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里·妙汐:“主子告诉奴婢,赫舍里氏的姑娘从小碰不得花生,但她很是好奇,便让奴婢也去领了些。”
她磕头道:“主子的确是看过就放下了的。”
那些花生就这样被绯蓝随意收了起来。
赫舍里·妙汐来了畅春园这么久也没有出去走走,那日她看天气不错,便信步走在小道上看景,谁知竟遇上了同样出来的赫舍里·妙萦。
“呦,这不是本主那住在蓝藻斋的姐姐吗?”昭嫔拿帕子掩住了嘴,笑着对香茹意味不明地说道,“知道什么是蓝藻吗?”
香茹配合地摇摇头:“奴婢不知。”
赫舍里·妙萦笑着说道:“这蓝藻啊,民间都叫浮萍。”她边往前走边说,经过赫舍里·妙汐身边时,停了一下,在她耳边轻声说,“浮萍无根,姐姐住在蓝藻斋可谓是相得益彰了。”说完笑着离开了。
“奴婢是实在气不过,回到住处看到收起来的花生,这才起了心思,要教训昭嫔。奴婢知道昭嫔爱吃枣泥山药糕,便私下研究花生的用量。”她说道,“娘娘素来信重奴婢,奴婢谎称首饰丢了,其实是将首饰偷出来给了香茹。”
绯蓝的说法合情合理,赫舍里·妙萦再是想将事情往赫舍里·妙汐身上扯,也只能作罢。
赫舍里·妙汐满脸是泪,她颤声叫了声:“绯蓝。”
绯蓝对着她磕了个头:“奴婢以后不能在娘娘身边伺候了,请娘娘自己多保重。”
这时康熙开口了:“赫舍里氏的女子对自己不能食用花生是否都知情。”
赫舍里·妙汐点点头:“臣妾自小就被告诫不能食用。”
赫舍里·妙萦也说:“嫔妾小时淘气,不听劝,好奇之下吃过花生,险些出事,后来便不敢再食用了。”
康熙点点头:“这里的事情由皇贵妃处置,朕前朝还有事忙。”说着带着人走了。
瑾华看着康熙的背影有些疑惑,只是一时也找不到头绪,便暂时放下,等着看佟淑毓怎么处置这事。
“绯蓝,香茹戕害主子,按着宫规,杖毙。”话说完就有大力的嬷嬷进来将两人拖走,两人都期待地看向各自的主子,希望她们能为自己求求情,但她们很快就失望了,低着头被拖了出去。
“不是都说僖贵妃娘娘心慈吗?您怎么就这样看着两个大好年华的姑娘就这样丢了命?”赫舍里·妙萦看着瑾华尖锐地说道。
“本宫的仁慈只对自己人,或是对无辜之人。”瑾华没有看她,而是对着赫舍里·妙汐说道,“毕竟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说完,对着佟淑毓行了个礼便带着人离开了。
佟淑毓意味不明地看了眼赫舍里·妙汐,也带着人走了。
看着人都走光了,赫舍里·妙萦嘲讽地看着赫舍里·妙汐:“你还真是白眼狼做惯了,若不是僖贵妃救你,你上次就完。”
“你又好到哪里去?还不是害怕她的手段,见势不对就收手?过敏不好受吧?还失去了自己的臂膀。”说完,不等她反驳自顾走了。
赫舍里·妙萦将枕头扔了过去,怒极反笑:“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有什么资格说话,滚出去!”
康熙疾行回到清溪书屋,将伺候的人都打发了出去,只留了梁九功,不久,龙骁卫统领郑宣就悄无声息地跪在了地上,梁九功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了,但每次都觉得心有余悸,也更加不敢行差踏错,怕哪天被康熙厌弃,叫人悄没声儿的给收拾了。
“朕心中有一个疑问,需要解开。”康熙沉默了一会儿。
郑宣静静跪在地上,并不出声问询,只等着康熙下令。
“有一桩旧事需要你去确认。”康熙想了许久还是开口道,“你去赫舍里氏查一下,元后不能食用花生之事,她自己是否知情。”说完,就挥手让人出去。
郑宣见此,忙应声领命,行礼后消失在康熙面前。
梁九功心中愕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上竟然是让龙骁卫去查已故的元后,他低头敛目,呼吸都放轻了些。
康熙坐在御案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他拿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茶,自上次知道赫舍里氏女子不能食用花生后,他脑海中就一直重复着曾经的一幅幅画面。
元后赫舍里·妙潼在怀着太子的时候,太医诊脉时一直是说母子皆安的,康熙那时候亲政不久,忙碌异常,虽心中记挂,但也没法时时陪在元后身边。
现在想起来,他每次去看望赫舍里·妙潼的时候,她都是化了妆的,她那时候对他说是女为悦己者容,他心中还颇为动容,让内务府拣着最好的胭脂送去坤宁宫。
如今想来,会不会是为了掩盖脸上真正的气色?
康熙握紧手中的茶杯,眸中神色明明灭灭,他永远忘不了,赫舍里·妙潼难产的原因是吃了那时身为贵妃的琅华送的花生牛乳饮!他也忘不了赫舍里·妙潼抓着他的手托孤时满身的红疹!与昭嫔的症状一模一样!
康熙停止了自己的思绪,对着梁九功吩咐道:“你去太医院调阅元后怀太子时的脉案,再派人去将那时为她安胎的太医找来。”
梁九功对于与康熙有关的任何事务都极为上心,会刻意了解,此时他忙说:“回皇上,那位为元后安胎的太医年老,早在几年前便已经致仕了。”
“那就去他家里把人带来。”
“是,奴才这就去。”
梁九功快步走出清溪书屋,来到无人处,拿出帕子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心中只祈求元后之死没有什么异常,不然后宫恐怕又要不太平了。
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郑宣很快回来复命,赫舍里氏女子不能食用花生的事情在族中并不是机密,至少家中有女儿的人家都是知情的,只为了族中女子的名声与婚配,都是瞒着外面的。
好在,所有出嫁女生下的孩子都没有遗传这一特殊体质,所以这件事外人无从知晓。
郑宣将查到的消息一一禀报完,就退下了,梁九功见此,上前一步:“皇上,这是奴才找到的,关于元后生产前后的所有脉案。”他将手中的书册呈给康熙,又说道:“那位致仕的太医,因年迈已经过世了,这是他生前记载的行医手册,是他的家人给奴才的。”他指了下书册中的一本。
康熙先翻了下脉案,都是些元后脉搏强劲,母子均安的记录,他将手中的脉案随手扔到御案上,拿起行医手册细细看了起来。
行医手册很厚,不过康熙有的是耐心,一直平静地翻看着,直到翻到了其中一页。
“滑脉极细且软,老朽穷尽一身本事,只能保胎八月。”
只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但康熙基本可以确定,这说的就是元后的脉象。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