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了,就在偏远地区修一辈子的地球吧。
真要这么讲的话?,估计职工会跟领导拼命。
现?在如果在当地办了厂,让这些下?放知青直接去?厂里工作,那也能够慰藉老父亲老母亲们的心。
再者,在当地办印刷厂的事,势必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尤其是知青办的大力支持。
理由?显而易见啊。
你这一个印刷厂,招人总不可能只招你们西津纺织厂的知青吧。那影响该多不好?。
剩下?的招工名额,又可以?安排不少人上班了。
薛琴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儿特别有发?展前途。
就是——
“纸不够怎么办?”
但不等叶菁菁回?答,她自己先自言自语了:“可以?再办个造纸厂,有芦苇就行。跟咱们现?在用的纸一样。”
她不提木头造纸,是因为现?在山林全归国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话?,你上山捡柴都不行。对,包括掉地上的枯树枝。
如果当地没有芦苇呢?
“竹子竹子,竹子也可以?造纸。”叶菁菁提醒她。
“好?!”薛琴一拍巴掌,“就这么来。”
她风风火火地走了,彻底忘了自己没通过?预考的伤心事。
看,人还?是得有自己的事业吧。
有事业的人,哪怕学业不理想,也伤心不了多长时?间?。
忙起来,谁还?顾得上悲伤啊。
叶菁菁招呼工人们:“走吧走吧,赶紧吃饭,吃过?饭赶紧上课。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一个个的,都给我皮紧起来。”
真是的,她表弟要是高考前敢这样的话?,肯定会被她揍死的。
原本?看热闹的人,呼呼啦啦地全跟着跑了。
老祖宗说的没错,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真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呢。
第86章 填高考志愿 求一个指导
叶菁菁一头扎在图书馆, 除了一日三餐外加上厕所?以外,人都不出门。
但是,跟着预考成绩一块儿摆在大家面前的, 是高考报名。
没错,到这个环节了, 才算是正儿八经的高考。
其实这也没什么, 但问题在于,高考报名的时候, 你得填报高考志愿啊。
稀奇吧,这时代的高考就是这样, 你还没有看到卷子,也不知道自己能考几分,就得先把?自己的前途给选好了。
实话实说?, 这对?考生来讲, 相当不友好。
因为大家根本找不到参考物。
高考已经中断11年了,重新恢复高考, 试卷会考什么内容,难度系数是多少,全都没办法判断。
1965年以前的高考试卷,以及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压根无法为现在提供参考。
你要说?:“你学得好不好,大概是个什么程度,你心里没数吗?”
那还真是没数。
1977年,老百姓们被户籍束缚在户籍所?在地, 大家的生活空间,异常狭窄。
就好像湖南卫视曾经播放的一档火爆一时的电视节目——《变形计》里的偏远地区农村。
在村里被夸奖非常聪明,成绩一直都是第?一名的小?孩, 到了大城市的学校,瞬间就是垫底的存在。
高考是举国大事,即便?今年是各省市自主命题,那考生起码也得跟本省数十万的考生竞争,而不是只跟身旁那几百号人,分个高下啊。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考生要如何判断自己究竟是什么段位的?
除了绝对?的天才之外,绝大部分人,真的是全靠运气。
不过叶菁菁抱怨归抱怨,也明白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
能够推倒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让大家有机会公平竞争,已经很不容易了。
只是——
拿到高考报名参考资料,她也满头雾水呀。
高考恢复四十多年,高校风云可谓是变幻莫测。
今天我跟你合并了,明天咱俩就被别人给吞了。
而且这些专业吧,有的已经被淘汰掉不开了,叶菁菁也搞不懂是干嘛的。
但夜校的学员都盲目信任她,觉得她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全跑过来问她,应该报什么专业了。
救命啊,她又不是张雪峰。
人家大神,给人报高考志愿,是收费的呀。
她可承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万一她给人推荐了,结果没考上。
或者人家本来可以考更好的学校的,因为听了她的推荐,结果造成了一生的遗憾。
她可承受不起这种生命之重。
“都先缓缓。”叶菁菁直接站起身,“我们找人了解清楚情况,再填写志愿。”
薛琴好奇地问她:“咱们找谁去问啊,问这些学校吗?”
那肯定不行。
这么多学校,问到猴年马月啊。
别说?上面也没留人家的联系电话了,就算留了,这年头你打?长途电话,那真是要了老命。
线路非常少,打?半天都打?不通。通了以后信号也不好,打?长途电话那就是联系基本靠吼,听着比吵架还激烈。
叶菁菁摇头:“问省招生办啊,这事儿归他们管。”
这年头的行政机关,虽然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招牌,但服务型政府的意识,基本等?同于没有。
在叶菁菁看来,招生办就应该主动?想办法,向?广大考生解释,如何报考高考志愿。
而不是简单公布一下,哪些院校专业在本省有招生计划,就了事了。
叶菁菁和薛琴亲自跑了一趟省招生办。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她也不想花几个小?时的功夫,现在复习可紧张了。
只是除了她以外,其他人根本说?不清楚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又具体需要招生办提供哪些信息。
包括“文?·革”前分配来纺织厂的大学生,同样也搞不清楚如今的形式。据他们自己说?,当年报考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
没辙,这事儿只能她自己上。
但她跟薛琴跑到省招生办,没能找到领导,只有一位干事出来接待他们。
倒不是招生办的领导不屑于见?小?兵,而是1977年的省招生办,简陋得令人发指。
连正副主任在内,整个招生办只有五个人。
主任去开会了,副主任带队去出高考试卷了。
至于领导们具体人在哪儿?招生办干事的警惕性非常强:“你们打?听这个干什么?高考是国家机密,不要想歪门邪道。”
叶菁菁对?于这位愣头青干事,一整个大无语:“我又不想打听试卷,我就是想请招生办出面,给我们好好解释一下,在我们省招生的各个学校的大概情况,这样我们好填报志愿。”
干事脸上写满了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