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学文识字上聪慧甚于同?辈,但到底是稚童的年岁,不?明白两人话语里的深意,揪出个?他知晓的事情?问:
“前几日庄子上?那时姊夫不?是没同?阿姊说几句话么?我?记得阿姊反倒是和温夫子说了许多话。”
谢成烨敏锐察觉到方嘉元话语的称呼。
“温夫子?”
方嘉元重复着刚刚和沈曦云对话时的一套流程,点点头,“正是,昨日我?去私塾念书,发?现庄子上那人成了我?们蒙学的新夫子。”
长安本一直跟在主子后头老?神在在,听见这话,一下瞪圆了眼睛。
合着昨儿他在江州城四?处奔波的时候,这温易之已经进了沈家私塾教书了。
沈小?姐这事办的,竟是半点没对外声张,莫说他了,看主子的脸色,就连主子大抵也是不知晓的。
话语说到此处,谢成烨只觉得空气中新绽的桃花香似沾上一点俗气?,嗅在鼻腔中,惹人厌烦。
他想离开。
不?论?是方茂对他心思的洞察和殷殷嘱托,还是方嘉元无意的孩童稚语,都给他脑海添上一点混乱的引子。
十?八岁入朝后,仅一年功夫就多次上折子参事,面对文官武官、新朝旧朝权贵的刁难质疑都不?曾退缩的淮王殿下,难得在江州城一个小小的府邸庭院内,生出了无法招架的念头。
他选择顺从自己的心意,借口想起有事务未处理,匆匆转身回了曲水院。
长安追着主子的步伐,怕主子责怪他办事不?力?,欲主动认罚,嗫喏着开口:“主子,温公子那事……”
“不?怪你,”谢成烨在他起了个?话头时直接打断他,“此事也不?必再管了。”
是他前几日魔怔了,问题的根节从来不?是沈家私塾是否缺人,而是沈曦云怎么想。
一叶障目、误入歧途。
也该走回正道了。
进屋,谢成烨示意长安闭好门窗,纾缓一口气?,道:“长安,你去信永宁,让他即日启程快马加鞭过来江州罢。”
原本他安排永宁留在京城,长安来江州,是想着他会在江州多待上一段时日,需要留永宁在燕京以?备不?时之需。
但前日永宁的传信表明,从前偶尔能截获从江南一带到燕京的叛党密信,自六七日前,彻底没了动静,不?知是因着他们传信的手段变高,还是,他们已不?再需要传信。不?论?如何,这都意味着燕京如今不?是叛党的重点。
加之,他既然和沈曦云已经约定好一月之期和离,不?会在江州久待,也该加快进展,主动出击,最好能预先击碎他们背地里的计划。
长安嘴角扬起,道:“是!”
自己的伴儿终于要来了,这月余独自伺候的日子迎来解脱的曙光。
“至于江州城中的逆党,”谢成烨思衬片刻,道:“明日我?们便去隐山寺先瞧瞧那群行鬼蜮伎俩之徒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在沈府的这些时日,他在江州城中,借着了解沈家生意的名义,间接转过许多的地方,起初这州城,的确是平静和谐、百业俱兴,瞧不?出异样?。
纵使在南十?字街遇到有人伪装成流民侵袭,但这伙人只是短暂冒头试探,就立刻缩回壳里不?再动弹,和逆党的作风并不?相同?。
所以?他对江州城内逆党的动向一直不?甚清晰。
直到那日,元宵节灯会。
那场怪异的戏法引起他的警觉。
若说前序的捞月送月戏法可以?解释是民间卖艺人对月亮的崇拜,那所谓的人消失是去见月神的说辞,就是里里外外都透着古怪。
更遑论?……
谢成烨想起那天在戏台边隐约闻到的似月桂的异香,他曾经闻到过这味道。
在建元二年的淮王府,管事嬷嬷端着碗冰糖梨子汤进来他屋内时,他第一次闻见。
那时嬷嬷站在近旁,他诧异不?曾见过这位慈祥和蔼的管事嬷嬷擦过香膏,还好奇多问了句,嬷嬷笑得宽厚,答:“想着伺候小?世?子,特意寻了好闻的香膏。”
等后来他熬过梨子汤里的毒药,命人在管事嬷嬷的遗物里寻找,却并未找到香味的来源。
在建元八年的一场宫宴上,斟酒的侍女走到谢成烨跟前时,他第二次闻见。
月桂异香引起他的警觉,他命人暗中擒下侍女审问,又藏下酒杯送到太医署检查,果然查出,酒中有毒,那侍女也在被捉住时咬破口中藏好的毒自尽了。
八日前的元宵节戏台,是第三次。
他站在戏台人群外时,就意识是那股熟悉的月桂异香再次出现,本想静观其变,看看那卖艺人是要做甚,不?想沈曦云被选中上台。
那刻他心中慌乱,来不?及细想,立刻伸出手拦她。
解释的话语到了嘴边但根本无法言说,只得直接道“窈窈,别去。”
他怕她出事。
后来戏台上人失踪,他陪着沈曦云站上戏台和卖艺人对持时,发?觉台上月桂异香更浓。
是以?当夜他便寻个?由头让长安离开,秘密跟踪戏台表演的卖艺人。
意外得知这人最后的去处,竟然是城外一座寺庙。
名为隐山寺。
这几日他担心打草惊蛇,只让长安秘密找人盯着动静,收集进出隐山寺的可疑人等。
如今已盯得够久,该去看看了。
恰逢他病体初愈、恢复记忆,去庙里还愿、敬告神佛,再合适不?过。
长安得了命令,就要回去屋里写密信,并准备好明日去城外的用具,布帛水食都是其次,他须得备一件兵器以?防万一。
正要开门退下,被谢成烨叫住,“长安。”
他低下头,询问主子还有何吩咐。
谢成烨默了一瞬,道:“莫忘了今晨画的那处院子,记得派人去寻。”
长安瞥见主子手肘抬起,大约是又在按眉心,把腰弯得更低,“是,不?敢忘。”
阖上门,长安迈步去了侧屋,先抽出惯用的密信信纸,给永宁写信。
写完主子令永宁来江州的部分,长安提起笔,停在信纸上方犹豫。
按他往常的习惯,每回会在密信里适当唠几句近况,比如遇到流民动手或是元宵的花灯真好看,而这次,他觉得值得一提的,无非是那个?主子口中用暗闩锁门的院子。
可转念一想永宁马上要来江州,到时什么话不?能当面同?他叨叨,他还能欣赏永宁避又避不?掉只得老?老?实?实?听他说的模样?。
况且,他拧了下眉,主子让他在江南一带找,永宁远在燕京,说了也没用。
于是歇了心思,到底没落笔写此事,就将?信纸卷起,一式多份,打个?呼哨,召唤来信鸽,绑好后放飞。
几只信鸽自院内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