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
方世宏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道:“起先陈兵曹的意思是让村民们补齐往年的粮税,可是他们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粮来,可否……”
话还未说完,陈贤允就打断道:“村民按律缴纳粮税是天经地义的事,岂能因为你们方家就此罢免?”
方世宏为难道:“话虽如此,可是他们实在艰难啊,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头刨食糊口,全靠老天爷赏脸给饭吃。一下子缴纳数年钱粮,实在揭不开锅,还请各位通融通融,许他们一条生路。”
陈贤树道:“今年补不齐,可明年补。”
方世宏:“这……”
陈贤允态度不善道:“你们方家在地方上利用身份扰乱秩序,我们还未追究,如今却连税都不想补齐就息事宁人,哪有这般好的美事?”
陈贤树也道:“是啊,日后其他官绅见着,还不争相效仿?”
方世宏还想说什么,陈皎忽地打断道:“且让我们商议商议,如何?”
方世宏点头应是。
他见陈贤树兄弟二人不好说话,把主意打到陈皎身上,想跟她单独谈谈。
眼见到了正午,商谈一事暂且作罢,方世宏在衙门用的午饭。得知陈皎会午休时,他特地求见。
陈皎也给面子,允他进屋说话。
方世宏很是为难,说起当地村民苦巴巴的日子,让他们把往年粮税补齐确实艰难。
陈皎点头道:“我在魏县也见过这样的情形,老百姓的日子也着实不易。”
方世宏忙道:“九娘子仁慈,愿意为村民们讨回公道,可见心中有情义。
“方某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九娘子替村民们说说好话,免了他们往日的粮税?”
说罢命家奴把一只小盒子呈上,说道:“这是家父的一点诚意,还请九娘子笑纳。”
陈皎并未收,却愿意做顺水人情。
陈贤树兄弟俩打小就养尊处优,哪里知人间疾苦。但她不一样,她见识过底层人的生活,也愿意许村民们一条生路,体恤道:
“方老爷子心系百姓,是当地村民之福。我陈九娘也绝非欺人之辈,既然老爷子开了这个口,这面子我自然要给。”
听到这话,方世宏欢喜不已,立马起身跪拜磕头道:“九娘子深明大义,是惠州百姓之福啊!”
陈皎忙上前搀扶,“方郎君言重了,我大老远从怀安郡赶过来,也是不想村民们受到伤害。若能和平协商此事,自然不愿意大动干戈。”
说罢虚扶他起身,附耳提醒道:“你把方老爷子的敬意拿去送给我阿兄,我会规劝他们许给村民们一条生路,双方都不会闹得太难堪。”
方世宏如同遇到大善人,连连点头,心中感激不已。
只是他又哪里知道,那点小利陈皎压根就瞧不上。她可没兴趣在陈贤树跟前挣利被他抓住把柄,她要挣的是民心。
得民心者,方才有机会得天下。
她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第55章 忽悠大师陈九娘
得了陈皎的指点,方世宏下午主动送礼说尽好话,请求陈贤树能网开一面。
偏偏那厮是铁打的脑壳,怎么都说不通。后来还是陈皎私下里劝说一番,同他道:
“阿兄就饶了那些村民罢,倘若你执意逼他们补齐往日的粮税,再次闹将起来,又当如何收场?
“难不成又像先前那般杀人激起民愤,不是又回到了当初吗?”
陈贤树皱眉道:“可是他们用这般手段避税,着实恶劣。”
陈皎耐着性子道:“这得看是什么情况,阿兄打小就没吃过苦,不知道底下百姓的不易。
“我们且来算一笔账,一亩地若遇到风调雨顺深耕细作,也不过产三石粮。刨除上交给州府的三成粮税,他们头上还有人头税和徭役,一年到头能挣几个钱?
“阿兄,那些人不是商贾,他们仅仅只是在地里刨食吃的农户,田地就是他们的根儿。
“你如今若把他们逼到绝境,万一狗急跳墙,与你拼个鱼死网破,你图什么呀?
“得饶人处且饶人,纵使方家有不对的地方,纵使村民们行径不端,可是这世道哪能处处都黑白分明?
“现在方家和村民们都退了一步,你就莫要再苦苦相逼了。若真把事情闹得太过,你觉得爹会夸赞你把那些钱粮收回来吗?
“他不会,他只会骂你脑子迂腐不知变通。而郑家只会落井下石踩你两脚,这难道是你想要的结果?”
陈贤树沉默不语。
陈皎语重心长道:“且听我一句劝,莫要去与方家较劲。你的清查才刚刚开始,惠州十郡光一个西山县就把你耽搁在这儿了,后面那么多县,你要清查到猴年马月?”
陈贤树看着她心中不大痛快,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陈皎继续道:“后面其他士绅手里的田地若有商户挂名,那把往年税收补齐,合情合理,因为商户是用余钱买的田地,他能支付这笔粮税。
“至于普通的农户,依我之见,便睁只眼闭只眼饶了他们这一回罢。
“倘若阿兄想不通,执意从村民身上补齐税收,那九娘我无话可说。但丑话说到前头,我会立马走人,不会沾染你惹出的祸事。”
陈贤树道:“九妹说的话我都听进去的。”
陈皎半信半疑,“你真听明白了我的意思?”
陈贤树点头,“听明白的,我图的不是那点税收,而是清理衙门,矛盾也不是在村民身上,而是在官绅,在衙门。”
陈皎:“你明白就好,这事就这么了了,接下来查其他士绅,有案底的揪案底,想来你知道该怎么做。”
陈贤树:“我知道。”
把他说服后,方世宏总算能回去交差了。
得知这事能顺利平息下来,方月笙甚感欣慰。
方世宏无比庆幸,说道:“得多亏有九娘子指点,若不然儿还不知要如何收场。
“那陈家兄弟非得执拗往年税收,着实让儿为难。还是九娘子善意提醒,让儿去疏通二人,她再从旁劝说,这才成的事。”
方月笙捋胡子,“如此看来,陈九娘倒是个通情达理之人。”
方世宏点头,对陈皎的印象极好,赞道:“起初儿觉得此人狡猾,且心狠手辣。后来见她体恤民情,晓得老百姓的不易,可比那两兄弟有人情味。
“她虽是一介女流,心中却有大局,传闻说她是活菩萨,可见是有几分道理的。”
方月笙:“我从官几十载,也甚少见过这般圆滑的人,只可惜是女儿身,若是男儿,定有一番作为。”
方世宏:“不管怎么说,儿悬着的这颗心总算可以放进肚子里了。”
方月笙看着他道:“召集村民,让他们备好粮税,若家中实在拿不出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