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


明白平台流量走向的逻辑,总感觉这玩意就是玄学。

不过她清楚的是,外来流量是真厉害。

她的辣子鸡红油视频在被禾嫒尺@过后,浏览互动量暴涨,目前已经成为她数据最好的新作品。

巧的是,这部作品其实是她接拍的某品牌搅拌器的广告视频。

广告作品的互动量会在平台后台作为往期广告数据被记录下来。

数据好,等于她的广告有效。往后再接广,报价就容易往上提,而且品牌方会认为她的广告不敷衍,更愿意找她合作。

四舍五入,相当于禾嫒尺为她的事业生涯增添一层砝码。

禾嫒尺从她的作品找到广告灵感,小罗从禾嫒尺的作品里获得流量。

大家对对方都有一定好感,在网上打过招呼,又互相关注,一来二去的便也算是个熟人。私底下交换过联系方式,还时不时会在关注列表里刷到对方的作品。

禾嫒尺刚到贵阳探店玩耍时,发的第一篇笔记就被小罗刷到了。

作为一名贵州美食博主,小罗看过探店笔记之后当然有话想说。

于是她便在笔记底下留言,说了好些自己以前到贵阳时吃的东西,还给禾嫒尺介绍了一些老家美食。

禾嫒尺在贵阳一个人呆得正有些闲,见有熟人给她留言,还说自己也在贵州,便通过之前加的联系方式,跟她聊上了。

结果被小罗一句:“最近六盘水下雨,晚上还得穿毛衣。”牢牢吸引。

便决定跑六盘水凉快去。

现在两人正坐在小罗家小区外头的烙锅店里,等老板给她们上菜。

贵州烙锅在当地也属于有些名气的美食,禾嫒尺在贵阳也吃过。

等老板将菜品和锅子端上来,她才发现,六盘水的烙锅,似乎和她在贵阳吃的烙锅不太一样。

首先锅就长得不太一样。

烙锅有个烙字,吃法也跟烙有关,主要就是将各种食材放在锅上‘烙’。

从表面上看起来,和铁板烤肉其实有些相似。

贵阳店里的烙锅大多是锅中间凸起的黑色砂锅,锅子正中还会放着一个小碗,里头是店家调制的活油蘸水。

蘸水里有猪油、葱花香菜、胡辣椒、折耳根等配菜,得放在锅中间,热着配菜吃,味道才好。

小罗带她来的这家烙锅店,锅子中间则不放蘸水,烙锅有像贵阳那边一样凸起的,也有平底锅。

不过哪怕是凸起的锅,凸的部分也比贵阳那边稍微矮一些,凸得不那么明显。

食材方面也有区别。

贵阳的烙锅大多是熟烙。

像猪五花、肥肠、牛肉等各种烤肉店里都会有的菜品,会根据菜品的种类不同,拌上类似洋葱、香菜、芹菜等配菜,在后厨先猛火炒过。

等炒熟了,再一份份丢到烙锅上一边加热一边吃。

如果没有中间的活油蘸水,其实吃起来和自己家炒的菜区别不大,更像换了个形式在吃炒菜。

味道好不好,主要得看蘸水调得怎么样。

禾嫒尺在贵阳吃烙锅的时候其实踩过一次坑。

坑的理由相当莫名其妙。

——锅不热。

熟烙就是这样,因为菜品已经在后厨炒过才端上桌,所以不少店家为了安全,或是不让烙锅爆太多油,都会尽量把锅的火调小。

问题是本身熟烙的菜品考虑到要放到锅子上烙,所以炒的时候加的油都不少。

为的就是把炒好的肉放在中间凸起的锅上再次加热时,能将里头的油爆出来,形成类似吃加热砂锅菜的感觉。

锅子如果不热,刚炒好的肉菜丢到凉锅上,油就会存在肉里,再加上锅不热,上边加了猪油的活油蘸水也凉,吃起来满嘴都是凉掉的油,相当恶心。

六盘水的烙锅则是生烙。

上来的菜品全是生的,得自己往锅上刷油,然后再像炒菜、或是烤肉一样,自己把各种菜品往锅上放。

这儿的菜品基本都没腌渍过,烙好之后还得蘸着蘸水以及胡辣椒、辣椒面吃。

对食材的鲜度要求会比较高,要是店里食材不新鲜都是冻货,吃着味道就会很奇怪。

除此之外,对吃烙锅的人厨艺还有一定要求。

因为吃烙锅,就相当于坐在厨房一边炒菜一边吃饭,锅子底下的火只要不停,就会时不时地爆油。

油星炸起来飞得到处都是,最好还得套个围裙,第一次吃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好在禾嫒尺有小罗陪着,她晓得怎么弄。

两人刚进店那会儿她就挑上了。

“老板,给我们上泥锅。”

说完,她还悄悄告诉禾嫒尺:“泥锅就是那种中间凸起来的锅子,平的基本都是铁锅,烙的时候油都往中间走,吃起来油大。”

禾嫒尺:“是不是还有那种中间凹进去,四周平的锅?”她在网上看烙锅视频时见过,贵阳倒是没看见。

小罗:“你说中间放油,把菜丢进去炸着吃那种?那种吃起来油一些,长大以后我还是比较喜欢泥锅烙。”

等菜品上来,小罗便开始给禾嫒尺示范怎么吃生烙。

她先是在加热的泥锅上刷一层菜籽油,随后便时不时地将手掌放在锅子上方感受锅体传来的温度,等确认锅子足够热,才伸手拿起一盘五花肉。

“小时候上学,老师给我们说过,其实烙锅最初的形态是瓦片。”

“那时候穷,没有锅,所以有人想出把瓦片当锅用的方法,将瓦片烧热了在上边烙东西吃。”

说着,她便也将五花肉往锅上放。

“滋啦”一声,泥锅上的温度将放上去的肉片炙得微微卷起,禾嫒尺不由自主地将身子往前倾了倾,还搭话道。

“那人还挺聪明的,我可以拍你烙的过程吗?”

“拍吧,你离锅远点儿,别崩到你囖。”小罗继续折腾锅里的肉片,又接着上一段话讲:“饿嘛,饿起来想吃东西肯定聪明啦。你听说过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吗?”

“听说过,你们真的这么喜欢吃酸呀?”

“嗯,喜欢是喜欢,不过倒不是因为喜欢吃酸,吃不到才打蹿蹿的。”

小罗用小铲子翻动肉片,开始给禾嫒尺讲她知道的事。

贵州的酸,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缺盐才弄出来的东西。

古时候贵州因地貌限制,与外界的交通相当不便,盐不好运进来,导致这儿的盐非常少。

现代人总说吃东西要少油少盐才健康,只是对于以前的人,尤其是重劳动力来说,盐非常重要。

要是汗出得多,盐没补上来,久了便容易四肢无力,走路都不好走。

不过贵州人也很聪明。

大家发现当地气候适合将各种食物发酵,制作出当地特有的酸味。

而酸在制成之后,恰好又能代替盐的作用,让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