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




如果经常关注一些媒体八卦,或许就会知道作品的拍摄、剪辑方式,甚至配的旁白和字,都可以有效引导舆论话题的走向,以及大众关注方向。

小迟的作品当然也有专属于她的镜头语言,以及引导方向。

在小迟的作品内容里,没有提起一句在她身上容易产生争议的家庭状况。

反而将内容完全专注在她的事业之上。

她说过的每一句关于自己怎么处理外卖米粉的话,都被小迟用心地提炼出来,想方设法放进视频里。

在小迟的口中,镜头里,她用心思考过的各种处理方式,均成为了非常值得学习的关键。

就连她那奇怪的店铺起名审美,以及商品详情页面的模糊照片,到最后也能成为她直爽不虚伪的理由。

仿佛在向看视频的所有人说,这些全部都是她的优点。

[米粉外卖还能提前拌一下吗?她好细心!]

[笑死了,第一次见卖家秀和买家秀能完全反过来的店]

[这个姐说她研究外卖米粉如何保持味道的时候眼睛在发光哎]

[粉多汤少真的不好吃,这么处理是对的]

一条又一条飞过的弹幕,均表示网友们已经完整接收到小迟通过镜头传达出来的信息。

开始将麦丽多年以来暗藏在心中无人发现的挫败感,一点一点往下清理。

第224章

麦丽赚得不多,至少和某些大店相比不多。哪怕禾嫒尺在她店里取过材,也依旧如此。

规模小嘛。

像这样规模小的店,其实在湘潭数量不少,包括最开始的卤菜店、半坡酒家,后面的手撕鸡专门店、以及各种炒菜店、锅子店、麻辣丝、缸子肉小铺等等。

开在湘潭的餐饮店,平日里主要都做居民生意,活不多也不忙,有时候老板一人就能把事全都干完,所以店都不大,也不用聘人帮忙。

这就直接导致湘潭火起来以后每家店再忙,能赚的收入都算不上特别多。

反正是肯定比不上那种规模很大,动不动就能坐下四五十桌客人的店子。

但要说大家高不高兴嘛,肯定是高兴的。

钱的事先摆到一边。

主要是那些从其他地方跑来找饭吃的游客让各位老板们很高兴。

在这里,要点一下湘潭人的某个习惯。

湘潭是个方言城市。

在这里说普通话当然走得通,游客们来这玩,完全不会因为语言沟通产生不便。不过平日里,本地人在湘潭时用的主要语言,是湘潭话。

湘潭人在通过言语表达情绪这件事上,显得相当含蓄。情况在他们说湘潭话的时候会更加明显。

而这些含蓄的湘潭人,在形容事物好不好吃的时候,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可以。”

在普遍印象中“可以”大概就是一般的意思。

100分能打个60分,再差一些就要不及格了,绝不是什么好评价。

但对湘潭人来说,“可以”的水分非常大。

在遇见一般好吃的东西时,湘潭人会淡淡地说:“还可以”。

意思就是还行吧,没有很差,但也没有很好。

遇见味道确实还不错的美食时,湘潭人则会在说“可以。”的时候加重肯定语气。

嗯,这时候习惯了本地生活的其他湘潭人就能大致明白他的意思其实是不错。

这样的湘潭人哪怕真偶尔碰上几次叫人惊讶的美食,口中也很难吐出“好吃”两字。

他们似乎觉得那么说会显得很轻浮,所以在这种时候,他们通常会用非常诚恳的姿态,一边点头一边重重地:“可以!”

说的时候,可以的‘可’字要尽量重,似乎可字的发音越沉,说话者对于美食的评分就越高。

除此之外,湘潭人还衍生出“真的可以”“可以可以”“相当可以”等不同程度的可以评价。

多年来,各家老板早就习惯了湘潭人的可以评分。

只是这些习惯,在外地游客到来之后却又被逐渐打乱。

我们祖国很大,虽说现在大部分都在说普通话,但表述的时候,语言习惯还真有些不一样。

这件事情,圆进私房菜的老板最近体会颇深。

圆进私房菜也是一家被小迟推荐过的老菜馆。

开业至今十八年,已从最初的四桌小店,慢慢变成现在这家大堂能放八张桌子,外加两包厢的中店。

老板炒得一手好菜,各种常见湘菜都做得不差,而最受老客们长久欢迎的,则是店里的炒香干。

圆进私房菜的炒香干和平时大家常见的香干不太一样,是嫩香干。

原料香干来自攸县。

它吃起来不像一般香干那样硬、扎实、反而跟豆腐一样软滑,除此之外,又比豆腐多出一层烟熏香。

最妙的是,它比豆腐还容易入味,与大蒜叶或是芹菜一块炒了就算是半荤,配大米饭香喷得很。

要说老板炒菜炒得好,那么老板娘就是会折腾。她是思考型美食烹饪爱好者。

总是做一样的菜会让她很烦,她更喜欢看各种美食视频,学着玩创新。

像之前网上火过一阵的无刺三味鱼、爆炒毛肚、贵州酸汤锅也被她用各种自己熟悉的方式改良了试着做过几次。

要是自己尝过觉得还不错,便会把做法教给老板,好添到菜谱里让客人尝。

这种老菜新菜总能换着吃的店,当然容易得到当地居民的喜欢。平日里要是走进店,便总能偶尔听见本地人说上两句“可以”。

不过最近,店里的气氛确实是稍微变了些。

能深受湘潭人喜爱的老店,当然也能获得游客们的欢迎。

目前在店里吃饭的客人,多是新旧参半,有时可能游客还多些。

与含蓄的湘潭人相比,某些游客,尤其是年轻些的游客,那真是在用言语表达情绪的时候完全没有母语羞耻。

而且不同的人,给的反应还不一样。

有些游客能在老板问味道什么样的时候直接干脆地回答:“好!”

有些则会比起大拇指说声:“厉害”。

有些游客不用老板问,只要吃上几口菜就两眼放光,然后赶紧扒拉自己的同伴,说:“快,尝尝这个!”

随后紧盯同伴的脸,像是找到宝藏似地问:“怎么样,好吃吧!”

年纪更小一些的小朋友词汇量还不多,只好在尝过美味后,一边咀嚼,一边轻轻拍手表示认可,然后张嘴再来一口。

最夸张的则是某些来自美食荒漠的客人,他们夸得是相当具体。

“老板,你这手艺真的,要是在我们那开家店,赚的钱你能直接在那买套房!”

“不,一层!”

如果这时老板疑惑地回一声:“啊?”

那么,这位客人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