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和单烨不同,他干活的时候是很难安静下来的,一会念叨着“我的虾怎么不圆?”,一会又嘀嘀咕咕“虾肉敲了以后会更好吃吗?”
不开其扰的单烨看他一眼,觉得自己敲鱼面的修行是时候更进一步了,现在要培养的是抗干扰能力。
于是眼观鼻鼻观心,全然沉浸在自己敲鱼面的世界里。
南荼抽空过来看了一眼,看到两个人很有干劲,不由得欣慰起来,还是仙门弟子好用,简直是核动力牛马。要不是她这座小庙容不下大佛,非把他们留下来干一辈子才好。
等叶知梧渐入佳境,南荼取走了几张合格的敲虾。敲虾的难度还是明显低于敲鱼的,敲鱼要切成段做成面条晾晒,所以敲出来的鱼饼要大,才方便切割,敲虾只需要把敲好的虾肉改刀成几片,对形状和大小都没太严格的要求。
这也是南荼放心把这种工作交给叶知梧的原因。
“老板,敲过的虾会店好吃吗?”叶知梧眼巴巴的看着南荼拿走的虾片。
“想吃吗?”
……想吃。叶知梧早就这样想了,只是不好意思说。他还是个打工还债的伙计,员工餐你像是有什么吃什么,也不好厚着脸皮点菜。
南荼对着水黄的水槽台上台下吧:“想吃就把碗刷了。”
有胡萝卜吊在眼前,叶知梧认命地回厨房拉磨、不,刷碗了。
比拉磨的驴强的是,他还是能把这根胡萝卜吃到嘴里的。
和敲鱼面一样,敲虾片随便做做就好吃。南荼打算做一个三片敲虾,尝尝叶知梧敲好的虾片合不合格。
把敲打好的虾片放入滚水中汆烫,虾肉熟的很快,等虾片上浮现出点点嫣红,就捞出来放进凉水盆中浸泡,冷水泡过的虾片更筋道弹滑。
接着准备处理辅料。菜名中的三片敲虾可不是说一道菜里只有三片敲虾,敲虾就是敲虾,“三片”是火腿片、冬笋片和香菇片,这三片也同样汆烫备用。
紧接着快速调一个清汤,把所有处理好的材料倒进去,等汤重新滚开就能出锅。
敲过的虾片形状如扇,点缀着点点虾肉的嫣红,搭配火腿的红、冬笋的白和香菇的黑,三色鲜明。鼻尖凑过去,就有鲜香扑面而来。
南荼自己盛了一点,剩下的就叫员工们分了。
叶知梧迫不及待地要尝尝敲虾是什么味道,连忙捧了碗筷来。
第一口当然要吃虾片,虾肉还保留着原有的鲜味,敲打后打散了虾肉的纤维,又混进了淀粉,吃起来更加滑嫩爽口,再有以鲜味著称的冬笋火腿和香菇去配它,这一口敲虾简直鲜的让叶知梧跳脚。
叶知梧边吃边不可思议地说:“这么好吃的敲虾片竟然是我做的!”
单烨露出了个古怪的表情:“小师叔,你只是把虾肉敲扁而已,这敲虾片好吃和你有什么关系?我经常被罚洒扫宗门上千阶台阶,也没说宗门是我一手建造的。”
叶知梧被他点破,也不脸红:“反正我是出了力的。我的厨艺可比来饭馆之前好多了,你是不知道,我烤鸟肉吃差点把自己毒死。”
单烨咬了一口一起在汤汁里汆过的菜心,普普通通的菜心吸收了鲜美的汤汁,吃着脆嫩鲜爽,滋味那叫一个妙。再喝一口汤,哇,好喝得让人迷糊。
他突然说道:“小师叔,我们一定要少吃南来饭馆里的东西。”
叶知梧奇怪反问:“为什么?”
单烨一本正经的说:“你有没有在吃的时候动过这样的念头,不如就继续在这里当伙计算了?”
当然有过!每次吃过南荼做的好东西,这种想法就像魔障似的挥之不去,现在又出现了。
叶知梧连忙默念起清心诀。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青椒肉丝,清蒸鲈鱼,清炒时蔬……”
“小师叔!”
第89章 金汤敲虾片 “金汤有三好,酸、辣、鲜……
南来饭馆的菜单上新上了两道菜。
三丝鱼面和金汤敲虾片。
三丝鱼面和三片敲虾是同类的菜品, 做法相似,连原材料都大差不差,只是把冬笋、香菇和火腿油由切片改成切丝。
金汤敲虾片则是酸辣口。金灿灿的汤汁里浮着红白相间, 微微卷曲的敲虾片, 再加上那股酸香勾魂摄魄, 只要闻到一口就让人非得吃到不可。
饭馆常客乔大爷今天一来到饭馆, 就耸着鼻子闻到:“诶,这个味够劲, 是红酸汤还是黄酸汤?”
立刻就有热心客人回答他:“是金汤,特别够味,酸辣开胃, 我本来没胃口的,被女朋友拖过来陪她吃饭, 刚喝了一口汤,治好了,胃口大开!”
乔大爷这时看到了菜单,也笑起来。“那你可是有福气了, 居然是金汤敲虾片, 虾片费人工, 老板可不常做。”
乔大爷在三丝鱼面和金汤敲虾片之间犹豫起来, 经常光顾南来饭馆,又足够了解南荼的乔大爷知道, 这种废手工的麻烦菜品, 没几天就下架了。
吃一顿就少一顿。
就像前几天的和尚蟹冬瓜盅, 他不过是出去旅了个游,不到一周的功夫,回来就错过了。和尚蟹不好买, 这道菜昙花一现,满打满算才卖了三天。乔大爷只能听饭馆其他的常客对自己说起蟹汤精华的滋味,羡慕的口水和悔恨的泪水齐流,恨不得自己去海边捞上几桶和尚蟹,请南荼再做一次。
所以今天到底吃哪种呢?乔大爷只气自己胃口不及当年,否则区区两道菜,还不是轻轻松松都进了肚子。
纠结半晌,还是只要了金汤敲虾片,配一道蒜蓉空心菜,外加一碗米饭。
三丝鱼面还能再等等,这金汤的酸鲜味儿飘来荡去,他是一分钟也等不得了。
等金汤敲虾片一上桌,果然是颜色金黄,浓醇透亮。
正要兴致勃勃的动筷,有人却在这时候扫兴,路过乔大爷桌边的时候瞥了一眼,小声和同伴嘀咕:“汤这个颜色,是不是加了什么东西啊?”
乔大爷立刻放下了筷子:“年轻人,没吃过什么像样的金汤吧,这么疑神疑鬼?”
那人确实不懂:“我就是觉得黄的不正常。”
乔大爷不急着反驳,先用勺子舀了半勺汤汁,送到嘴边咂摸两下,美得都眼睛都眯了起来。
他慢慢说道:“金汤有三好,酸、辣、鲜,酸来自泡椒,发酵后的小米辣,酸味清新绵长,辣是用了黄灯笼椒,黄灯笼椒是相当特殊的一种辣椒,辣里还透着果香,用来配什么都辣而不燥。”
大家都入迷的听他讲,早忘了最先质疑金汤颜色的那个人,追问道:“那鲜是什么?”
乔大爷:“鲜自然是酸汤的汤底的底味,讲究的汤底要用新鲜的猪骨吊汤,文火慢炖,猪骨上的贴骨肉和油脂都融在汤里,汤汁醇厚鲜香,就算是用熬好的酸汤涮青菜,也能添一分肉香。”
“你这老爷子不会是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