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
好分寸,不在几个人的私事上纠缠,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他本也不是个喜欢到处闲逛的人,便也没有再如从前般三五不时地往外跑。
就这样,胤褆与胤祀完美错过。
“额娘,儿子想好了。”胤祀端正地坐在书房里,和瑾华面对面谈心。
瑾华也很郑重,没有让琼樱她们上茶点,只让人准备了清茶和果汁。
如今永寿宫虽然删减了果蔬的数量,但因不必往别处送,每日还是有很多剩余的,瑾华便让人将水果做成果酱保存,蔬菜就想法子抽干水份,做成菜干。
永寿宫的吃喝向来能自给自足,每日只需要御膳房供应些荤菜即可。
胤祀喝了口果汁,正色道:“额娘,儿子现在还小,能做的有限,儿子想先学本事,文治武功,儿子都不想落下。”
他前世受限于身体状况,又要藏拙,在一众阿哥中只是中上,今生,他想试试,自己不需要顾虑,身体极好的情况下,自己能学到多少。
至于之后的争斗,他自然不惧,经历了上一世的惊心动魄,他在出生的那一日就做好了面对风雨的准备了。
瑾华听到后,自然是万分赞成的:“那好,你需要什么都跟额娘说,额娘若办不到,就去找你皇阿玛想办法。”
“嗯,多谢额娘。”胤祀乖乖道谢,“儿子已经开蒙,不知道能不能提前去上书房学习?”
“这要问过你皇阿玛了,不过,去上书房念书很是辛苦,每天都要早起,你能坚持吗?”
“儿子能的!”
“那好,等下次你皇阿玛来的时候,额娘替你争取。”瑾华笑着说,“不过,你要答应额娘,一切以自己的身体为重,若觉得自己应付得比较困难,要立刻告诉额娘。”
“是,儿子遵命,一定会以自身为重。”
“嗯,那练武呢?你有什么旁的想法吗?”瑾华又问。
“儿子觉得现在的进度就可以,儿子听曹安达说过,练武要循序渐进,不可莽撞。”
“好,额娘知道了。”瑾华笑着对胤祀说道:“曹青云是内家功夫高手,能得他的指导,你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胤祀点头,他刚开始以为曹青云也如同前世教授武功的师傅一样,只是些拳脚功夫,最近才知道,他原来是个真正的高手。
胤祀心中很是感激瑾华,她总是会将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都给他。
看曹青云与高洋,郑宣很是亲近,甚至隐隐以郑宣为首,胤祀合理推测,他们二人的功夫也是不弱的。
额娘的永寿宫看来是卧虎藏龙啊。
不过,康熙没有同意胤祀提前进入上书房学习,主要是担心课业太多,胤祀年纪小,会应付不了,当然也担心胤祀坐不住,影响了别人进学。
不过,康熙在瑾华的争取下,答应给胤祀找先生,按着胤祀的兴趣,先单独授课。
胤祀欣然应允,他也不是很乐意与如今的兄弟们凑堆表演兄友弟恭。
于是,小小年纪的胤祀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与练武之路。
当然了,他是皇子,康熙给他找的老师都是深耕在自己领域里的顶尖的存在。
他们原以为就是教授一个小儿,即使他是皇子阿哥,也不在话下。
谁知,胤祀聪慧异常,很多东西教过就会,还会举一反三,就这,还是胤祀收着的结果。
渐渐的,老师们也教出了兴致,纷纷拿出自己压箱底的本事授课。
胤祀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快速的让自己成长起来。
他如今要知道宫里的风吹草动,已经不用傻乎乎地到处闲逛了,只要他想知道的,瑾华都不会拦着人告诉他。
当然,有些信息瑾华是会经过筛选的,好在,胤祀提出的问题,都是既符合他的年龄,又是他能从中提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的。
即使,有几次,他提出的问题有些出格,也能因为他是孩子,很好的被掩盖过去。
有时候,年纪小带来的不仅仅是各种不便,更多是别人的包容,毕竟没有会好端端地去怀疑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内里是个成年人的灵魂。
而且,曾经做过皇帝的胤祀,也不会这么不谨慎,将自己暴露出去。
时间就在胤祀的努力奋进中悄然流逝,很快到了康熙二十八年。
这一年,三年一度的选秀又要开始了,不知道康熙是不是意识到自己的已经不再年轻了,竟然跑过来跟瑾华说,今年的秀女,他自己一个不留,都会赐婚给适龄的宗室皇亲。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阿哥胤褆的福晋人选。
“娘娘,奴才来取秀女的画册。”梁九功笑着说道。
“梁公公稍后,琼玉,去给梁公公泡杯蜜水来。”又对梁九功说道,“这大热天的,你喝杯水,歇一歇,本宫让琼樱去取画册了。”
“是,多谢娘娘恩典。”梁九功伸出袖子给自己擦了擦汗,大热天在外面跑,他的确是渴坏了。
接过琼玉递过来的蜜水一饮而尽,又笑着谢过琼玉,当然了,他带来的人,也都有水喝。
等他捧着画册离开永寿宫的时候,忍不住想道,也难怪僖皇贵妃娘娘能长居高位,皇上也时时放在心上呢。
他每次有事来永寿宫,僖皇贵妃娘娘都是客客气气地亲迎,永寿宫的宫人也没有在高位嫔妃宫里当差的盛气凌人。
不像他去某些宫的时候,对方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仿佛跟他说句话,就会污染了她似的。
当然对方掩饰的很好,他在宫中沉浮多年,到了如今的地位,要说还有人会不知死活地,明面上就来开罪他,那是没有的,都只有讨好的份。
只是,她们心里未必会看得上他,即使她们掩饰的再好,那股子嫌恶,他还是感知到了。
只有僖皇贵妃娘娘,初见时,便是很客气,没有什么看不看得上,就是普通的对待生人的客气,但就是这份生疏的客气,也是梁九功从没有遇到过的。
后来,稍微熟稔些了,便也会惦记着,给皇上好东西的时候,也会给他捎带一份,这份真心他很是珍惜。
这些年,但凡不触及康熙底线的,他都会给瑾华透出一两句,康熙也是察觉到的,不仅没有反对,有时候,还会暗示她去漏口风。
他就知道,瑾华在康熙心里的地位,远比他认为的要高得多,只是,造化弄人,两人相处时,中间总好像隔着些什么。
唉~他有时候也替瑾华着急,但她自己倒是乐在其中,康熙也不在意,他便也只能叹息一声了。
很快,他带着人来到了延禧宫,叩开宫门,迎上惠妃欣喜的眼神,梁九功先行了个礼,然后淡淡地开口:“皇上口谕,着惠妃纳喇氏亲自挑选大阿哥福晋人选。”
“臣妾谢皇上隆恩!”纳喇·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