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


前天晚上我们去的那家幸福农庄最随机。”

“对,因为那时附近只有那家店还开门。”

“要不——我们还去这家?”

说去就去。

幸福农庄的位置其实严格来说不算很偏,恰巧就在温泉区最火热的遥记农庄隔壁。

不过遥记农庄的门头更大,位置略好一些,所以路过的散客大多会被遥记吸引住眼光。

去那儿消费的人多,自然有可能写评价的人数也更多。再加上适度营销,久而久之,遥记便火了,倒是衬得隔壁幸福农庄格外冷清。

不过再冷清,这儿也是有客人的。

而且不算少。

周六的中午,农庄生意显然比周四晚上要好得多得多,光大堂位置就坐了12桌,她俩是第十三桌客人。

眼看已经满座。

“先看菜牌……嗯,前天看过了,菜太多,再重看一遍。”

翻着菜牌看的两人时不时往店里其他客人的桌上瞅。

很快,她们便发现店内食客的爱好相当一致,几乎每桌桌上都有一只烧鸡,以及筲箕鱼。

筲箕鱼其实就是三味鱼,看样子和烧鸡一样,是幸福农庄的招牌菜。

早上没吃饭的林菲杏看着服务员从厨房刚送出来那份新鲜出炉的三味鱼,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要不,我们吃这个?”

“你确定?”禾嫒尺也有些心动,但……

一份筲箕鱼的分量真的太大了,盛放鱼的筲箕能占小半张桌子,要是来一份这个,估计再点别的任何菜都会造成浪费。

“我……”林菲杏犹豫了会儿:“难道你不想吃吗?”

“想。”

“不想那就换……想就吃啊。”

“要是量太大吃不完怎么办?”虽说最近几个月已经赚了点小钱,不靠APP报销也能下馆子吃饭。

但她已经养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对现在的禾嫒尺来说,浪费食物是很不好的事情。

“这样吧。”林菲杏打小就馋,一旦对哪种美食上了心,就会很想吃到嘴里。她说:“我们就点这个菜,不吃别的。”

下单筲箕鱼后,林菲杏又盯上别人桌上的新菜式。

“看,那个是不是一鱼五吃?”

她伸长脑袋,挨个数人家桌上一鱼五吃的各种吃法:“鱼头一半用剁椒一半用豆豉蒸,鱼骨做椒盐,鱼肠煎蛋,鱼身做成砂煲,最后还有一个鱼尾豆腐汤。”

“要不是量太大我真想来一份。”林菲杏还怪可惜的。

农庄菜的菜量都特别大,人少吃不划算,像她俩点的那份筲箕鱼三味鱼就是用的当地水库大头鱼,一条鱼4~6斤重,得168一份。

人均就奔着80多去了。

而店里一鱼五吃的鱼基本都得12斤往上走,6个人以下根本不敢点。

人多时点上一份,也算是四菜一汤,配份青菜,再加只烧鸡,基本不需要再额外加什么别的菜吃。

人均60管够。

店里的鱼需要现点现杀,不过店里的厨子已经杀了好多年的鱼,费不了太多时间。

隔壁桌一鱼五吃的剁椒鱼头最后一块肉被扒拉完时,她们的鱼也终于被端上桌来。

筲箕鱼三味鱼顾名思义,就是放在筲箕上烹制的三种口味的鱼。

新鲜宰杀的大头鱼被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片成鱼片的鱼身,剁成一指宽的块状鱼腩,以及被分割成小块,方便蒸制食用的鱼头。

这三个部分,分别被制成剁椒口味的鱼头、清蒸口味的鱼片、以及豉汁鱼腩。

第132章

筲箕鱼三味鱼有时也称三色鱼,其实是一份蒸鱼。

在圆形大筲箕里,鱼头、鱼腩、鱼片,分别以橙红色、酱色、原色依次排列开来。底下还垫了一层薄薄的粉皮。

刚上桌时,鱼身上还冒着少许烟气。若是凑近了闻,还能闻到剁椒与豉汁的咸香味。

“咔嚓。”

美食上桌,禾嫒尺也没忘正事,先拍上两张适合当作视频封面的照片,再把麦克风打开,将相机夹在支架上,调准角度拍摄。

调角度时,她通过镜头看见林菲杏举着筷子,不知吃还是不吃的样子有些好笑,抬起头:“别管我,趁热吃。”

林菲杏跃跃欲试:“不影响拍摄吗?”

“不影响。”

“那我吃啦。”说完,林菲杏飞速夹起一块她已经瞄准许久的豉汁鱼腩放进嘴里,咬着鱼腩肉,将腩肉旁的大刺从口中夹着抽出。

随后,双眼快乐地眯了眯。

见林菲杏被一块鱼腩香得摇头晃脑,禾嫒尺赶紧放开已经调好焦距的相机,加入吃鱼战场:“有这么好吃吗?”

“嗯~!”林菲杏重重点头,嘴里的鱼腩肉还没完全咽下,筷子已经伸向筲箕上的剁椒鱼头块。

这一幕,也同时被录入相机内。

加入战场的禾嫒尺并未像林菲杏那样,先吃看起来颜色最浓重的豉汁鱼腩,而是决定从口味最淡的鱼片开始吃。

清蒸的鱼片被切得很薄,鱼肉雪白微卷,上头只撒了点儿葱花。

从鱼底下垫的粉皮颜色来看,厨子似乎在蒸制时还往鱼片上淋了少量酱油。只是酱油不浓,又是水状没勾芡,很容易便会从鱼片上滑落,让鱼肉看起来没什么味道。

鱼肉和鱼腩鱼头不一样,里头没有大块的主刺支撑,还被被厨师片得又大又薄,夹鱼时力气稍大些,筷子便会从中穿过,轻易让它裂开,在筲箕中一分为二。

禾嫒尺夹了几次都没将它能夹到碗里来。

这时,禾嫒尺才注意到其实店家给每桌吃鱼的客人,都配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铲形勺。

她将鱼片铲到自己碗里,又问在一旁对付鱼头的表姐:“鱼片不好夹,要给你铲一片吗?”

林菲杏嘴里不空闲,在嘬剁椒鱼头上的汁,只含糊地发出一声:“嗯。”

见表姐吃得香,禾嫒尺心中对这份鱼的期待值不禁又往上提了提。

她用筷子配合勺子,小心翼翼地将碗中鱼片送入口中。

刚出锅的鱼片还很烫,没有裹过粉浆,入口却依旧滑嫩,还能用舌尖感觉到鱼肉特有的纹理。

鱼片足够新鲜,所以不会像某些店家里的鱼肉一样口感霉烂,反而略带紧致。

要是切成块状烹制,可能还会富有类似红肉一样的紧实口感。

妙的是厨子选择将它切成片,因为切得薄,所以再紧实的鱼肉用嘴一抿,也能直接在口中碎开来。

鲜鱼的滋味便会充斥整个口腔。

先是咸,再是鲜。

碎开后,鱼肉上点缀的点点葱花便也有机会趁机混入其中,为它再添一层葱香。

最让人意外的是,禾嫒尺竟然没在这片鱼肉里吃到小刺。

大头鱼和草鱼相比,叉在鱼肉之间的小刺不算多,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