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7
间选择了三倍工资。
禾嫒尺吃饱饭开始编辑笔记的时候,周明晴才刚从公司回到出租屋不久。
晚餐也没吃,正叼着公司发的月饼窝在她的小沙发上玩手机。
确切地来说,她在看大闸蟹。
大数据是真可怕,白天上班摸鱼时周明晴才跟朋友们聊了几句关于大闸蟹的话题。
结果乘地铁回家路上,不管打开什么软件,推送内容都多少跟螃蟹带点关系。而且相当粗暴,全是各种满膏满黄的螃蟹图。
啃了一天月饼的周明晴哪招得住这种冲击?
没过多久,她便开始主动搜索大闸蟹相关的购买链接、店铺、购买攻略等内容。
没怎么自己买过大闸蟹的周明晴在各大网店之间挑得两眼昏花,最终决定善待加班一天的自己,豪爽地宣布:“今天的加班工资我要全部拿来买螃蟹吃!”
直接挑了家贵的下单。
“买这个又贵又大的,大螃蟹肯定黄多!”
想着螃蟹都走空运,估计明天就能送到。刚下完单的周明晴便吸溜着口水在各大平台搜索大闸蟹应该怎么烹饪之类的信息。
正当周明晴越看心里越美,对明天的螃蟹充满期待时,一篇标题名为《大闸蟹越便宜越好吃,天呐,怎么能有这种事?》的笔记出现在她眼前。
笔记首图是一张由两张螃蟹照片拼起来的图片。
其中一张照片里的螃蟹肉肥膏满,另一张照片里的螃蟹则瘦得蟹壳里只有青色汁水,两张图片形成鲜明对比。
图上还贴着一行字:猜猜哪张图是我今天吃的螃蟹?
“哦?小迟今天吃螃蟹了?”关注账号已经大半年的周明晴几乎是下意识地直接点开了笔记。
……
五分钟后。
看完笔记的周明晴脑瓜子嗡嗡的,月饼叼嘴里都不记得继续啃,正在整理刚学到的新知识。
大闸蟹刚上市时便宜的小螃蟹比贵的大螃蟹成熟得更早,买起来更不容易踩雷?
她还以为越贵越好吃呢,怎么还能反过来的?
周明晴琢磨半天没琢磨明白里边的逻辑,只想明白一件事。
“退货!”
她飞快打开刚才买螃蟹的购物软件,趁着商家还没发货,赶紧点击取消订单。
“我勒个去,还好才刚下单。”
点完退货的周明晴思考片刻,又将手机页面拉到商品的购物评论区,再次看了一眼之前让她决定在这家店下单的评论内容。
[爆黄大螃蟹,去年就在这里买的,好吃!今年螃蟹刚上市马上买了一份,果然品质还是这么好!]
评论底下还配了三张大闸蟹的照片,每只螃蟹都饱满得惊人,叫网友们一看就想下单。
周明晴就中招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刚被科普一番的周明晴已经晓得分辨评论区图片真假。
“啧啧,一看就是刷的。8月27日收货的大闸蟹黄能这么满?也就骗骗我这种不懂螃蟹的人。”
要不是正好刷到小迟的新笔记,她差点就将今天的加班工资拿去打水漂。
不行,她要在这个评论底下留言质疑一下这个给假好评的。
对了,把小迟的笔记发给今天一块聊过大闸蟹的朋友们看看,让她们也先别买,等等再说!
刚在网上下单就刷到这篇笔记的周明晴省了钱,也不坏心情,算她运气好。
而有些网友则没那么好运,例如郭清。
她买螃蟹的速度就比禾嫒尺还快,大闸蟹才刚上市便已决定要在中秋这天大干一场,早早订了螃蟹吃。
这会正对着一堆空壳蟹琢磨:“螃蟹质量这么差难道是因为我没去专门店买?”
“不应该啊,这家店去年我也买过,当时螃蟹瞧着挺好的呀?”
想来想去都没琢磨明白的郭清愈发郁闷起来。
最后,她认为独郁闷不如众郁闷,决定上网搜索有没有跟自己一样买到空壳蟹的倒霉蛋。
结果刚打开小紫书,就看见倒霉小迟的笔记推送。
郭清其实关注小迟没吃饱账号也已半年多。
半年来,郭清去过不少她推荐的鹏城餐馆,甚至因为她的推荐带着家人去过一趟广西。
在郭清的印象里,只要是小迟推荐,基本不怎么踩雷。所以她对小迟账号内发布的所有内容都抱有一定信任度。
当她在看完《大闸蟹越便宜越好吃,天呐,怎么能有这种事?》笔记之后,几乎马上接受了笔记中的说法。
——螃蟹空是因为螃蟹季还没到。
郭清其实也喜欢吃大闸蟹,甚至每年买蟹的次数也不算不少。只是她老家不养大闸蟹,一直没那么清楚大闸蟹的成熟规则。
往年每次买蟹没买好,她都只会怀疑是不是自己花的钱不够多,或是卖螃蟹的商家故意坑她才没买到好螃蟹。
然后换一家买。
结果当然是越换越好,毕竟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螃蟹当然也一天比一天熟。
但是如果第二年刚入秋,又到前一年觉得不错的店里买,螃蟹品质就会下降很多。
这时,郭清就会认为这家店的货不行了,然后再换一家店买。
年年如此,往复循环。
跟鬼打墙似的。
弄明白缘由的郭清看了眼自家饭桌上为了过中秋特意买的大螃蟹,喃喃道:“这么说,如果想早些吃螃蟹还得先从小的买起?”
不知道真的假的,过段时间等天气再冷些买几只试试。
至于现在嘛——
她决定不浪费那几只螃蟹,用它们在笔记底下跟人PK。
怎么P?
当然是发照片跟网友们比赛看看谁家的螃蟹壳最空,黄最少呀!
*
或许是因为中秋当天吃到空壳蟹的网友不少,笔记底下还挺热闹。
前面评论区还看着挺正常,到后面也不知到底谁起的头,已经变成一堆网友在笔记底下比到底谁家的螃蟹壳更空。
不比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禾嫒尺买的那几只螃蟹居然还真算好的,至少母螃蟹稀稀拉拉还有些黄。
有些网友的螃蟹真是空得残忍,比不过啊。
除此之外,还有在笔记底下聊螃蟹价格,以及螃蟹应该煮还是应该蒸的网友。
这些话题随便哪一个都能起一栋话题楼,热闹得很。
闹得卖螃蟹的听着风声就晓得跑来卖广告。
在各大网络平台开店的网店号,除了日常自己发些笔记以外,闲着没事干时,当然也会跑到别人的笔记底下卖广告。
毕竟自己发的笔记不一定能有几个人看,发多了还有可能限流。但热度高的笔记浏览量则是确定的高,而且回复数量不限。
自称许老板的许思缈也常这么干。
她广告打得很隐晦,评论里不会提自家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