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9


到两个小时的事?儿,怎么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连日本都去?不成了?

第190章 不如办个暑期班(捉虫) 大学果然好厉……

为什么情况突然有变?

厂办秘书跟薛琴熟, 提供了一手消息。

上?面有领导不喜欢这事?儿。

出?国考察学习不是不行,文·革都结束了,方方面面都在变。

纺织厂想要变, 也算不得出?格。

但你?要学习,学啥不好, 非得跑去日本学?

日本鬼子能是什么好东西吗?

不行不行, 换个国家?。

厂办秘书到底年?轻,又跟薛琴她们是玩惯了的, 忍不住私底下蛐蛐:“我看啊,他们就是觉得去日本学习, 是我们三厂占便?宜了。谁让我们三厂会日本话的多呢。”

薛琴深以为然地点?头:“就是。这些人自己吃不上?就得打人家?的碗。不行,我要去跟领导讲,去日本学习是最合适的。”

她拖着叶菁菁走?的时?候, 还叮嘱对方, “你?那一二三可别忘了啊。”

“放心吧,四五六我都有呢。”

摸着良心讲, 叶菁菁本人对去不去日本其实没那么执着,甚至有点?无所谓。

在她穿越前,除了疫情期间,其他时?候她也没少出?去浪。

可问题在于她想不想去,和别人让不让她去是两回事?。

再说了,即便?她不想去,薛琴他们可是非常想去的,凭什么一下子到嘴的鸭子就飞了?

不行!必须得据理力争。

两人脚步不停, 跑去厂长?办公室。

但这会儿办公室门关着,厂长?正在招待客人,说话声都从门缝里头透出?来了。

“纺织厂能跟汽车厂比吗?一汽为什么去日本学习?是因为去年?日本11家?汽车公司组成了个代表团跑了一汽, 跑了北京汽车和上?海轿车厂,然后?才有今年?的事?。”

“纺织厂和汽车厂的情况能一样吗?跑到日本看什么纺织厂?还不如去法国呢,你?看的确良的生产线,就是从法国进口的。”

叶菁菁和薛琴对看一眼,呵,这就是来截胡的。

她俩正琢磨着是继续听下去还是悄悄撤退。

办公室里的厂长?眼睛尖得很,已经看到了俩姑娘。

也不知道领导是出?于什么考量,居然直接开口:“小薛小叶,你?俩进来吧。”

得,避也避不开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厂长?甚至不给她们寒暄的机会,直接开门见山:“去日本考察学习的事?情知道了吧?你?俩谈谈看,有什么想法?”

薛琴脑袋瓜子一咯噔,毫无预兆地,智商就上?线了,噼里啪啦一二三完了。

冒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她甚至生出?了懊恼。

她怎么高考的时?候,记性?就没这么好过。

厂长?点?点?头,又看向叶菁菁:“小叶,你?怎么想?”

“好事?啊。”叶菁菁不假思索,“纺织业是日美贸易摩擦中?,第一个被日本政府放弃的产业。日本政府为了获得冲绳,以线换绳,主动接受了对美纺织品的出?口限制。美元与黄金脱钩,日元又被迫升值,它和贸易壁垒的存在,让日本企业有出?海的迫切需要。”

这话其实挺绕的,起码薛琴就没听明白。

什么叫贸易壁垒呀?听着好新鲜。

唉,果然应该上?大学,大学里讲的东西都好复杂。

叶菁菁还在滔滔不绝:“加上?中?日之间拥有天然的交通便?利,可以直接走?水路。比起法国这些西欧国家?,贸易往来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

“除此之外,中?日都是东亚国家?,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接近。还有一点?就是,饮食习惯也像,都是以大米为主食。”

不要小看这一点?哦,换成在西欧,1978年?,中?餐馆都未必能看到的情况下,你?想吃顿大米饭,那比登天还难。

厂长?立刻哈哈笑:“就是嘛,我们南方人又吃不惯面食的。”

坐在他办公室沙发上?的中?年?男人呵了一声,扭过头去,什么也没说。

厂长?挥挥手,示意?薛琴和叶菁菁可以走?了。

两人出?了办公室,一路走?回厂办填表的时?候,薛琴才敢开口:“还是你?行,一套套的,非得把他说的哑口无言。”

叶菁菁摇头:“我说不说,都无所谓。出?国考察这么大的事?,不知道上?面讨论多久了。到咱们知道的口了,代表这事?儿肯定已经早定下来了。随便?哪个张张嘴,说不去日本就不去了?不可能的,打谁的脸呢。外交无小事?。”

薛琴深以为然地点?头:“那就让这帮小人白出?洋相吧。哎,日本和美国不是一伙的吗?它俩怎么还闹矛盾啊?贸易摩擦。”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是两个国家?。日本二战后?发展很快,五十年?代,他们的衬衫出?口美国,便?宜的只有一美元一件。”

厂办秘书惊叹:“乖乖,这么便?宜啊!”

她对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购买力差别没什么概念。

在她看来,一美元和一块钱人民币是一个意思。

薛琴倒是更有经济头脑,还追问了句:“美国人一个月拿多少钱啊?”

“他们制造业工人平均薪资水平,当时?差不多一个月240美元。”

“乖乖!”厂办秘书发出?惊呼,“美国佬这么阔呀!工人还能拿这么高的工资!”

240美元啊,那他们岂不是一年?用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240件衬衫,差不多一天能换一件咯。

薛琴也感?叹不已:“难怪我大伯他们说,当年?在抗美援朝到战场上?,给美国佬做思想改造,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被剥削了。”

她谨慎地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可她也认为摸着良心讲,如果换成中?国工人,一个月能拿240块钱,那么估计大家?也愿意?这样被剥削。

况且人家?的一美元可以购买一件衬衫,自己国家?一件的确良衬衫起码得十几块钱,就是买棉布做,一米布也要一块二呢,还得搭上?布票。

而且布票比布更贵。

厂办秘书感?慨不已:“那美国佬的日子挺好过的哦。”

往前数两年?,打死她都不敢讲这话。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必须得水深火热啊。

可今非昔比,“两个凡是”都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驳了,那人家?美国佬的日子过成怎样就怎样嘛。

厂办秘书还在感?叹:“那美国人买日本人的衣服,好占便?宜哦。”

薛琴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叶菁菁笑了起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