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站UP主比起来,她还是个新出炉的小菜鸟。
至于逗音,更惨。
逗音用户大概率更喜欢短视频,可她还没发布过任何短视频作品。
发出去的图文笔记没什么水花,至今账号粉丝还只有2个,其中一个好像还是推广机器人什么的。
不过她倒是不急着要把所有平台账号都发展起来。
只专注做一两个平台账号的美食博主大有人在,毕竟每个平台的用户习惯都不一样嘛,能稳定一个平台的粉丝就已经很厉害,做事情不要这么急嘛。
禾嫒尺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安慰,没在秒杀平台接取任何任务,闷头睡大觉去。
次日,她哼着歌,提着宝贝相机和支架,跑到冬阴功店进行新的一轮取材。
由于她不像某些探店博主那样有钱,不能一口气点一大桌的东西,所以她思来想去,决定试试新的视频拍摄方式——
每一道菜都单独拍摄,最后选择她需要的素材,拼接在一起。
反正她没有业务压力,有的是试错机会,想怎么弄都行。
“点个什么菜好呢?”
泰国菜是真的花,不说味道怎么样,至少卖相不错。色泽偏鲜艳,瞧着就有食欲,符合国人审美。
有汤菜、炒菜、咖喱、还有各式各样的沙爹烤串,香茅炸鸡串之类的小食。
犹豫会儿,禾嫒尺在曼谷炒辣鸡、小食拼盘、和泰式菠萝炒饭之间,选了价值45一份的泰国传统香草炒牛肉碎,配一碗米饭。
上菜之前,她把相机架好,调整位置,并期待地翻着菜谱,开始构思下次来店点些什么。
翻着翻着突发奇想,又把相机拿过来,拍摄菜牌。
第一次来的时候,禾嫒尺没拍冬阴功这家店的菜牌,主要是因为以前已经有不少食客把菜牌上传过,她认为拍下来也没什么用。
这次来的时候才发现,这家店的菜牌原来已经更换多次,价格和小众点评上的不一样,菜品也不一样,并且还多出一份手写菜牌。
上面全是新菜,比如说咖喱酱炸软壳蟹、泰汁烧茄子、曼谷咸蛋黄鱿鱼、泰北脆皮猪脚之类的非国内常见菜式。
光看名字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味。
还没等禾嫒尺想明白泰国咸蛋黄鱿鱼到底是什么做法,泰国传统香草炒牛肉碎和大米饭上桌啦。
配着牛肉碎一块上桌的,还有一份新鲜洗净的生菜,和两小块被切成丝状的新鲜黄瓜。
“意思是用生菜包着吃吗?”
禾嫒尺试着拿起一片生菜,用勺子往生菜中间盛一勺刚出锅还冒着烟的牛肉碎,小心翼翼包起来,再张大嘴,啊呜一口。
“呜~”这道菜点对了!
用九层塔和葱蒜末加上小米椒炒香的东南亚风味牛肉碎,和新鲜水灵的生菜,真是绝配。
新鲜牛肉碎经过泰式香料炒制后,牛肉特有的牛油味混合着泰式香料,调和出咸辣鲜的诱人香气。
这道菜调味略咸,配上脆甜的生菜,随着每次咀嚼,未经过调味的生菜与牛肉碎不停调换着位置分布在口腔内,每次咀嚼时能品尝到的咸淡都略有不同,使这道菜吃起来富有层次感。
一小份配着生菜吃的牛肉碎吃完,禾嫒尺将目光挪到刚端上来的大米饭上。
泰国风味牛肉碎看起来和米饭很搭呀?
第35章
大米饭是神。
禾嫒尺喜欢一切能下饭的东西,对于她来说,某道菜和米饭很搭,是极高赞誉。
泰国餐馆提供的米饭当然是泰国香米,泰国米的形状细长,吃起来相对更干一些,和泰国那些略带汁水的菜特别搭。
泰式香草牛肉碎倒是没什么汁水,能看出来炒菜的人基本功很不错。
肉碎配上剁碎的香料炒起来其实很容易粘锅,或是炒焦。
想要不粘锅,不炒焦,就得多放油,或是把火调得没那么猛,一般饭店的做法是多加油炒。
而这份泰式香草牛肉碎不光吃起来不怎么油,尝着还有锅气,有股略焦的干香味,显然不是用小火炒的。
大约是猛火颠锅,才能出来这种效果。
干香的牛肉碎略带些辣,配着大米饭,正好中和了略重的咸味。再偶尔配上新鲜生菜解腻,一份米饭旋风下肚,让人还想再来一碗。
禾嫒尺嘴里嚼着生菜,吃得正上头的她正准备让服务员再上一碗米饭时,理智回来了。
她很清楚自己其实没办法再吃一碗米饭。
而且现在有个问题。
她点的这份45一份的泰式香草牛肉碎分量不小,显然不是一人份,她好像吃不完……
搭着牛肉碎吃的生菜还剩两片,一碗饭配上小半颗生菜包着肉碎下肚,她已经八分饱,可这份牛肉碎还剩一半。
牛肉碎空口吃味太重,吃两勺就会开始腻,直接吃是不可能的。
可让她配着饭吃,量会变得更大,也吃不完。
吃不完是不能报销的。
咋办,打包?
*
拎着半份泰式香草牛肉碎回家的禾嫒尺有些发愁。
她不排斥吃剩菜,问题是她的出租屋里好像没有能热剩菜的东西。
如果有电饭煲,她可以煮一小份米饭,再把牛肉碎丢里头搅拌搅拌,再热会儿,做一份泰式牛肉碎盖饭。
如果有微波炉,她可以在城中村打包一份米饭,或在超市里买一颗生菜,用微波炉热一热牛肉碎,配着吃。
甚至如果她有个灶有个锅,她能直接把牛肉碎丢里头重新炒热,再配着别的东西吃。
可惜她只有一个可爱的网红款白色电煮锅。
这东西带过热保护,只要锅的热度超过一定温度,就会自动断电,连蛋都煎不熟,更别说炒菜。
牛肉碎丢进去翻两下,保证在全热之前断电。
牛肉这种东西,除非是专门做来冷吃的牛肉,否则不管加什么香草去炒,冷却之后都会在表层挂着少许凝固的牛油,吃起来很恶心。
“总不能加水煮热吧……”
“好像也不是不行?”禾嫒尺灵光一闪,立马冲下楼跑进城中村的小菜市场里,称了2块钱的新鲜河粉。
河粉就是形状扁宽的粉,在某些地方,类似的粉会被称为米面,扁粉,或是切粉。
将大米打成粉,或是泡了水跟水一起打成米浆,上锅蒸,蒸好之后再切成条,要吃时再下锅里略烫一下。
用纯米浆做成的河粉可好吃,尽管被磨碎蒸成粉皮状,依旧保持了大米吸味的特性,哪怕蒸时稍微蒸得厚一些,放进高汤里也特别容易吸着味。
可惜啊,现在很难买到这种河粉。
在鹏城,市售河粉大多为了保鲜,或是煮时不容易散烂,大多会在里头再多加点儿澄米粉甚至小麦粉之类的配料,使米粉看起来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