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红底白字,整家店只卖两种粉,卤菜粉和牛腩粉。

卤菜粉,就是平时大家说的桂林米粉,最便宜的是一两粉,4.5元,往上多一两多一元,最贵的三两粉才6.5。

牛腩粉贵一些,一两粉是7元,米粉同样是多一两多一元。

除此之外,店里还卖腐竹、油条和卤蛋,均是2元一份,其他没了。

菜单和店子看起来一样朴素。

商量过后,两人原本想要一份卤菜粉,一份牛腩粉,看看两种粉有什么不同,没想到——

“晚上不卖牛腩粉啦,晚上来吃的基本都是学生,没有钱。牛腩粉贵,卖不动啦。”打粉窗口里的阿姨热情地说着。

也是,广西虽然米粉出名,但居民们也不能顿顿吃粉。

晚上嘛,有家庭的基本都会回家吃,就连游客出门玩耍一天,到了晚上也会想下馆子来顿结实的饭菜。

真正居民楼里的粉店,做的大多还是早上生意。

既然没有牛腩粉,那就只好两人都吃一样的卤菜粉。

提前做过攻略的陈灵还小声对禾嫒尺说:“你要来份腐竹和鸡蛋吗?网上说这个店的腐竹特好吃。”

禾嫒尺看着店内餐牌上的标价,格外豪爽:“都加上!”今天不差钱!

没多会儿,两份加了卤蛋和腐竹的卤菜粉从出餐口里递出来。盛放卤菜粉的盘子也接地气得很,是不锈钢盆。

或许是因为听两人口音不像本地人,厨房内的阿姨还主动指引:“调料台上的小料免费随便加,辣椒很辣,不要加太多。”

陈灵端着卤菜粉就往调料台边上走:“没事,我湖南人,能吃辣。”

卤菜粉里头加了切成薄片的锅烧和炸黄豆等料。

再加上几勺酸笋、酸豆角、葱花辣椒等小料,配上额外添加的腐竹和卤蛋,满满一碗,还没吃就已经觉得丰盛得很。

这样加足料的桂林米粉,竟然只卖9.5元,份量吊打禾嫒尺前不久在鹏城20元一份买的卤菜粉。

还没开吃,两人已经被物价感动了。

原本禾嫒尺早已想好,与陈灵一块玩这几天只管玩,不管探店的事。

但她还是没忍住,掏出相机,给眼前这份桂林米粉,以及店内设置拍了几张照片。

已经开始拌粉的陈灵见禾嫒尺拍照,赶紧把已经拌过,沾上卤水的米粉夹起来让她拍个特写:“拍完回去发我几张,我想回去写游记试试。”

陈灵不知道禾嫒尺现在正在做自媒体,还以为她是在拍照留念。

相机吃完,轮到人吃。

圆滚滑嫩的米粉与酱色卤水拌匀后,沾上了味和油光,与碗中小料一块夹起送入嘴。

属于桂林新鲜湿粉特有的弹嫩口感充斥口腔,酸笋的与豆角的爽脆和米粉结合到一起,让米粉尝起来口感味道更丰富。

对于禾嫒尺来说,桂林米粉不是第一口惊艳的类型。

而是混合着卤水,伴着料吃,每一都换着小料品尝,越吃越上头的类型。

禾嫒尺吃东西总是想最先尝尝原味,所以刚才没往碗里放辣椒。

米粉不放辣椒其实味道也已经很足,酸笋和酸萝卜等小菜本身就自带一点点辣味,对她来说味道刚好。

反而刚才自认能吃辣的陈灵现在有点吃不消。

“这个辣椒劲好大!”

她没听劝,往碗里放了一勺辣椒,现在正一边喊辣一边吃粉。

见平时老说自己能吃辣的好友也被辣到,禾嫒尺也对桂林的辣椒产生了好奇心,端起粉盆走到调料台旁,往盆沿上加了一点点辣椒。

她对没吃过的东西都有敬畏心,在知晓辣椒的味道之前绝不大量添加。

不和粉拌匀吃,就尝一点儿。

她试探着用筷子蘸了一点儿辣椒尝味,然后捧着之前买的红枣茶狂吸几口。

陈灵见状赶紧向她寻求认同感:“是吧,这个辣椒真的好辣!广东和广西都带广字,怎么广西人这么能吃辣吗?”

禾嫒尺哪晓得呀,她也是第一次来广西,于是坐在一旁边吃粉,边听陈灵给她科普辣椒。

“我们现在老家很多辣椒都不怎么辣,就连到菜市场买青椒回家炒肉,那个青椒也不知怎么回事是甜口的。辣的辣椒越来越少。”

“湖南粉店里也会有自助辣椒,但是我们的辣椒一般是剁椒和油辣椒,通常加剁椒加得比较多。”

“那些辣椒也都不怎么辣,加辣椒是为了尝辣椒的香味,我在老家吃粉都是一勺一勺的加……”再加上她在鹏城念了4年书,现在看见辣椒都觉得就是个普通调味品,加起来豪放得很。

没想到在桂林碰上这等硬茬。

禾嫒尺见陈灵一顿吐槽,本以为她被桂林的辣椒打击到,可能会吃不出粉的美味。

却没想到她忽然来一句:“好久没辣这么爽。”又开始埋头吃粉。

而禾嫒尺则是开始对付碗里的腐竹。

小车米粉店里的腐竹其实是炸腐竹,只是炸腐竹上桌时,并不是脆的。

腐竹在上桌前,其实会提前泡在一锅有卤水的缸里略微煮过。

炸腐竹本就容易吸味,泡在卤水里吸饱汁水,再放到粉上和米粉拌在一块吃。咀嚼时甚至能感觉有汁水从豆味十足的炸腐竹孔洞里渗出来。

明明是平价食物,吃起来却觉得每一口都奢侈得很。

2元的腐竹挺大一片,只是禾嫒尺吃了一半,又舍不得将它完全吃完,转而开始夹碗里的卤蛋。

卤蛋或许是卤得时间够长,又或许是卤水本身味重。蛋白已经完全沁入味,吃起来不寡淡。

神奇的是,蛋黄不知是不是因为蛋里渗入卤水,吃起来也有些湿润,并不会干嗓子。

大名鼎鼎的桂林米粉确实吃起来味道不错,可惜的是,现在天气还凉着。

天气凉,拌粉吃着也容易凉,总觉得好像没那么带劲。一份拌粉吃完,肚子感觉好像是饱了,又觉得有点儿空。

想起刚才取粉时,打粉阿姨的建议,禾嫒尺又拿吃完粉的不锈钢盆,去接了一碗据说是用大骨熬出来的高汤喝。

暖乎乎的高汤下肚,忽然让刚才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在胃里变得更实在,饱足感一下涌上来。

她赶紧提醒陈灵:“吃完可以去接碗汤喝,喝了胃更舒服。”

刚吃完粉的陈灵听了,也去打一碗高汤。

由于碗底还留着不少辣椒,她的汤也是辣的,汤面上还漂浮着红油。

她也不怕辣着自己,说是当酸辣汤喝,直接抱着不锈钢盆咕嘟。

一碗汤喝完,陈灵忽然打开包包狂翻纸巾。

“把我鼻涕泡辣出来啦!”

吃饱喝足,两人又想起刚才在步行街看见的酸野,与其上网找攻略,还不如试试问本地人。

干脆直接向小车米粉店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