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们的要好得多。日本国内有经济危机,但是他们有罪恶的“大陆政策”,把国内的矛盾全都转移到华夏上来。举国之力来对外侵略。
前线的战况愈发紧张。金鹴华的那批粮白雄起一直押着没让任何人用——或许是,他自己早就猜到了可能会有这样的一天。
那批被白雄起留下来的粮食,这个时候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自从日本侵华之后,华夏的仁人志士大抵都在宣传抗日。对于韩耿夫“攘外必先安内”、“诉诸于国际以求谴责日本”的政策一直都很反对,物议汹汹从未挺过。
而在今年秋天,这个在华夏传统上就是动用兵戈的季节。韩耿夫拿了大把的银洋武装他的军队,调集了三个师去“剿匪”。然而,给东北抗战队伍的军费,却不足“剿匪”的军队的一半。
就这一半,还被蛀虫们贪了又贪。以至于前线连饭都快吃不起了,还是靠着爱国商人捐赠的粮食才挺过了危机!
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后,一片哗然。无数文人学者写出了他们铿锵有力的战斗檄文,对政府的骂声一片,文章比雪片还要多。
韩耿夫方面,压力骤增。
第216章
白雄起在书信里劝金鹴华不要回国。金鹴华也清楚,娇妻高堂、白家长嫂在异国他乡是离不开他这个顶门立户的男人的。
但是他还是要回国一趟。
回去看一看,政局到底败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回去看一看,哪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
至少不能把他拿着国家人民的钱,或是拿着自己的钱买来送回国的物资,让贪官腐吏给拿走了吧?
而且国内的那些产业……也该清理出去了。
纵然那些是金鹴华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置下的产业。但是现在日军来势汹汹,政府却推三阻四地不抵抗。白雄起他们这些军队奋战在一线,但是被日军冲破的防线却越来越多。
全都处理了,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就毁了。至少不能够把厂子机器留下资敌。
把这些产业卖了,还能换来一大笔资金。
他要帮着从海外运输军需,购买军备就需要在国外拥有权势和人脉。作为一个华夏人,在异国他乡能够拥有权势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足够多的财富。
在这些海洋文明和商业文明发达的国家,财富就是一切的通行证。
那么,他在海外的产业就不能卖。那些东西,是他和欧陆的资本家交涉的资本。
那就只能把他在华夏的这些工厂店铺和良田卖掉。换来大笔的钱。
包括他的心血,曜日斋。
也难以留存。
前线的军队军费不够,他在军费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尽自己所能地往里填补。
罢了罢了,不趁现在卖掉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如果那些产业所在的土地被侵略者占领的话,难道他能够奴颜婢膝地成为日本人以华治华的招牌,以此来换得富贵安生吗?
绝无可能!就算死了也不能那么恶心地活!
所以还是卖掉吧,这是最好的选择。
不卖掉难道让日本人去“军事占领”,然后变成他们运回国内的物资吗?!
这么大的事情,沈宝宁一个人干不了这么大的事,也没法儿给这么大的事情做主。
他终究要回去一趟。
当然,并不是现在。
秀珠现在的情况他着实放心不下。而国内的事情暂时还用不到他,沈宝宁正在按照他发回国的电报做前期准备。
腊月东北飞雪,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日本士兵对这样严寒的天气不大适应。冯振霖带着手下的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这是自从日军侵华后的首次胜利。一时之间,国内欢欣鼓舞——原来,国人也是能够打赢的。
文人的笔鼓舞着继续战斗,报纸上通篇累牍地写着爱队的胜利,写着冯振霖和白雄起带领的抗日军队何等的英武。
民间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众多的民间政党、爱国人士纷纷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最终迎来的却是第四院的秘密屠杀。
第四院,遵从与韩耿夫命令的特务机构。直属于韩耿夫,犹如一抹藏在暗中的影子,又犹如一把隐在背后的雪亮钢刀。
造成的□□让人不堪其扰。而韩耿夫在此次秘密屠杀之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将首都从北平搬到了南京。
白雄起和金系的政治力量在北平根深蒂固。即使白雄起去了东北一线,金铨和他那个有名的儿子,让老泰山都觉得忌惮的金四也不再国内。但是他们这一股格外团结的政治势力仍旧让韩耿夫束手束脚。
他虽然有着军队压制,没有人敢明刀真枪地反对他的统治。但是对他的提议提出异议却也不是少有的事。尤其是对他攘外安内的高明决策,尤为反对。虽然面上没有任何质疑,但是隐藏在暗处的波涛,却从来都没有少过。
但是这些人,偏偏同气连枝,出身名门,交游广阔。若是只有一个两个这样的人,他就直接给枪毙了,还能杀鸡儆猴。但是金铨、白雄起和金鹴华两代人精心培养的嫡系可不是一个两个。
若是一下子杀了这么多的人,政治绝对会产生动荡。现在都有那么多不知世事的天真之人鼓吹着劳什子的民主宪政。若是那些人死了,岂不是真的坐实了他在□□?
况且,那些人难道能够乖乖地坐在那里引颈受戮吗?
用脚指头想一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韩耿夫想,他干脆就不和这些人政斗了。
和这些书生讲道理,难道能够讲得通吗?三十六计里还有一计叫做釜底抽薪呢。他直接把都城迁到老巢南京去,愿意跟着他走得全都是他的附庸。
至于那些不愿意和他走的人,骨头再硬又能怎样?嘿,脱离了政治中心,还能说上个屁的话?
或许还有那些不愿意迁都的人……
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决定。白雄起都改变不了的他的决定,那么这些白雄起的小卒子们难道能够改变吗?
他不能肆意地动他们,他们也别想来影响他。
于是,迁都南京的事情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反对的声音众多,但是却根本没有让这个进程多停止一分一秒。
京城方面因为迁都的事情纷乱不休。冯振霖和白雄起提出的多派兵员,对日宣战全都没有应答。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想应答他们。
白雄起提出的联合战线和编制军队,为他们的军队增加“救”的番号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连政府官方的媒体都没有对此次胜利有任何宣张。
这样的行为,和宋廷对待岳武穆的举动又有何不同?
韩耿夫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人。
在他看来,他以后也是一定会打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