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得有些不舍,这间房子是她自己拥有的第一个家,里面的东西都是属于她的,留有她生活的痕迹,现在说走就走,心里还真是有些不是滋味。
舒英让谷雨站在院子里的那株月季前,给她拍了张照片,只是可惜这株月季现在已经不开花了。
屋子里的大件都卖掉后,电话机搬到李家去,这样等她们到了沪市,来回打电话也方便。
等家里的事都处理完后,舒英最后才跟医院里辞职。
其实她想离开,二院是觉得可惜的,甚至还一再挽留,想让她研究生读完后再回来上班,甚至愿意这期间工资照发。但明白的人都清楚,这几乎不可能,沪市和安城之间,除了对安城有执念的,恐怕都会选择留在沪市,更别说她丈夫现在也在沪市。
张主任叹息一声道:“你一毕业就进了咱们药房了,那时候你还是青涩小姑娘呢,后来还是我看着你结婚,看着你生孩子的,没想到时间这么快,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小英,我不得不说,你是我见过这么多人里,最认真也是最上进的,药房在医院里的处境你最清楚不过,通常都是被看不起的,有什么好事那是绝对想不起咱们来,但是你没有被困于此,你先是通过自考拿到本科学历,让医院里的人都对你、对咱们刮目相看,现在又考上了沪大,咱们医院都没有几个人有你这么高的学历,我是发自肺腑的佩服,不过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小英啊,你去沪市闯一闯吧,闯出来了,也跟咱们这些老同事说一说,那边是个什么样子的。”
他这一番话说得舒英也忍不住眼眶湿润,在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她一直都是喜悦的,理想的实现,一家人团聚的渴望。但现在她又觉得有些遗憾,遗憾这注定的分开。
第51章
离开安城
小胡是舒英一手带出来的, 知道舒英要走了很是舍不得,刚毕业的时候她还没成年呢,现在也已经是药房里的中流砥柱了。
“姐, 你以后可一定要经常回来看看我们。”小胡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道。
看着她哭, 舒英也情不自禁跟着落了泪,又笑起来:“放心吧,我在二院待的比你还久, 感情深着呢,以后学校放了假,肯定会经常回来的,就怕你那时候还要嫌弃我来的太勤, 打扰你上班。”
“才不会呢,姐你净开玩笑。”小胡也忍不住笑了笑,又哭又笑的,任谁瞧了都觉得乐。
在医院里辞好职后, 几人还张罗着等晚上下班要给她办一个小的送别宴, 舒英知道他们好意,也就不再拒绝。
送别宴就在二院旁边的一家饭店包厢里, 张主任来了, 连已经退休的汪姐蒋姐听了消息也过来了,药房的人除了要值班的小于,算是都到齐了。
菜上来后,舒英还问服务员要了两个打包盒, 对大家说:“小于今天没来,先给他打包点干净的饭菜,等待会儿小莫你给他拿过去。”
“哎。”
饭桌上,张主任说送给别要喝点酒, 要了瓶酒后,一人给倒了一小杯,意思一下。
张主任职位最高,他先站起来举杯,舒英也赶忙拿着酒杯跟着站起来,听他道:“这小英以后肯定是不可限量的,我这个老领导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就拽点文的,大家别嫌弃。”
众人都哈哈笑起来,“主任你要拽点什么文的,我们也听听。”
舒英也笑:“主任您文采斐然,肯定都是好话。”
“哈哈,好,那我就说了啊。”他酒杯端起来,认真道,“以前的送别诗多是忧愁不舍的,但我更喜欢这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送给你,也祝福你。我干了,你抿一点就行。”说完豪迈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还倒过来给大家展示展示。
大家看着又笑,又觉得心中酸涩,氛围推到了这,就算原本心中只有一点点不舍,这下子也被无限放大。
张主任说完后,按照辈分,接下来是汪姐蒋姐。
她们俩是早就进药房的老同事了,家里有些关系,所以时常偷懒打趣,但并不难缠,舒英遇到问题她们还会很认真地帮忙。
蒋姐汪姐之后就是小胡,小胡此时已经哭得眼泪涟涟了,舒英玩笑道:“快拿碗接着!”
“姐!”小胡一跺脚,擦干净眼泪后哽咽道,“姐,咱们这边没叫过老师,我都是叫你姐,但我来了咱们药房后,一直都是你带着我,不厌其烦地教着我,我迟到了还帮我打哈哈……”
张主任适时接话笑道:“好啊好啊,看来你这没少迟到啊,自己都招了吧?”
“主任你别打岔!我都快忘了我要说什么了。”小胡也被逗笑,又按了按眼角,继续说:“姐,我就是想说,这几年谢谢你,你以后不要忘了我才好。”
舒英起身走到她旁边,亲手给她把眼泪擦去,喉头也有些泛酸,道:“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哭成这样?倒是你,可别忘了我才是。”
一顿饭吃到很晚,大家都是真情流露,快结束的时候,宋院长听说他们在这边给舒英送别,还特意过来说了两句。
“听说你考上沪大的研究生,就要走了,我也来送送你,可别嫌弃我才好。”宋院长脸上挂着浅浅的笑,这么多年过去,瞧着比他刚来时像是更瘦了,不过依然清矍。
舒英笑起来:“院长您能来可是我的荣幸,怎么会嫌弃。”
……
从饭店里出来,一阵风吹过来,舒英瞬间清醒许多,她转头看向旁边矗立的二院,心中感慨万千,想当年二院是安城出了名的差,现在建了新楼,引进了高材生,买了先进设备,二院一点一点地改变,在安城百姓心中的口碑也逐渐变好。
二院步上了正轨,她却要去奔赴自己的理想了。
舒英释然一笑,迎着晚风欣赏着晚霞回到家属院。
家属院里的东西都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舒英买了明天早上去沪市的车票。
李妈
在家里抱着谷雨,十分的不舍,谷雨就是她从小带到大的,现在要去沪市了,以后说不定都只有寒暑假才能见一次面。
谷雨已经三周岁多了,三十多斤,所以李妈平时非必要已经很少抱她了,现在却抱着她不舍得松,亲昵宠爱。
李妈对舒英道:“谷雨出生的时候我还想着能一直看着她长大呢,现在看来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舒英笑了笑:“等爸退休了,您跟爸都来沪市,还帮我带着谷雨。”
“那倔老头,他能愿意去沪市就奇了怪了。”李妈摆摆手,一副不可能的样子。
沪市跟安城的方言差别太大,而且老人都不太愿意离开故乡。
“不常住,经常来沪市玩玩嘛。”舒英继续劝说,打趣道,“你们现在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