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2


。吏房户房不必说,陈长史冯长史劳苦功高。

管着库房的闻主簿,领着一个年轻人向郡主行礼。

这个年轻男子,约有二十一二岁模样,个头中等,相貌寻常,说话倒是利落,看着精明干练。

“郡主,这是臣的孙子,叫闻善。”闻主簿厚着一张老脸笑道:“他之前一直读书考功名,可惜中了秀才之后,一直没能考中举人。”

“臣便打算,让他来王府谋个差事,以后为郡主效力做事。”

有陈瑾瑜马耀宗卢琮汤有银等先例,闻主簿也不免动了心思,想为自家孙谋个前程。子

姜韶华微微一笑:“闻主簿是王府老人,这些年一直勤勉当差做事,一把年岁了,依然兢兢业业。本郡主都看在眼里。想提携儿孙后辈,本郡主自无不应之理。”

“不过,在王府里做事,就得遵循王府里的规矩。让他去陈长史那儿,让陈长史安排吧!”

闻主簿大喜,领着长孙跪下谢恩。

“不必行此大礼,快些起身。”姜韶华淡淡笑道:“本郡主丑话说在先。有能耐的,本郡主会提携重用。本事平平,不肯用心的,休怪本郡主撵人。本郡主不养闲人。”

闻主簿立刻应道:“请郡主放心,臣有五个孙子,闻善排行第三。臣只带了他进王府,自是对他有信心。”

小小插曲,不必细述。

想来,以后这等事绝不会少。谁不想提携自己的儿孙后辈上进出息?

……

陈长史火速写信,令人送去博陵崔氏。

短短数日后,博陵崔氏便有了回信。王府送去的三个喜日里,崔氏挑了最近的一个,就在明年春日,四月初六。

在这之前,王府里还要办一桩喜事。

陈瑾瑜和马耀宗的吉日,就在眼前了。

按着时下风俗,女子出嫁前不宜露面,应该待在闺阁里。不过,陈瑾瑜日日在郡主身边当差,几乎每日都和未婚夫婿打照面,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

马家上下也无人介意这点细节。有郡主撑腰,有陈长史当前,王府里自然也没什么闲话。

马县令带着马家人,提前半个月就来了南阳郡,为长孙马耀宗操持婚事。

马耀宗和陈瑾瑜在王府里皆有配院,各有住处。不过,马县令还是准备了一处大宅子做喜房。

这处四进的大宅子,原本是一位富商的,离王府只隔了两条街,步行一炷香时间就到了。马县令花了大价钱买下了这处地段上佳的宅院,之前特意重新收拾了一遍。

铺陈嫁妆的时候,姚氏亲自去了一趟。回来之后悄悄对陈县令道:“马家真是阔绰,那宅子买了五万两,又花了几万两修整收拾过了。宅院直接记在了我们瑾瑜名下。这出手太大方了。”

“我们瑾瑜,真是傻人有傻福。”

第536章 婚期(二)

陈县令看着姚氏喜滋滋的模样,不由得一笑:“现在不嫌弃马家家世低了?”

姚氏笑着白丈夫一眼:“瞧你说的,我是那等势利眼的人吗?”

那必须是啊!

陈县令面不改色地笑着哄道:“当然不是了。你是心疼女儿,怕女儿低嫁了,日后会后悔。”

“可不是么?”姚氏嘀咕道:“谁家不盼着女儿高嫁,我之前挑剔马家,是觉得我们瑾瑜配得上更好的人家。可瑾瑜那个傻丫头,自己乐意嫁,公公也点了头,哪里还有我反对的余地。定亲这大半年来,我心里就像被一块石头堵着,怎么都不痛快。”

“现在是没办法,婚期就在眼前,总得往好处想。马家这般重视没过门的儿媳,聘礼如此丰厚,也勉强过得去了。”

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陈县令笑道:“你别忘了还有最重要的一桩,瑾瑜成亲了,依旧能在郡主身边当差做事。这才是瑾瑜愿嫁马耀宗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姚氏骄傲地一挑眉:“那也是马家的福气。郡主舍人官职虽然不高,却是郡主真正的心腹。也就我们瑾瑜能胜任!”

想想几年前姚氏为了女儿抛头露面当差闹腾得死去活来,再看看现在姚氏满脸的骄傲自得,只能让人感叹一句。这世间,谁人不势利?父母对待孩子,尚且如此。

夫妻两个正低声闲话,陈浩然薛六娘小夫妻两个过来了。

薛六娘进门就有了喜,现在肚子老大,临盆就在年末或年后。原本不该随意奔波,不过,自家小姑出嫁,不能不来。

陈浩然小心翼翼地扶着妻子:“走路小心些。”

薛六娘白净的脸颊圆润了许多,纤细的身形如今也显得臃肿。进来后,便要向公婆见礼。

姚氏立刻抢着说道:“你怀着身孕,别行礼了。都是自家人,不讲这些虚礼,快些坐下。”

薛六娘还是坚持行了一礼,然后慢慢坐下。

姚氏的心思立刻挪到了媳妇的肚子上来,一通嘘寒问暖:“你今日胃口好不好?有什么想吃的,只管和我说,我让人去厨房点菜。”

王府里伙食好,每日有固定的膳食,也可以额外点菜。薛六娘是新媳妇,脸皮薄,不好意思挑肥拣瘦。姚氏就不同了,心疼儿媳肚子未来的孙子,一心想着让儿媳吃好一些。

这个婆婆虽然势利眼,偶尔不太讲理,整体来说对她倒是不错。薛六娘轻声笑道:“被婆婆这么一说,儿媳还真有些嘴馋了,想吃鸡肉馄饨。”

姚氏立刻打发丫鬟去厨房,又关心地问询薛六娘身体情形。

这一边,陈县令父子两个商议起了陈瑾瑜出嫁一事:“新房就在两条街外的宅子里。到时候马耀宗前来迎娶,你妹妹从王府出嫁。”

“我去送嫁,”陈浩然不假思索地接了话茬:“对了,妹妹说了,在新宅子住满一个月。正好过了年,以后两人还是住王府配院,当差也方便。”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陈县令随口笑道:“这以后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就不必管了。”

说着,又有些唏嘘:“一转眼,你们兄妹两个都成家了。你们各自奔着自己的前程,我和你娘就在博望县守着过日子。你们得了空闲,回去看看我们就是。”

陈浩然在府学苦读备考,薛六娘生了孩子之后,会带着孩子一并住在娘家。这儿子也算是薛刺史半个上门女婿了。女儿出嫁了,就是马家媳妇。可不就只剩夫妻老两口了?

陈浩然和薛六娘对视一眼。

薛六娘忽地轻声道:“其实,我有一件事正想和公公婆婆商议。”

“我年轻识浅,不懂怎么养育孩子。我想着,等孩子养到半岁左右,便送去博望县,以后由公公婆婆管教养育。”

陈县令有些惊讶,姚氏更是喜不自胜,连连笑道:“好好好,我整日待在内宅闲着无事。有的是时间精力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