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小的孕痣,余下的鱼汤都来不及细细品尝,咕噜噜一口灌下,匆匆放下碗跑了。

陆柳:“……”

我的客人……

顺哥儿呆住。

完了。

陆杨拍拍手:“别慌,柳哥儿,你继续吆喝。顺哥儿,你继续吃,细嚼慢咽,吃香一点。”

顺哥儿点点头,站那儿吃得可香。

陆杨再冲远处招招手,把黎峰叫过来。

黎峰是来当托儿的,陆柳正常招呼他,老远就叫他“好汉”,问他要不要吃饼子,肉多皮薄的酱肉饼子,五文钱一个!

黎峰体型高大,照理说,在书院附近摆摊,谢岩来当托儿最合适了。无奈谢岩要赶早去上课,没法子来。

黎峰拿了饼子,卷了咸蛋黄,再刷了菌子酱,还拿了一碗鱼汤吃。

他们之前耽搁了时间,余下的客人都要紧着叫来吃。

陆杨也拿个饼子,端碗汤,站旁边凑数。

三个人都在吃,陆柳再吆喝得热情一些,一声声大才子喊着,一声声秀才相公叫着,再聚两个客,把人气拢住,拐入巷子的书生都朝这儿投来视线。

摊子前聚了客人,黎家兄弟先离开,拐到街上转转。

陆杨还留下帮忙,有人看他们俩长得像,还搭着聊了两句。

陆柳第一次摆摊,带出来的东西不多,鱼汤统共有二十二碗,饼子是三十个。因顺哥儿是个失败的托儿,陆柳拿饼子时,都会问人要不要刷酱,要不要咸鸭蛋,自己主动提。两碗配料各用了一半。

饼子做得小了些,书生要买,都是两个、三个的买。客人就十来个,正好在书院上课的时辰收摊。

陆柳摇摇他的钱篓子,笑得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缝。

陆杨搭把手,跟他一块儿收摊。

书院上课,黎峰跟顺哥儿也绕路回来,车子是黎峰推。

陆杨走在后面,一左一右的被挽着。

左边是弟弟,弟弟问他:“哥哥,我刚才表现好不好?这样吆喝行不?”

右边是顺哥儿,顺哥儿问他:“杨哥哥,我刚才是不是搞砸生意了,那我明天还能来不?”

两个人都黏黏糊糊的,说话都夹着嗓子。

陆杨先看弟弟:“好,很好,非常好,以后就这么办。”

他没说陆柳记混吆喝词的事,刚摆摊第一天,人紧张,时间又赶,有疏漏正常。多来几次,不用他提醒,陆柳就会喊对。

他再看向顺哥儿:“不算大错,想来就来吧。”

生意需要人气,在这条街做生意,就是做的回头客。陆柳准备不了太多食材,照着今天的数量办,有了人气,就不需要托儿了,顺哥儿再来,就是帮忙的。

两人听得满意,小鸟依人般,挂在陆杨的胳膊上。

陆杨:“……”

他可真是强壮又可靠。

早上的生意做完,他们回家数数铜板算算账。

算账在陆柳家,他把铜板倒出来数一数。

就那么点铜板,让陆柳一个人数。他顺手拿麻绳,串成串。统共有两百七十五文钱,有两串多。

再算成本。鱼有八条,特地挑的大点的鱼,十文钱一条,合计八十文钱。咸鸭蛋用了五个,要二十文钱。

饼子的成本不好算,陆杨让他按照一半的利润算,“我那儿做包子差不多就这个数。”

府城的面粉和肉都是常价,没有熟人给他们便宜。但相对的,调料便宜很多。两头的差价可以相抵。

要是哪天做多了,就按照总数的四成来算利润,成本就是六成。

饼子三十个,卖出去二十七个,有一百三十五文钱。还有四十文钱是加酱料和咸鸭蛋挣来的。

卖的酱肉饼子,不好再刷酱,吃过的人都说咸了。

咸鸭蛋也咸,单独加还好,和酱料一起加,也说咸了。

陆柳反思了下,是他不够严谨。

前天在家吃的是猪油渣葱花饼,卷酱料和咸鸭蛋没关系。跟酱肉饼子就不怎么配了。

还好只有十来个客人,鱼汤的口碑还不错,喝过的人都说好,这些人下次来喝鱼汤,他能努力留客。

顺哥儿端了一盆绿豆汤过来,都盛一碗吃吃,还拿来糖罐子,每人碗里都挖了一勺糖。

陆杨吃两口绿豆汤,陈桂枝跟赵佩兰一人抱着个孩子出来瞧热闹。

陆杨立马放下勺子,朝着两个宝宝拍手笑笑。

“哎呀,哎呀,这是谁家宝宝呀,怎么长得这么可爱!快过来让我抱抱!”

陆杨跟陆柳在一起的时候,两个小宝就分不清哪个是爹,被他俩抱着的时候,都不咋闹腾,乐呵呵笑眯眯的。

陆杨又看向赵佩兰:“娘,吃绿豆汤吗?”

赵佩兰吃过了,她过来玩,人刚坐下,就被塞了一碗绿豆汤。

陆杨又问:“我爹没来玩啊?”

赵佩兰摇头,说:“他俩在家印书,说等饭点再来转转。”

陆杨笑道:“他俩就这点,好在办事认真,愁也是办事认真。我下午过去坐坐。”

陆杨今天不去码头了,黎峰还要过去,买个护心镜,送给小洪管事。他喝完绿豆汤,逗逗孩子,等陆柳说话。

陆柳算半天,他也是个认真的性子,那些不好计算的杂余开支,让他很在意,挣钱的喜悦都要没了,急得额头冒汗。

陆杨跟他说:“待会儿裁纸做个账本,杂项开支先不计算,按月算花销。比如单独开一坛子酱,等着月尾看用完没有,用完就算钱扣除。今天的盈余约莫是一百零七文钱,你非要算明白,那就把杂项开支算十文钱,能挣九十七文钱。”

“九十七文钱!”陆柳眼睛亮亮的,“三天的菜钱有了!”

黎峰说:“你摆摊辛苦,给开个工钱出来,攒着做私房钱。”

他们家一向是这么干的,都在干活,大开支从家里出,各人手里都留点私房钱,花销自由。这是陈桂枝带孩子的时候定下的,日子再难,一文文的给着,让孩子们手上有几个铜板,少了些,但这些铜板是他们的,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的。

黎峰攒钱干过一些事,早前是买了箭头,同龄人里头一份。别家孩子都是偷父亲的箭矢出来显摆,他是自己买的新的。

陆柳想了想,说:“那我拿十文钱吧,也没干什么。”

黎峰给他三十文。早上这一会儿的生意,操持起来,一两个时辰都没了。

鱼要料理,鱼汤要熬。鱼多了,鱼骨都榨得久,才能去腥。做饼子的酱料也要炒。买鱼买肉还要跑到集市上去。推车出门要走一刻钟,往返就是半个时辰,还要在外吆喝赔笑。这都不容易。

陆柳说:“才挣九十多文钱,我就拿三十文?”

黎峰给他把工钱数出来,“你又不会一直挣这点,我家小柳以后是要挣大钱的。”

陆柳被捧着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