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蛋糕重新抢回来再说?。

武皇与李令月若要?抑制土地兼并,维持住均田制,其难度显而易见。

她们有心以法律的形式限定每家拥有的田地数量,每家可拥有的田地,则以爵位高低为准绳,依次递减。

但?既得利者绝不会乖乖吐出吃进嘴里?的肉,若要?将新法推行下去,她们必将受到重重阻碍。

在李令月率军出征之前,武皇就在暗自为变法一事做准备。

这变法之事,不变则已,一变必要?一鼓作气,否则一切便前功尽弃。

李令月将大唐的种种情况分享给嬴政后,又补充道:“每个?王朝发展到中后期,大概都绕不开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我大唐如此,大秦日?后亦是如此。虽说?陛下眼下还不需要?为此而担心,但?日?后这也是陛下的大秦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早在李令月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嬴政的脑子便已开始高速运转了起来。

在他看来,李令月所?说?的这个?“均田制”,与当初周王朝实行的“井田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譬如两者都是拿出国家的土地,租给底下的人?种,且都规定了这土地只能供这些耕种者使?用,不能随意买卖。

若说?其中有什么不同,便是这“均田制”是直接将田地分发到种地的黔首手中,由?黔首来缴纳赋税。“井田制”则是周天子将田地租借给底下的诸侯,诸侯又将土地租借给卿大夫与臣属等,届时,诸侯及其手下的卿大夫给周天子缴纳赋税。

坐拥这些田地的诸侯与卿大夫经过代代积累,势力会变得越来越强。而在井田上辛苦劳作的黔首们,则没有任何好处可拿,他们在耕种之时自然?也提不起干劲。

一百多年前,商鞅看出了“井田制”的种种弊端,于是,在变法的过程中,他“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私有化。秦国的黔首想要?获得土地和爵位,便得拿军功来换,上战场去拼。

正因如此,大秦锐士才会如此悍勇,闻战则喜。

这种获取田地的方式,在战时没什么问题,待天下平定之后,他又该将这一条换成?哪种策略?

若是像李令月的大唐一样,采用均田制,大秦与六国之地有没有那么多的田地?

嬴政渐渐皱起了眉。

秦国的军功制是按照人?头来的,斩了几颗敌人?的头颅,都对应着不同的爵位及田地奖励标准。

若秦国大军当真按照嬴政原计划的那样,逐一推平六国。等到六国灭亡之日?,别说?拿出无主之地来实施“均田制”了,嬴政很?可能连本应兑现的军功制奖励都给不出来——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即使?是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许多地来啊。

总不能把在战场上立下军功的老秦人?都迁到六国之地去种地,让原六国之地的黔首无地可种吧?若嬴政真这么做,便又要?滋生一场动乱了。

也是在此刻,嬴政下定了决心,对待六国,要?尽可能以攻心为主,最好是能不费一兵一卒,直接劝说?他们投降,将他们的城池与黔首纳入到秦的管理下。

若六国国君实在不肯投降,嬴政也要?尽可能减小战争的规模。如此一来,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军功制无法兑现的矛盾。

待嬴政完成?一统六国任务之后,再对土地这一块的律法进行变更——而这一块,往往也是最得罪人?的。

用一种新的律法来替代军功制,给黔首们一条新的上升通道……

一时之间,嬴政陷入了沉思中。

这时,李令月又对他道:“陛下莫要?轻视文教方面的力量。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文教的功效虽非立竿见影,却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譬如当今之世?,士子对本国国君不满,便会选择离开本国,去寻其他的国君来辅佐,百姓们也在诸侯们的不断征伐中随波逐流,无所?谓自己究竟是哪国之人?。归根结底,是他们缺乏对本国的认同感。”

“陛下若能以文教来改变这一切,让百姓们忠于唯一的君王,让官员与士子们都以‘忠君爱国’为荣,陛下的江山,才算是真正安定了。”

而李世?民设置各大藏书馆,大力鼓励文教的发展,又有另一层用意——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在当今战国之世?,还未出现什么门?阀世?胄,但?发展到后世?大唐建国之时,世?家的力量已变得不可忽视。甚至有“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这种说?法,世?家的势力大到足以威胁皇权。

若不能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定会造成?朝中可用的官员都出自各大世?家门?下的局面,最终皇权式微,而世?家愈发强盛。

这些不是嬴政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李令月正好讲到这一块,便顺口将后世?的情况分享给了嬴政。

“那么,你们欲如何打破世?家的垄断?”嬴政问。

根据他的观察和推断,李唐王朝从李世?民这个?唐太宗到如今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再到李令月,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嬴政不信在李世?民做了诸多举措之后,李世?民的继任者与李令月会什么都没做。

“兴建学堂,开办科举。天子亲自做主考官,培养并遴选出所?需的人?才来。如此一来,门?阀贵胄自然?无法再继续垄断朝廷官员。”

“科举……”嬴政眯起了眼。

他意识到,待军功制崩溃之后,新的上升渠道,兴许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当然?,秦若实行科举制,与后世?的科举制定然?不是一回事。

说?白了,科举制就是给底层黔首留一条上升通道,大秦创立之初,若是兴办科举,实质上依然?是在士人?中选拔人?才。

但?这无妨,李令月口中对皇权造成?威胁的门?阀贵胄,在大秦还未成?气候。等到几代之后,门?阀世?家渐渐形成?雏形了,大秦应该也能培养出一批没有背景的读书人?了,到时正好将这些人?引入朝中,来制衡世?家。

李令月道:“我阿耶在位之时,削了一批不安分的世?家贵胄,可惜他身子不好,在我年幼之时便撒手人?寰。后来,我阿娘上位,许多人?因她非李家血统,且又是女子之身而反对她。我阿娘杀了许多无法招揽的大臣,为了填补朝中的空缺,她更?是大力推崇科举,用人?只看才干,不问出身。在打压世?家收拢权柄方面,我阿娘倒是遵循了我阿耶的遗志。”

嬴政:“……”

这段话的信息量,似乎有些大啊。

“你阿娘,上位?”

“不错,如今我大唐,同时也是大周在位的皇帝,正是我阿娘。”

李令月道:“否则,你以为我为何能被立为皇储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