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同志在哪个病房啊,我是她姐姐,来看她。”

谢广白乐了,冲护士挤了下眼睛,看,这不是来了吗?

“她就在这间,今天可以出院了。”

短发妇女孙佩兰推门而入,看到母女俩就忍不住抱怨:“爱芳姨,菁菁,怎么生病住院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不跟我讲一声。”

她妈跟党爱芳是干姐妹,当初一道被解救出来的。

不过她妈生孙佩兰的时候大出血,身体垮了。好不容易慢慢养好了,前些年批斗牛鬼蛇神的时候,她妈也被拉上去批斗,挨了好多打,回家吐了三天血,到底没熬住,撒手走了。

但即便如此,孙家也算是党爱芳在这世上除了女儿以外唯一的亲戚了。

党爱芳下意识道:“也没个事。”

她甚至觉得女儿是大惊小怪,莫名其妙地娇气起来了,竟然好好一个人在医院躺上一个礼拜,班也不上,还不许她去大姑姐家帮忙。

哎,家里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还有两个小孩,她不去,还不晓得乱成什么样子了。

叶菁菁对她,真是没办法说出好话来:“对啊,还没死呢。没如你的意,是不是特别不高兴啊。”

党爱芳又开始抹眼泪:“你就剜我的心吧……”

“闭嘴!”叶菁菁根本不给她发挥的机会,“要哭出去哭,当着所有人的面好好哭,别吵我。晦气!”

孙佩兰被她的戾气吓了一跳,但再看看莫名其妙就哭哭啼啼的党爱芳,她也想翻白眼。

她都搞不明白,党爱芳一天天的,脑袋里想的是啥,对大姑姐家的小孩比菁菁还好。

所以她干脆无视,只跟这个妹妹说话:“你现在怎么样啊?我刚才在门口听大夫说你能出院了。”

叶菁菁点点头:“是啊,现在没什么事了。哎,姐你怎么带这么多鸡蛋过来啊?”

“嗐,没事,我收的,不吃也是摆坏了浪费。”

按照政策,知青大下乡要到1969年才真正全面推进。

但是母亲的遭遇给孙佩兰刺激太大,周围老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所以1967年,她的同龄人都复课闹革命的时候,她放弃初中学业,主动报名下乡了。

她在农村待了整整十年,结婚生了两个女儿——

嗯,孙佩兰这个人物没在《后妈文原配觉醒了》里出现过,否则叶菁菁很怀疑她也会被当成卢少婷的对照组。

毕竟好多所谓的大女主文里,对恶毒女配最残酷的惩罚之一,就是让女配连着生女儿。大女主则一个接一个生儿子,好体现大女主备受上天宠爱,福泽深厚。

啧!

扯远了,话题拉回来。

孙佩兰也是今年才回的城,同样带回了小孩,并且成功在城里落了户。

她之所以手续办的这么顺利,一方面是因为她是独生子女,按照近几年的政策,独生子女即便之前已经下乡了,也优先安排回城。

而能带着两个孩子,是因为她丈夫办了死亡证明。否则正常知青离婚回城,也无法带小孩落户,现在非农户口卡得非常严格。

至于这个死亡证明,也算是时代特色。

就是人还好好活着,找人在当地消了户籍,从此以后,他(她)就是黑户,哪儿也没他(她)的户籍关系。在生产队拿不到工分,在城里也不可能有正常粮油关系。

叶菁菁从原主的记忆中翻出这段信息的时候,只能表示大写的佩服。

父母为了儿女能够吃上国家粮,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都可以牺牲。

孙佩兰的丈夫社会意义上死亡后,也跟着妻女一道回了西津市。

但是他不可能找到工作,只能去扛包,赚点儿苦力钱。

至于孙佩兰自己,跟大部分回城知青一样,还处于待业状态。她正等知青办的通知,看后面能不能安排工作。

只是她不敢闲着,每天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城郊收鸡蛋,然后拿到市里加点儿价再转手卖出去。

这是件极有勇气,甚至可以说是胆大妄为的事。

别说现在是1977年了,哪怕真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八十年代初了,第一批做小生意的城里人,看到朋友也要背过头去,自觉丢脸。

孙佩兰能大大方方的,实在不容易。

叶菁菁有点儿好奇:“姐,农民为什么不自己进城卖,不是价格更高吗?而且他们自己在本公社收鸡蛋,应该更方便啊。”

孙佩兰扑哧笑出声,对这位妹妹的天真直摇头。

“你以为农民想进城就进城啊?没个正经理由找大队开到介绍信,到城里也要抓盲流的。”

叶菁菁在心里啧了声,难怪她那位农村出身的中学老师,一说到计划经济时代就没好气。

合着现在农民没人身自由啊。

“再说了,农村能有几辆自行车。他们要走路过来,鞋底都要磨破了。”孙佩兰叹了口气,“我也就是借着这点优势,才能挣几个钱。”

可惜现在天气热,鸡蛋摆不住,卖不掉只能砸自己手里。

叶菁菁好奇了:“怎么会卖不掉呢?你这又不用蛋票。”

她住院这一礼拜是发现了,1977年真的买点什么都要票,票证比钞票都宝贵。碰上不要票的东西,大家都当成宝贝拼命抢呢。

孙佩兰叹气:“那我也不能正大光明摆在大街上卖吧,回头红袖章就能抓我。我只有一家家地敲门碰运气。”

嘿哟!叶菁菁真是服了她,直接示意她挎起篮子:“走,我今天就给你卖掉了。”

她敲开了隔壁病房门,冲里面的病人跟家属露出甜甜的笑:“各位同志,我今天要出院了。亲戚朋友送了好多鸡蛋没吃完,我想带回家怕来不及吃,白摆坏了。我就想问问各位同志,你们要鸡蛋不?要的话,咱们换一换可好?”

病房里的人都来了精神。

现在鸡蛋可是公认的营养品,谁家有病号不想办法弄两个鸡蛋补补身体啊。

立刻有人走上前问:“你这鸡蛋怎么换啊?”

有生意上门,孙佩兰登时支棱起来:“粮票也行,钱也行,看你怎样方便。”

眼下明面上的规矩不允许私人交换物资,但实际上除了享受特供的人群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进过黑市。

这种小范围的交换,更是司空见惯。

很快,孙佩兰的一篮子鸡蛋就变成了一沓子毛票和各种票证,有粮票也有肉票和油票。

她拎着空篮子跟叶菁菁母女二人一道出医院的时候,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难以置信:“这么快!”

叶菁菁给她支招:“以后你就在医院卖,这里想要鸡蛋的人多。”

孙佩兰猛点头,又开始懊恼:“哎哟,怎么卖光了,我要给你留几个鸡蛋补补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