,满蒙的王公大臣们纷纷点赞!

既然皇帝都捕了鱼,今日的晚饭中肯定有一道红烧大鲤鱼!

弘历把这条最大的鲤鱼进献给了太后,御膳房做好红烧大鲤鱼后,端到了太后的餐桌上。

托太后的福,陆薇也能吃上皇帝的大鲤鱼,同桌坐的还有娴贵妃,那常在。

鱼肉嫩滑鲜美,一点腥味也没有,陆薇特别喜欢!

娴贵妃不爱鱼虾之类的河鲜,她略尝了一口就不吃了。巴林氏同陆薇一样也是个食欲极好的人,刚开始上桌吃饭时,见那些嫔妃们吃的比鸟还少,她不敢多吃,怕被人笑话,导致连着几天吃不饱饭。

以往在家时,她可以吃下一只烤羊腿!现在没办法只好半夜在自己的帐篷里偷偷啃糕饼果腹,这回见了庆嫔吃饭,她挺惊讶的,原来嫔妃中也有正常食欲的姑娘啊。

说来可怜,这是她当了皇帝的常在后,第一次吃饱饭。

太后见她吃得香甜,不禁看了她一眼,巴林氏有些紧张,太后和蔼道:“能吃是福气,喜欢就多吃点。”

这也是个小姑娘,远离家乡亲人,身边还都是陌生的人,太后起了一点怜悯之心,命米嬷嬷给巴林氏布菜



巴林氏笑得甜甜的,“多谢老佛爷!”

她学人很快,第一次给太后请安,留心注意着,娴贵妃称呼太后为“太后娘娘”,庆嫔则称之为“老佛爷”,老佛爷虽然对娴贵妃很好,但对着庆嫔谈笑逗趣更多,于是她很快就跟着庆嫔称呼太后为老佛爷。

太后很满意她的识趣,点点头。

陆薇、娴贵妃、巴林氏给太后席做陪;屋里另有一席,以帝后二人为主,其他嫔妃作陪,这一桌上同样也有一道红烧大鲤鱼——鱼是皇帝钓的,大家爱吃鱼的,不爱吃鱼的,少不了要给面子,都得吃,而且都得夸。

奉承皇帝这一项工作是嫔妃们最基本的任务,大家都完成得很好,唯一的例外就是素来最得皇帝敬重的富察皇后再吃了一口鱼肉后,胃里犯了恶心,以手掩唇,忍不住呕吐起来。

令嫔反应最快,立刻捧起帕子凑到皇后嘴边,替她遮掩污秽之物。

很快就有宫女拿来唾盂,令嫔则接过唾盂,有条不紊的服侍皇后,待皇后呕吐殆进,又让人端来清水给皇后漱口,她沉着冷静,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直到御医的过来。

弘历早就等得心急了,但见御医过来,先不责备他来得慢,而是命他赶紧给皇后诊脉。

老御医施展望闻问切的手段,仔细给皇后检查过一遍,又细细询问了皇后近来的饮食起居。

皇后此刻虚弱,不好回答,便由令嫔代劳。

她口齿清晰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