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5
垃圾当成宝贝。运回去之后又派不上用场,只能闲置。”
“但?技术的新与旧,我们很难一眼看出来。在日本,我们人生地不熟,人家?说什么我们也只能认什么。”
“这?就像一个蚕茧,我们被裹在茧房里?。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人家?想让我们看到听到的。”
“唯一能够有条件突破信息茧房限制的,就是懂日语的人,我们的翻译——王老师。”
考察团的人听到这?儿,集体恍然?大悟。
没错,就是这?样。
小日本包藏祸心,故意当着大家?的面对王老师各种亲热,就是为?了挑拨离间。
他刚从中国回来呢,他不晓得中国是啥情况吗?
他这?样的姿态,王老师的处境多?尴尬啊。
换成谁碰撞这?种情况,都得夹起尾巴做人,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免得被人多?思多?想。
这?么一来,哎哟哟,相当于?蒙上了考察团的眼睛和耳朵哎。
不愧是奸猾狡诈的小日本,心思可?真够恶毒的。
“当然?,川田一郎这?么做,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私人恩怨。”
“众所周知,当年王老师是忍辱负重,身?在曹营心在汉,潜伏在敌人内部帮助新四军的。”
“当年他处事谨慎,一直没有暴露。但?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只要做过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日本鬼子投降以后,自己再复盘失败的经过,十之八九已经发现了王老师不对劲的地方。”
“当时他们失败了,心里?有恨也无可?奈何。现在,终于?见到了王老师的人,他能不故意恶心王老师吗?”
薛琴毫不犹豫地捧哏:“就是,日本鬼子早就恨死王老师了。”
孔素梅不由?得摇头:“这?日本鬼子啊,一个比一个阴。”
田副书记没评论,继续追问:“大家?还有其他想法吗?”
几个夜校学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被点名了,才硬着头皮支支吾吾道:“有没有可?能,他是真的感谢王……王老师?”
“那?……那?个时候,他年纪还小。他在西津过的人上人的日子,中国老百姓的痛苦他感受不到。”
“日本战败以后,国内的情况也不好。他回到日本,过的日子肯定比不上在中国。他怀念自己的童年,顺带着怀念与自己童年有关的王老师。”
“这?一次意外在机场相逢,他激动,也……也情有可?原。”
话说完以后,夜校学员大喘了一口气,像是虚脱了一般。
众人又开启面面相觑模式。
田副书记没表态,但?好几位领导都皱起了眉毛。
丰要武更是阴阳怪气起来:“我看夜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好好抓一抓了。别团委书记当校长,培养出了一堆白?专。”
薛琴气得要拍案而起。
叶菁菁按住她,示意稍安勿躁。
“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小孩子看不到大人世界的复杂和痛苦,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大人说年关难过,小孩却盼望过年。可?他们过的,仍然?是同一个新年。”
丰要武还要跟她抬杠,田副书记却抬起手来:“好了,这?一回我们是来学习的,是来考察的。大家?记住这?个基本原则不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考察团里?,有人开始犯愁:“要是日本鬼子故意误导我们怎么办?”
说句不太好听的,文·革十年,相当于?闭关锁国了十年。
外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他们是真不清楚啊。
考察这?种事,放在国内都难免走马观花,何况是两眼一抹黑的国外?
到时候人家?拿出一堆数据给他们看,他们哪知道是真是假?
“自己的眼睛看。”叶菁菁帮忙支招,“东京现在是国际化大都市,这?里?什么东西卖得好,代表的就是国际流行趋势。”
众人瞬间心动了。
就是啊。
什么货俏门?你别听人胡吹,你自己往供销社和商店门口一看。
排成长队,大家?抢着要的,绝对是受欢迎的好东西。
摆在货架上落灰的,不管外面吹成什么样,不好卖就是不好卖。
刚才大巴车可?没少经过百货商店
他们想要的答案,可?都藏在商店里?头,等着他们去寻找呢。
第205章 我们是光荣的劳动妇女(捉虫) 谁也别……
大家说干就干。
田副书记带队, 一行人浩浩荡荡下了楼。
前台小姐略有些?诧异,但迅速露出标准的灿烂笑?脸。
王老师上前用?日语打招呼:“我们在房里?没事做,出去逛逛, 不知?道最近商场怎么走?”
前台立刻又开始鞠躬,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叶菁菁他们等着王老师听明白了抬脚呢, 结果匆匆忙忙的, 又快步走来位身?穿职业套裙的年轻女郎。
她化着精致的妆,脸上挂着标准的笑?, 笑?得叶菁菁都替她脸酸。
又是一连串的鞠躬之后,她柔声细语地?用?生硬的汉语跟考察团打招呼:“同志们好, 我是铃木美雪,下面?由我陪同大家去商店。”
考察团里?好些?人都惊讶了,不是说日本女性都叫什么什么子来着吗?人家居然叫雪, 还美雪。
田副书记下意识地?谢绝:“不必了, 我们就在周围商店转转。你跟着我们跑来跑去多累啊。”
铃木美雪也不说别的,就是不停地?鞠躬, 再三再四表示这是她的工作。
田副书记没辙,他总不能为难人家姑娘,唯有点头答应:“行吧,姑娘,你不怕麻烦就跟着。”
考察团足有31人呢,铃木美雪要去联系大巴车,又被田副书记拦下了:“不用?不用?,我们就在周围随便逛逛。”
叶菁菁跟着笑?:“我们难得来一趟日本, 想趁着现?在还没正式开展工作,买点手信,给亲朋好友带回去。”
她亲亲热热地?挤到铃木美雪身?旁, “你是东京本地?人吗?你给我们推荐,我们肯定能买到合适的好东西。”
铃木美雪赶紧又鞠躬:“您客气了,不知?道你们想买什么手信。”
孔素梅满头雾水,小声问旁边的夜校学员:“啥手信?”
现?在的年轻人啊,一个个的就爱讲怪话?,叫人听不懂。
夜校学员也小小声:“礼物?,这是咱们古代的说法,日本一直这么用?,没改变。”
孔素梅顿时感觉又亲切又怪异。
在旁边听着的薛琴,却由此想到了自己读过的一首诗《尺八》。
这种乐器早在中国失传,而唐朝时日本留学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