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
只见曾巩上身黑色背心外搭一件白色皮衣,下身工装裤配骑士靴,就连头发都半扎起来做了造型。
机车漂移停下,曾巩单腿撑地,接着摘下黑色的头盔,动作丝滑,不拖泥带水。
出场王炸不过如此!
【卧槽卧槽!我的机车劳工!】
【我再说一遍,老公不是性别,而是一种感觉!】
【这个眼神杀,我死了……】
【《我那不婚主义的小姑回家过年了》】
【《女王和她的骑士》】
第二组出场的是梁琛和路清禾。
因为不清楚导演会作什么妖,他俩给对方挑选的衣服都相对保守,是很普通,日常的穿搭。
路清禾身上是一件棕色麂皮夹克,内搭不规则烟粉薄衬衣,不失俏皮。
然而等他看见下车看见梁琛后,两人都愣住了。
同款美拉德色系,情侣装。
路清禾和梁琛四目相对,忽然笑了。
【还得是真cp好磕,稳定放饭,裤裤撒糖】
【可不是吗?我都要糖尿病了】
而压轴出场的不是最炸的,就是最炸裂的。
比如宁简和应知予。
宁简穿着一件大花袄,头顶一顶针织帽,脚踩一双军绿农田鞋,双手农民揣着,不紧不慢。
往那一站,像村口聊八卦的大妈。
婶视.jpg
远远地,他就望见了自己的“杰作”。
宁简颇为赞赏地鼓掌:“哟,很潮啊应咂,跟广冻的天气一样噻。”
应知予上身一件立领豹纹衫,脖颈间一条大金链子。
他走来,松弛道:“宁老师也一样,把你和村民放一起,我都快认不出了。”
【哥,你一下车,我小脑都萎缩了】
【哪来的土著???】
【《他说他是村民》】
【这糟糕的压迫感,他俩站一块儿,下一秒我就感觉自个儿要被蛐蛐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老师会收获一个新鲜的中指】
网友还是太全面了,宁简果真给了对面的应大爷一个中指。
不过……
他才不会说,其实他原本是拿了一件透视装的,嘿嘿~
三组会面,两组互相夸奖对方。
唯有宁简组被“孤立”。
……实在没法硬夸他们的穿搭。
欣赏完各组穿搭后,一行人才观察起这里的环境。
他们似乎在一处乡村,秋季正是丰收的季节,大片金灿灿的农田映入眼帘,肉眼框景便有如一幅幅画卷。
见惯了城市里的繁华,几人都慢下脚步来,感受田园的宁静。
“肖老师他们还没到吗?”沙莎拍照的间隙抽空问。
工作人员回答:“肖老师组是第一个到的。”
不止是他们嘉宾疑惑,直播间的观众更加疑惑。
他们蹲守了将近一个小时,连那俩的影子都没见着!
【?咋肥四,人又上哪了?】
【还没到?他俩不是最先挑完出来的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工作人员带着其余几位进村。
十分钟后,绕过几座低矮的小屋后,终于在一片空旷的田地上找到了消失的两人。
两个西装革履、抹着发蜡的男人,各穿着一双八十公分水田鞋,卷着袖口……
弓腰在泥地里捣鼓来捣鼓去。
【我是不是眼花了?两个穿西装的人……在地里……插秧???】
【l'm买保险~l'm土地神~l'm下地如有神~】
肖渐亼没注意他身后多了一些人,他正指导队友如何正确插秧。
“你这姿势不对,苗都被你捅歪了,对准点行吗?”
受不了一点委屈的白澄闻言,当即暴起,下一秒,手里还沾着泥巴的苗精准降落在肖渐亼脸上。
“踏马的,你才对不准!你全家都对不准!”
“???”
肖渐亼咬牙切齿:“打人不打脸,你真当我是吃素的!”
零帧起手。
“这点活都干不好,你就是对不准!你要能对准,这块地早就种完了!”
“小嘴叭叭叭,整天乐哈哈,不是妈宝就是爹宝,遇上事情眼泪就哗啦啦,出息!”
【……没想到肖老师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啊(仰天)】
【别打啦,别打啦!你们补药再打啦!】
【卧龙凤雏,半斤说八两,害得我莫名其妙笑了一下】
一旁干农活的大妈更是满脸嫌弃:“穿这华丽,嫩干得了啥活。”
另一位大妈:“害说自己是海龟,我看呐……乌龟还差不多!”
干活忒慢!
一行人看着两个拿泥巴互砸的幼稚鬼……
再看胸前系着围裙,兜里装着一斤瓜子磕吧磕吧的吃瓜人宁简……
“……”
这世界终究还是癫成了他们想象不到的样子了。
-
四组嘉宾历经千山万水,终于汇合。
忽略掉那两位“泥巴人”,其他人目前的状态暂未是帅气的帅气,美丽的美丽。
虽然一会儿会变成怎么样……不确定。
八人站在一块站牌旁,大抵是这座村落的名字——
“金鸡村”
身后是瓦片屋,和村庄的名字一样朴实无华,平房,大土灶,甚至还有八十年代的老石磨。
已经临近午饭时间。
经历过早上鸡飞狗跳的厨艺大赛,节目组彻底了解了这届嘉宾的实力。
厨艺有限。
所以也不要求他们下厨,而是……让他们去附近的村民家里蹭饭!
宁简听了,然后沉默地走了。
【?宁老师这是咋了?】
【他转身就走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节目组你们是不是又惹他了!】
节目组一脸懵逼。
不造啊!
他也妹说啥啊!
没一会儿,宁简又回来了,手里攥着一口大锅。
“走啊,不是蹭饭去吗?哦对了,告诉村民不用给我准备碗筷了。”
宁简呲着一口大牙:“我自带了。”
“……”
不知道说什么,硬要说就是,意料之中吧。
…
导演组一共给了三家选择,其中一家经营着村里唯一的农家乐。
于是沙莎和路清禾两组商量,四人一起去农家乐,至少近,不用走太多路。
村里大多数都是土路,岔路也多,平坦更是谈不上。
宁简和应知予两人又是爬坡,又是走了一段长长的石板路,终于抵达建在坡上的老李家。
这里住的是一位退休的老大爷,宁简到的时候,大爷正在用自制石哑铃健身。
健的还是上半身。
对,不穿衣服的那种。
这下好了,退休、独居、有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