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7
后,曹班便与姐姐同榻而眠,方便照顾是一方面,自己不放心也是一方面,后来姐姐身体恢复了,曹班想到没有几天便又要和姐姐分开,索性就这么继续睡了。
曹班将近凌晨才歇下,身体实在困乏得很,眼睛一闭,很快又睡着了。
段宁闭目养神来了片刻,等到妹妹呼吸均匀了,才蹑手蹑脚地掀开褥子,下了榻。
当曹班再次醒来时,段宁已经锻炼完,换上了干爽的衣物,神清气爽地回来了。
“你身体不要紧么。”曹班起身,一边换衣服,一边道。
段宁将凉汤放在桌上,翘起腿,两口嗦完手里的一只鸡腿,鸡骨头在手里转了一圈,准确地飞进案旁的一只木桶里。
“很能吃,算要紧么。”
曹班笑了:“那可是头一号的要紧事。”
段宁认真道:“说真的,最近我是不是吃太多了,鸡又不能带上路,这路上要是饿晕了怎么办?”
曹班偏头想了想:“那熏了给你带走?”
段宁想了想,还是摇头:“算了,熏的太香,影响不好,也就一年时间,我忍忍吧。”
按照姐妹俩的计划,今天段宁就将离开长安城,率领五千飞鹰骑,开始为期一年的领地巡察。
姐妹占领长安之后,凉州和并州这两块本来就在姐姐管辖范围的地盘再无后顾之忧,但是交州、泰山郡、即墨港、谯县、辽东这些地盘都太过零散,因此摆在她们面前的两个选择。
一个是盘整领地,舍弃小的地盘,集中兵力扩张大的地盘。
另一个是在巩固小底盘的基础上,逐步向外扩张,参考姐妹拿下长安的经验,将点状的地盘串联成线,再由线及面。
姐妹选择了风险更高的第二种方案。
选择第二种方案的原因,一方面是姐妹现在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为她们的决策兜底。
另一个方面是,姐妹的时间不够。
“覆汉”一词,从她们挟天子后,就被摆到了明面上,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一旦开始了就必须坚持走下去。
但“覆汉”之后呢?
她们虽然是穿越而来,但是寿命并没有得到的穿越之神的特别照顾,姐妹两人都曾九死一生,尤其是经历了姐姐落水事件后,穿越的代价也纳入了姐妹的考量范围。
姐妹可以在有生之年颠覆汉室。
可如果她们只能够活到30岁? 40岁呢?
会不会有一天,帮助姐妹俩的玉佩,向她们讨要代价呢?
她们必须抓紧、再抓紧。
能在她们这一代完成的事情,便尽全力去做吧!
段宁的军队绕城一圈后,在百姓的欢呼喝彩声中,出了城门。
曹班将姐姐送到渭桥边。
战争结束后,渭桥改成了码头,长安百姓欢送姑臧君的军队离开,又迎来了满载各地优秀学子的大船。
诸葛亮在冬天的时候,乘坐木船,抵达了长安。
第157章
“阿害,我再和你说一遍,这些事情很重要,记不住的话,小命都会丢掉!”
洛水河中央,一艘小木船上,两个衣着简朴的年轻人在甲板上吹冷风,个子高一些的那个,对着个子低一些的苦口婆心叮嘱,个子低的那个一脸憔悴。
两人都没想到坐船居然这么难受,在船里面晕得想吐,在船外面吹风又冻得慌。
“我们到这里, 是要和潜伏在北学府的探丸郎王信接头, 王,信, 你记住了吗?”
兄长陈辛是弟弟陈害的监视者,弟弟晕船的症状比自己更严重,因此陈辛便想办法说话,岔开弟弟的注意。
陈害和陈辛两兄弟, 是洛阳派到长安的第六批探丸郎,也是最后一批,到目前为止, 所有的探丸郎都没能完成任务,唯一潜伏成功的王信, 据说是长安北学府的佼佼者, 至今不敢暴露身份。
原本,洛阳的探丸郎,在主公袁绍放弃讨董后,就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了,但是这几个月不知为何,洛阳朝廷的王司徒府突然与他们接触,有了资金后,探丸郎这才死灰复燃,再次运作起来。
因为洛阳和长安关系紧张,运粮运货的大船在洛水航行需要经过两边严格的排查,第一批任务失败的探丸郎,据说就连船带人在洛水上失联的。
他们的小船得到洛阳的方面的放行,顺利抵达渭桥码头后,见到码头附近还是有不少船只停泊,兄长陈辛总算是松了口气。
和他们一起下船的人,有些是自己乘船来长安奔亲,有些是被长安官方的船拉过来的,个个衣衫褴褛。
陈辛和陈害离开洛阳前,吃了顿饱饭,但是也饿了两天了,下了船之后,人还是晕乎乎的,脚底打飘,陈害状态还不错,陈辛咽了咽口水,似乎闻到了食物的香味,有穿着武官衣袍的士兵走过来,示意他们跟着人群一起排队,
码头旁边是两排泥屋,有的前面有人,有的没有,屋子上面挂了牌子,但是陈辛不识字,他歪着身子看了看,队伍前方,两个小吏带着半幅挡住了口鼻的白色面罩,坐在一张高脚木案后面,对新上码头的人进行盘问。
“遮住口鼻,不会被捂死吗。”陈害也跟着兄长一起打量着那两个小吏。
探丸郎有一种夺命方法,就是用多层麻布长时间捂住人的口鼻。
陈辛不知道怎么回答弟弟,兄弟俩都没有离开过洛阳,因为知道任务的危险性,他对这里陌生的环境十分警惕,人也不自觉地有些紧张。
尤其是见到两个士兵,架着一个没有通过排查的士兵离开后,陈辛更是心如擂鼓,不停在心里默背自己的假身份。
“姓名,籍贯,来做什么的?”带着面罩的小吏一出声,陈辛才发现,这居然是个小女郎。
他告诉自己要镇定,不过是面对一个孩子而已。
“陈辛、陈害,我们是两兄弟,并州人,是来……考试的。”
“考试?”小女郎皱眉,陈辛心快跳到嗓子眼了。
“是今年六月的考试?”
“正是正是。”陈辛一边说,一边将衣服里细心保存的海报取出来,展示给小女郎看。
小女郎接过海报,只看了一眼,立刻便立刻拿给了旁边一直没吭声的另一名小吏,很快,两人同时抬头,小女郎一改之前严肃的态度,对两人亲切起来。
“原来是学士的家人,距离考试还有不到半年了,正是诸学士们紧张的时候呢,两位来可能也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在城里生活不方便的,都可以来城西找我,我就住城里。”
陈辛闻言,稍稍松了口气,问道:“长安城的规矩多吗?”
小女郎笑道:“倒也不能说多吧,只能说,和别的地方不大一样,两位适应了之后,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