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同时代的读书受众群体有很大关系。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的弟子们要衣食无忧,这衣食无忧,还包括健壮的身体。】
“不是,健壮的身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宋元明清前,文武还没分家的时代人们对此十分不解。
也有人隐约意识道:“只怕后世的读书人,读的起书,却吃不起肉。”
“为什么能读的起书,却吃不起肉?”
“哦,懂了,因为书籍比肉食更好获得。”
“咱们宋元明清的文人,比之秦汉唐,确实差了许多,古时君子六艺有射箭,咱们现在的文人有几个人拉的起弓?”也有宋元明清的少数文人忍不住感慨。
但宋元明清更多的是死不承认的文人,“我们那是不想要那粗犷的身体,那样五大三粗的样子,得多难看。”
“至于武力,我们身在朝堂,又不需要上战场,要那个干嘛。”
所以,是他们主动不要武力,而不是得不到武力。
“可是孔圣人的身材……”也有脑子没彻底僵化的文人们弱弱的反驳。
“住口,不得诋毁孔圣人!”事实摆在眼前后,其他人能做的,就是让开口的人闭嘴。
【简单来说,就是宋元明清前的文人家里有更多本钱,他们可以吃到肉食来提升自己身体条件。
可对于宋元明清的文人们来说,他们没有基础的肉食来源,只能读的起书,这样时间一长,身体自然偏文弱。
结果他们文弱不算,还让其他人变得比他们更文弱,他们心里才舒坦。】
“所以后世读书人越来越穷?”
“按理来说,穷的人应该也读不起书吗?”也有人很疑惑,大都是时代靠前的古人们。
“好奇怪啊,唐宋之间的文人,就像隔着一个巨大鸿沟一样,双方朝代明明相近,文人们却是完全不同风格?”
这点让前面朝代的聪明人感到奇怪,虽然他们不知道唐宋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敏锐察觉到这种差异。
“是,我们小肚鸡肠,我们把女人们弄残,又肆意篡改圣人形象,可天幕你又何尝不小肚鸡肠,居然惩罚我们到现在。”宋元明清的男人们对天幕言论咬牙切齿。
他们丝毫不怕天幕,因为他们早就没了天幕观看权限,现在只能靠别人转达得知内容。
“后世书籍,居然惠及到家贫群体吗?”前面朝代的古人们诧异。
“书籍,有这么大功效吗?”
“原来是因为这样,看来后世读的起书的人,比我想象的多。”孔子解惑后,心里对这个现象很高兴。
他很喜欢教授弟子,要不然也不会收那么多弟子。
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读书人不强身健体,孔子肯定会皱眉。
但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文武只能选择一样,孔子也不至于对后世读书人苛刻。
当然,改了他本人形象这点,还是不好。
【关于唐宋之间,文人们差异巨大的事情,还和其他事情有关。
第。一件事,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嬴政敏锐注意到这项制度,然后立马想到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科举制,对应的是古代军功制度,比如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核心是不看身份,只看杀敌人数。
而科举制,就是广大文人们步入朝堂的正规门路。】
“文人?!”对比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刘彻很快明白科举制本质。
双方区别,一个是面向武将,一个是面向文人。
【不同的是,科举制出现时间很晚,直到隋唐时期才出现,在此之前,盛行的有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世卿世禄制靠血缘继承、察举制靠地方举荐人才、九品中正制是看出身和品德考察人才,这几种方式的人才选拔,都局限于少数人,其选拔通道,很容易被人为掌控。
科举制是帝王们对全天下文人们的选拔,这种制度,打破了之前权贵们对人才选拔方式的垄断和封锁。】⑦
“科举制真不错,朕需要很多人才,诸卿应该不会反对吧?”汉武帝刘彻,冲臣子们挑眉道。
察举制就是他开创的,但比起察举制,还是科举制更香。
而刘彻的臣子们,他们敢说不吗?
不过他们虽然不敢直接反对,却不代表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陛下,后世是因为书籍多了,才能开始科举制,而咱们现在的读书人数量并不够。”
“无碍,朕相信这事后世会解决的。”刘彻有信心。
他的臣子们不再劝,心里则迫切起来,希望家里孩子们好好读书习武,要不然没有本事,他们脱颖而出的难度更大。
他们在心里流泪,不明白好端端的,世道为什么变化那么快。
“唉,科举制是挺不错,但朕用不了。”开创九品中正制的魏文帝曹丕叹道。
不是每个帝王都是秦皇汉武,没有那么强的统御能力。
嬴政先让人把科举制记下来,然后圈出科举制路上的重重障碍。
首先是书籍数量,然后是读书人数,这两样秦朝现在都不达标。
【科举制的开创和兴盛,离不开读书人和书籍的数量。
孔子之后,私学开始出现,读书人的数量开始变多。
书籍数量,则和一项发明有关。】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六十章
【在那项发明之前, 人们是怎么让书籍数量变多的?
那就是手工抄写,为此古代还衍生出专门的相关职业:拥书。】
“手抄书很正常吧。”很多朝代的人听后道,因为他们就是手工抄书的时代。
“抄书可以加深自己的记忆, 问题是书的数量不够多。”他们连书都是抄的,数量上自然没办法增加多少。
“以前的人居然抄书, 还一用就是那么多年。”后面朝代人, 对前面前朝手工抄书的人表示同情。
要知道古人抄书历史,可是历经很多朝代。
【那项发明就是印刷术。
印刷术的出现, 极大增加书本的速度, 让书本价格也降下来。】
“我就知道是印刷术!”之前有猜到的诸朝百姓们忍不住激动。
而没有印刷术的朝代, 则是一知半解,“印刷术是什么技术?”
【印刷术最先出来的是隋唐的雕版印刷术,是由古人们的印章和石刻演变而来。
只是比起印章和石刻, 雕版印刷的字迹更多、范围更大。】①
“原来是印章和石刻。”哪怕是秦朝,对印章和石刻也不陌生。
姜叶一举例他们就明白了,更别说还有相应的视频。
当然, 视频里面雕版印刷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