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菜15,炒田螺、炒腊味、芹菜牛肉之类的荤菜则是20~25不等。
炒菜是真便宜。
禾嫒尺掏出相机给菜牌拍过照,正准备进喊老板出门接客时,老板提着餐具从后厨出来,是位瞧着有些瘦,三四十岁左右的姐。
见有客人站在店里,她手里的活不停,嘴上热情地说:“你这是几个人来吃呀?找个地方先坐下慢慢看,想吃点什么随便点。”
“我就一个人,要爆炒蚂拐。”已经有目标的禾嫒尺赶紧点菜,随后才挑选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老板麻利地拿起一张点菜板,写上菜名放桌上,转头又跑后厨里。
估计是炒麻拐去。
没多会儿,后厨里又钻出来一人,看着像是店里的服务员,也不知道是招的还是老板亲戚。
他时间拿捏得特巧妙,自从这位服务员从后厨出来,店里就开始陆续进客人。
客人们刚进门就能张嘴直接点菜,整整两页密密麻麻的菜牌可以一眼都不看,想来是已经来过不少次,店里有什么好吃的,大家都清楚。
在等菜期间,禾嫒尺无聊,就在店里默默观察新来的客人们都吃些啥。
最新来的那桌一共5位客人,挑了张桌上有双灶的大桌。
5人四个菜,两份小火锅,一份是跟禾嫒尺一样的爆炒蚂拐,另一份是干笋鸡,还有两份不知道是啥的炒菜。
隔壁桌是两大一小,父母带着小孩来吃,点了一个锅加一个炒菜。
禾嫒尺把价格在心里默默一算,好家伙,人均几乎都是20~30。
真是上着班摸鱼都能跟朋友溜出来吃一顿的划算价。
禾嫒尺的蚂拐显然是现炒的,直到店里客人逐渐变多,直到半家店都坐满,她的爆炒蚂拐才被端上桌,看起来量还真不少。
爆炒蚂拐虽说带着爆炒两字,只是它在这家店不属炒菜,属小火锅的干锅分类。所以这道菜其实是装在敞口铁锅里上的。
上桌时,直接将锅架在桌中央的煤气灶上,点火开烧。
这家店既然主打小火锅,当然会有加热道具。不过用的不是现在一般店里常见的便捷卡式炉,或是电磁炉。
电磁炉安装起来麻烦,得走电,卡式炉则是气贵,不划算。
他们用煤气瓶连煤气灶使。
禾嫒尺这桌用单眼煤气灶,而那个5人大桌,则是老式双眼煤气灶,跟家用的一模一样。
爆炒蚂拐很香,香得这道菜上桌,禾嫒尺的眼神就没从它身上挪开过。
小个的青红辣椒切成圈,再配着大蒜、青葱、蒜苗、姜片等配料一块爆炒,只要往锅边上凑去,专属辣椒的呛辣香气扑面而来。
禾嫒尺还没来得及拍照,就已经忍不住伸筷子夹起一块肉往嘴里塞。
蚂拐没去皮,但很新鲜,用牙齿将肉从骨头上咬开时,能感觉到肉质十分紧实弹牙,而且不柴。
而且它个头小,肉少,所以调味品的味道已经在爆炒过程中渗入肉块的每个缝隙,吃起来滋味十足,还能尝出大锅爆炒的专有的焦香锅气。
就是辣。
爆炸辣。
也难怪,桂林本地人对辣的承受能力好像比较强,所以老板选用的青红辣椒,都是本土能买到那种比较辣的小辣椒,而不是菜椒。
切成圈后,里头的辣椒籽全被保留下来。爆炒时,这些籽可不全粘肉上。
蚂拐肉又小,被辣椒籽集体围攻根本招架不住。
辣得人直想吃饭。
店里米饭1元一位,自助。
禾嫒尺端起碗,刚想起身到店里的大饭锅里盛饭。才想起自己还没拍照,赶紧又将相机拿出来,拍上几张。
回头盛过饭,才将相机架起开始拍摄。
以前禾嫒尺拍摄时,大多会将镜头对准菜品以及下半张脸的位置,好让看视频的人能看见她吃饭的样子,以及菜品的样子。
现在她还是那么干,却又和以前稍微有些不一样。
她把焦对在菜上,让菜品在画面中看起来占比更大,而吃饭的人则是更虚,能瞧见在吃,又没那么清晰。
别看她一天到晚吃吃睡睡逛逛街,好像很潇洒不干活的样子,其实她为了把作品拍摄得更好,也研究过。
回看复盘自己视频,以及其他美食UP主拍摄的视频时,她发现其实自己看美食视频会更在意食物的部分,而不是人吃东西时的样子。
她尤爱看其他美食UP主把食物夹到筷子上,给食物对焦时的镜头。
镜头够近,美食的每块纹理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要是碰上自己熟悉的食材或调味,光是看视频内容,都能叫人想象出食材的味道,让人口舌生津。
于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怼着食物多拍些美食占比更大的镜头试试。
第99章
爆炒蚂拐很下饭,可惜这家店的米饭也不太好吃。
米饭不好吃,就只好少吃点,于是禾嫒尺开始专注对付锅里的蚂拐。
这道菜的姜片含量惊人,她几乎没在别的菜里见过这么大量的姜,但是混合其他调料一块使用,吃起来姜味并不重。
锅底下的火苗慢慢将锅子加热,店内的服务员会时不时过来用铲子帮忙将锅底翻一翻。
这锅爆炒蚂拐放的料足够实在,不管怎么翻,底下都是满当当的蚂拐,没放其他垫底菜。
要知道在鹏城点一锅60元的牛蛙,量都不一定能赶上眼前这份青蛙。
青蛙可比牛蛙贵得多。
锅底的蚂拐肉泡着少许炒菜时放的油酱汁,味道更是浓郁烫嘴,鲜辣的味道将禾嫒尺辣得脑门顶直冒汗,喝几口茶水,又忍不住再继续吃。
真是痛并且快乐着。
吃锅子期间,禾嫒尺还留意到隔壁桌点了啤酒在喝,但他们点的啤酒作用好像不仅仅喝,等干锅越来越干后,他们甚至还会将少量啤酒加到干锅里调味。
这让禾嫒尺很好奇,加啤酒之后她这锅蚂拐会变什么味呢?
但她不太敢在店里点啤酒。
喝不完估计这顿饭就不能报销,硬喝吧,不太好。
啤酒虽说度数不高,但现在她属于一人来到比较陌生的城市旅游。这时候哪怕是大白天,在外头喝酒她也还是有些害怕,于是思前想后,只好暂时放弃往锅里倒啤酒的做法。
店里的小火锅基本都要两人才能吃完一锅,爆炒蚂拐的量虽然比其他鸡锅鸭锅牛排锅之类的少一些,禾嫒尺一个人却也没能吃完,只好打包回去继续吃。
“不错,回头加热的时候往里面倒一点点啤酒试试。”
尝过这家店菜品的味道,禾嫒尺觉得像这种小店还挺有意思,再加上距离景区近,还挺适合推荐给准备来桂林玩耍的网友们。所以结账过后,她又跟老板梅姐商量:“我能不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