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


会是按照性格来分宿舍吧?

学生们一头雾水地填着,这会儿问卷都填了一大半了,他们也不方便退出去问问老师们是啥意思,只能接着往下。

好在,这个问卷虽然复杂,但总体上来看并不算长,。

填完宿舍问题之后就只剩下了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问题,诸如有没有什么疾病比如心脏病、哮喘病这一类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病症,又或者是可能会导致学生生命安全出现问题的其他病。

这个问题主要是要提前筛查出来一批学生,尽量减小开学后校医们的负担。

毕竟每一年的军训都是会倒下几个人的,如果是常见病还好,及时抢救就行了,就怕是罕见病,到时候连趁手的工具都没有。

至于学生们有没有都如实填写……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自从星空高中开始招生之后,星空学院每年都会对刚刚报道入学的学生进行例行体检,以及老生们的常规体检。

这个时间除了第一年以外,都安排在了报道后、军训前,这个时间大家都不会有大量的运动量,也是最安全的时候。

新生班级是按照50人一个班来划分的,具体模式就是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举个例子,星空学院医学院录取分数最高的一批学生分在了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一-1班。

是常见的分法了。

不过这个分班是纯粹按照高考成绩划分的,并且在就读期间基本上不会再有大的变动。

也就是说,现在每个专业的1班都是最强的,但等到教学开始,谁才是名副其实的老大,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阮星回没有在星空大学里面实行中学分校区的那一套,因为没有必要。

能够被录取过来的基本都是好学生,并不需要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去激发学生们之间的斗志。

反而是这种固定班级的模式,更容易让同班同学之间培养出感情。

无论是科学实验还是社科调研,都不是一个人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现行模式下,大家都是互相配合着完成的。

这个时候,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主心骨的领导能力,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阮星回更希望能够在这种班与班之间竞争的氛围中,尽快将大家的默契和感情培养起来。

毕竟,大家虽然同为实验室打杂小工,可拖后腿的小工和用得顺手的小工区别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学生也不是没有晋升的余地,只要通过了老师们的阶段性考验,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东西。

这样的培养模式和国内现在的节奏是有点不同的,说具体一点就是太快了。

别的学校学生都大三了可能还在刚刚上手独立做基础性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的时候,他们这大一的崽都已经混进实验室参与新项目开发了。

阮星回其实也不想表现得太异类,但是时间不等人,而且这个程度虽然夸张但也还有逻辑可循。

所以最基础的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学生们到底什么时候具体接触,还是要根据导师们的评分来判定。

这个方面阮星回是不懂的,也不管。

反正有系统的约束在,大家都是“一心为公”的好人,不会出现什么格外偏爱某个学生以至于出现德不配位的情况。

当然,老师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教的,那些品性不好的学生会被逐渐边缘化到实验的非重点部分。

虽然有点小人之心,但是星空学院的秘密太多了,他们都不允许秘密被泄露出去。

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把他们边缘化。

当然,该教会的东西还是会教会对方的,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不能混为一谈。

只是参与星空学院研发项目就不可能了,未来也不会有留校任职的机会。

话题跑远了。

星空大学目前也只有这一批待入学的三万新生而已,所以辅导员们的工作都还不算复杂,除了做入学前的工作准备之外,就是通过班级群给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

前提是,不要涉及太深奥的专业知识。

他们这批辅导员终究只是专业对口的初中教师,并不是没有新生能在专业知识上打过他们的。

不过这些好学的学生一向是老师们喜欢的。

所以——他们还有个专业大群,并且阮星回给每个专业配的一正二副三位教授都在大群里,闲暇时间就会给学生们答疑解惑。

星空大学的招生还算得上顺利,甚至都不用阮星回想的500分底线。

毕竟是个一本院校,在成绩不高不低的学生们之间还是很受欢迎的。

一共三万名学生,全校最低录取分数是521,一个很巧合的数字,不过阮星回还是挺满意的。

录取通知书发出以后,学校的各个专业群里就开始陆陆续续收到学生们的入群申请,等到99%的人都到齐,又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星空大学今年的报到开始时间是8月25日,连续三天的报到日之后,就是持续三天的体检时间,然后从9月1日开始,就是持续半个月的军训。

因为体检项目比较多,学校还专门组织了人在报到结束之后在报到的大操场上搭建临时板房,方便一些比较特殊的项目检查。

不过那些对于学生们现在来说还有一段的时间,他们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并不是这些,而是对于自己的未来宿舍如何选择。

最后1%的未入群学生也终于在老师们的电话通知下进了群,然后所有人都收到了一份宿舍选择指南。

又是指南。

星空大学的宿舍并不是由系统分配,而是交给学生们自由选择。

不过之前学校做了基础的调查,所以在选择上面,学生们也有很强的选择权的。

为了避免不同习惯的学生们会在宿舍里因生活习惯起冲突,所以特意放置在问卷里的调查就是用在这里的。

不同的学生被分成了不同的选择队列,系统会尽可能将性格互补、倾向一致或者有同样问题的学生调整到同一个队列中。

而每个队列的人数相差不远,并且会按照比例分配到不同的宿舍。

毕竟有的人喜欢住楼上有的人喜欢楼下,有的人喜欢朝阳有的人喜欢面北。

而且不受欢迎的户型终究是要有人进去住的,按照人数和比例进行分配是最公平的选择。

以女生宿舍为例,四人一间,百人一组,大家同样面对25个选择,这个时候比的就是手速和网速了。

是好是坏全看自己的本事。

为了能够抢到一个最好的房间,学生们纷纷请教起了家里认识的长辈朋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在网速上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要知道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