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5
校也卖得很好。”
为了方便大学生的买书,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置了书亭,也算是校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而且不仅大学生会在书亭买书,周围的居民,甚至还有人大老远跑过来买。
因为他们相信大学生严选,认为大学生看中的书,绝对是好书。
叶菁菁信心十足:“你等着吧,马上就得加印。”
“不可能?!”这事?儿薛琴记得,“印了五千本呢,那可能?卖得这么快。咱们西津城能?有多少大学生啊。”
“除了西津,就没其他地方有学生了?”叶菁菁提醒她,“你别忘了,去年高考,全国招了27.3万名大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工农兵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加在一起,绝对超过百万了。他们之中,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买,那也要十万本呢。”
她又掰着手指头,“还有周边居民购买的,想自?学英语的社会青年购买的,加在一起,几十万本都?不成问题。”
薛琴叫这么大的单子砸得头晕眼花,半晌才回过神来:“不对呀!我们怎么把书卖到其他地方去?”
叶菁菁不以为意?:“怎么卖夜校教材,就怎么卖它?呗。”
薛琴的眼睛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那能?一样吗?我们卖教材,是给?全国各个县的知青办写信,问人家要不要书。”
为了增加他们教材的竞争力,他们夜校还特地把报道?纺织三厂考了176名大中专学生的报纸,印了一万份,随着信件寄过去。
说实?在的,有点儿羞耻有点儿尴尬。
只是随着汇款单过来的订单,又让薛琴忘记了羞耻,只觉得红光满面。
但?是——
“大学里全是大学生,谁稀罕我们这点儿成绩啊。人家都?不认识我们的,怎么会买英语经典著作呢。”
“那西津的大学生怎么会买?”
“那是因为西津大学外语系搞出来的,有招牌在。”
“卖到其他地方去,招牌就不在了吗?”
薛琴脑袋瓜子有点打结,说话都?结巴起来了:“我们就给?一家家大学写信,问他们要不要书吗?写给?谁,谁收啊?”
“你等着。”叶菁菁冲她眨眼睛,“山人自?有妙计。”
她抬手看了眼时间,估摸着大家差不多都?吃过晚饭,该回去干活的都?回去干活了。
她跑到校办,直接掏了五块钱,跟领导提要求:“主任,我们借用一下?电话。”
校办主任有点惊讶,下?意?识道?:“这么客气呀,不要不要,打就打吧。”
“不行啊,我们要打长途电话。邮局那边,现在已经关门了。”
校办主任这回也不强行大方了,因为现在长途电话费非常贵,五块钱都?打不了几分钟。
他点点头:“你们打吧。”
又好奇了一句,“什么事?啊?这么着急。”
现在一般不是十万火急的事?,大家都?习惯于写信,拍电报的都?少见。
叶菁菁笑?道?:“卖书,把我们西津大学外文系编的《英文经典著作选集》卖到全国各地去。”
“我们今天去书亭问了,书卖得特别好。同学们也特别喜欢这本书,觉得对学外语帮助很大。”
“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么好的书,我们也想其他大学生能?够看到。”
校办主任抬起头来,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你这,我看你事?情应该蛮多的呀。”
潜台词就是,你闲的啊,你管人家大学的学生有没有条件学外语呢。
你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得了。
叶菁菁笑?出了一口?白牙:“我觉得这是扩大咱们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好机会。其他专业不好讲,学英语是现在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干的事?儿。”
校办主任松弛下?去了,笑?着调侃了句:“怎么,这考研究生了,就想把其他学校的好苗子弄过来,考咱们西津大学的研究生啊。”
“何止呢。”叶菁菁不假思索,“暑假回家,他们拿着书,就是最好的宣传。不管是他们的弟弟妹妹,还是他们以前高中的学生,看到他们的书,谁能?不生出憧憬?”
结果校办主任懊恼地一拍大腿,满脸恨铁不成钢:“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这事?儿呢。七月就放暑假了,也要高考了,时间也太赶了。”
1978年的高考安排在最热的七月份,而且不是叶菁菁的七八九三天,却是7月20日到23日,最后一天是考外语的参加外语口?语考试。
这一回是全国统考,卷子也是统一的,同样是考前填志愿。
叶菁菁无奈:“可咱们的英语读本也是这个月才印好的啊。”
真的不是印刷厂不给?力,而是做英文读本本身就花时间。
外语系的教授得找到合适的文章,然后编辑出来,再接着还得校对,审核无误以后才能?送去印刷厂。
接着是印刷厂做排版,打好版以后才能?一张张地印刷。
四月份决定做的事?,六月份就拿到成本了,效率完全无敌了。
可领导都?是周扒皮,根本不管手下?死活,他们只会要求更高。
“那也应该早点做这个事?情嘛。我记得上个礼拜书就拿到书亭了。”
叶菁菁从善如流:“我们总得看看同学们的反馈呀。要是大家觉得不好,我们拿出去给?外面的大学生用,不是丢了我们西津大学的脸吗?”
校办主任找不到更多的话了,只能?站出来,加入行动。
“我来打电话。”
薛琴听到这句话,差点没原地蹦起来。
天呐!叶菁菁就应该去干购销员,他就几句话的功夫,直接让西津大学的校办主任,免费给?夜校搞推销了。
叶菁菁一把捂住薛琴的嘴巴。
汇款单还没拿到,货还没发,一切还在路上呢,给?姐冷静点。
第194章 你得给我提成 姐就不是能吃苦的人。……
那?头校办主任已经拨通了电话。
他跟人寒暄两句, 立刻切入主题:“我们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学英语的需求,编了一本英文经典读本,大家反响还挺好的。不少?孩子想?买。”
“我们就觉着吧, 现在大学生上学也不容易,手上也没多少?钱。一人买一本寄过去, 那?个运费他们就吃不消。”
“不如这样, 你们学校要有学生想?买,直接统一买, 我们这边给你们寄过去。”
“样书是吧,那?肯定要给你们寄过去, 不然大家咋知道好坏呢。”
“录音啊——”
校办主任终于回头了,一个劲儿使眼?色,“你们那?个配读本的磁带?”
叶菁菁迅速反应过来:“其实已经录了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