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


有动静的是临近九岗郡的百姓,一些避难的闵州人听说分田地一事,纷纷回去了。还有一些通州百姓也想去讨便宜,因着不限户籍,少许贱籍贫民也寻到了出路。

整理户籍重新分配田地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任务,衙门里的众人忙得像陀螺似的,将废墟重新复原。

陈皎带来的人全部都散落到九岗郡各地把这片满目疮痍的废墟修复。

现在用人紧缺,人们临时搭建草台班子,像有些衙门压根就没有县令,他们抓会识字断文的读书人来帮衬,甚至连十一岁小子都不放过,简直丧心病狂。

那齐宜冲躲过了义军抢掠,却没躲过这群草台班子。方孝宣简直是个大聪明,差人探听周边谁会识字写文的,十一岁的齐宜冲被捉来衙门帮忙记录户籍档案。

齐宜冲:“……”

他觉得这个世道有点魔幻。

方孝宣受陈皎洗礼,也学到了厚颜无耻的真传,对齐宜冲进行洗脑,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说他是闵州人,现在当该担当起读书人应有的责任云云。

齐宜冲无比诚恳道:“方主记,我如今还未成年,恐难……”

一沓厚厚的蓝底账册丢到了他手里,他彻底闭了嘴。

有一些县里的情况则要好许多,至少还有书吏在,他们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

同时郡里也张贴了告示,当地人如果没有田地的,只需要到里正或衙门那里登记,查明实情便可分得田地,人均四十亩起步。

陈皎用田地来吸引人们回归,简单粗暴却有效。此举不仅把通州周边的百姓吸引过来了,也给当地百姓重新振作的勇气。

目前九岗郡内治安严厉,但凡发现扰乱秩序偷鸡摸狗者,格杀勿论。

分配田地的告示挨着贴到泰安郡,在他们治内期间,沈乾敏带兵把中幽那边的小部分义军歼灭,维护了当地太平。

陈皎等人去到泰安,与徐昭会了一面,双方说起各自的情形。

目前徐昭他们并不想跟义军的主力较量,先从周边力量薄弱的地方入侵,再将其分散。

这个思路陈皎是赞许的,说道:“你们的计划甚好,不过我想把进展拉得更快些,就用田地做诱饵,动摇那些义军的军心。”

徐昭好奇问:“此话何解?”

陈皎:“把谣言散布出去,就说通州人前来分田地了,但凡名下没有田地的户主都能分得人均四十亩的田地,我就不信他们不会动心。”

徐昭失笑,“定有人坐不住。”

陈皎也笑了起来,“你仔细想想,乱民起义,无非就是饭碗里没粮吃,往日闵州的大部分田地都被官绅占据,而今我全部重新分配,谁不想合理合法拿自耕地?”

徐昭:“是这个道理。”停顿片刻,“那通州那边岂会放人过来?”

陈皎:“祸水东引,通州府怕我把叛乱引到通州去。”

徐昭有片刻的无语。

几人商议扰乱军心的可行性,崔珏也认为可以把分田地的消息散布出去,总有些人坐不住,只要他们愿意回来安分守己,既往不咎。

经过一番商讨后,徐昭把胡宴等人派了出去,共计三十多人,让他们前往各郡散布消息,扰乱义军。

事实证明此举是有效的,待到入冬的时候,有些跟着起哄的闵州百姓听到老家能分得田地的消息,不免蠢蠢欲动。

鹤庄郡这边有大乘教的分堂,王学华是个人才,居然也混成了信众,只不过他眼下还是正常的义军,并未受到弥香散的特殊待遇。

那弥香散可不容易讨得,需要一定级别的信众才能得到堂主的赏赐。

对于被洗脑的信众来说,弥香散无比珍贵,因为服用它就能得到拯救。

王学华知晓它的厉害,但更厉害的是它的解药——金汁。

简直震碎三观。

第64章 王者之路

因着服用过弥香散的人会丧失理智,无差别攻击,他们通常都会被管控起来,像畜生那样关在一起,喂服让他们镇定的汤药,待到需要的时候再放出去。

至于生死,那并不重要,因为信众只是大乘教利用宗教信仰驱使他们为非作歹的工具。

王学华混成信众,本以为能讨到一口饭吃,结果跟猪狗差不多,每日赏下来的还不如猪食。

他不禁怀疑人生,跟着起义造反不就是为了能过好日子吗?

为了搅乱军心,他私下里同一位信众说起听来的传闻,说泰安郡那边在分田地了。

那信众起初不信,后来见市井里都在传言,不禁有些动摇。

王学华怂恿道:“蒋兄,通州人跑过来分我们闵州的田地,这不像话啊。听说只要名下没有田地,愿意到闵州落户的人都有份儿,且还是人均四十亩起步。”

蒋姓村民不禁有些激动,“这不是来发我们闵州的死人财吗?!”

王学华:“对啊,咱们拼死卖活起义不就是想碗里有口食吃吗,结果替他人做了嫁衣,岂不是白干了?

“你说那陈九娘混不混账,她一惠州人跑到闵州来分这边的田地,谁给她的脸?”

这话整得蒋二郎郁闷了,王学华煽动道:“咱们这么多义军,就该打过去,把惠州过来平乱的兵赶走,她陈九娘凭什么来分闵州的地?”

田地终归牵动着这群义军的心,有信念不够坚定的,生出两头吃的心思。一些抱着捞甜头的人见跟着义军捞不到好处,便偷偷跑了。

一时间,陈九娘把田地分给通州人的消息在闵州境内流传,好似瘟疫一般搞得人心惶惶。

目前泰安那边的秩序是恢复得最快的,荒芜的田地重新有了主人。又因田地户主变动,使人们的自耕地比以前扩大许多。

百姓得了利益,纷纷对陈皎他们夸赞连连,惠州的兵不扰民,也聚了不少口碑。

陈皎冒着寒冬,亲自下乡教那些得了田地的村民,但凡敢来抢他们田地的,甭管是什么人,一律打出去。

若是回来想讨地的,则让他们到里正那里登记,再上报到衙门查核分地,只要敢抢,皆打死论处。

村民们无不叫好。

不仅如此,陈皎还告诉他们,会让淮安王上报朝廷,争取把明年的税收免征,让当地百姓尽快恢复农耕。

此举得到一致夸赞。

纵使他们艰难度日,却也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只要熬过了今年,明年之后的日子就会逐步变好,那种期望是支撑他们熬下去的信念。

陈皎一行人在乡下走访,目前多数田地里都是种的冬小麦。看着那些才冒头的幼苗,她倍感欣慰,同裴长秀道:“我就怕地里头荒芜,闵州那么大的地方,人口又锐减,倘若到处都荒着,实在可惜。”

裴长秀点头,“九娘子体恤民情,这般为闵州百姓操劳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