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


给我一个攻打大宛的理由。】

【秦二:你听我狡辩……啊不是, 你听我解释。】

【哈哈哈哈我喜欢楼主这种演绎!比史书好看!】

【谢谢宝的喜欢!不过等我发完大家再发言,这段子我编好久了, 很快就发完!】

张良:“……”

他不喜欢。

质疑秦二的绝对不止他一人, 否则秦二怎么可能狡、解释。

嬴云曼也不喜欢。

怎么能说是狡辩?

单纯的狡辩怎么可能说得通谋圣张良。

既然能说通张良那就是有道理。

有道理那就是解释而不是狡辩。

【秦二:你看, 西域诸国存在了上千年,结果五年不到就被韩信灭了。】

【张良:这不是你干的好事吗?】

【秦二:你说会不会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一个西国, 某天突然就出现在大秦境外,五年内就把大秦给灭了?】

【张良:陛下,你的被害妄想症已经如此严重了吗?】

【秦二:你就说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吧。】

【张良:不可能。】

【秦二:当初继位的如果是扶苏,大秦可能已经被匈奴灭了。】

【张良:……】

【秦二:我保证不了后世会不会再出一个扶苏,匈奴却已经证明了,你不管它,它是真能成长到毁灭华夏文明。】

再次成为反面案例的扶苏红了眼眶。

秦二的愚君论让他明白盲信儒学是件怎样愚蠢的事情。

他难过不是因为被秦二作为反面案例。

而是恐惧于他差点就让大秦、让华夏陷入绝境。

嬴云曼默默地移开视线。

唉。

她也不知道扶苏本人能看到她举例。

欺负老实的君子不是她的爱好。

………

张良再度沉思。

明知秦二只是在为发起战争而狡辩,但这些话他确实无法反驳。

没有谁能肯定未来不会再出一个扶苏。

也没人能否定不会再有一个匈奴。

但只是因为猜测,就要去毁灭数个国家,这种说法又何其荒谬?

【张良:难道你要为了没有根据的猜测就去灭国?】

【秦二:我就是根据。如果我是匈奴的王,你觉得大秦现在还在吗?】

所有有识之士在此刻脊背发汗。

他们或许会暗骂秦二无德,或许认为秦二部分行径严重伤害他们的利益。

但没人会否认:

如果秦二是匈奴的王,那将是匈奴以外所有国家的灾难!

就像有秦二的大秦,也是其他所有国家的灾难一样。

【张良:世间不会再有你这样的君王。】

【秦二:这话我就当你在夸我。但永远不要用善意去揣度别的国家,因为你承担不起对方的恶意。就像西域诸国以善意揣度我,然后五年就都亡国了。】

【张良:大宛灭国之后呢?你要一直征伐下去吗?】

【秦二:是。】

【张良:疆域越大,国家就越难治理。】

【秦二:是难,又不是不能。我相信你们,就如同你们相信我的眼光一样。】

【完。】

不要用善意去揣度别的国家,因为承担不起对方的恶意。

张良苦笑。

韩国怎么灭国的?

不就是喜欢用善意去揣度秦国和楚国吗?

秦二以古通今,恐怕就是从韩国的史书里看出了这一点,故而坚决要在大秦强盛之时覆灭其他国家。

“我相信你们,就如同你们相信我的眼光一样。”

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有哪个臣子会不为秦二效死?

………

每次看到煽情的东西,就忍不住尴尬。

但嬴云曼也没法否定那是她的原话。

她这人底线比较灵活,为了达成目的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而刚好,这个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

尴尬之余嬴云曼又感到一丝怅然。

这个世界没人会理解,甚至连后人也无法理解,她那段话并不是在以己度人。

那是无法忘怀的屈辱历史。

矫情也只是一刹那。

她从三岁就开始准备造反,目的不就是让华夏人无法理解吗?

嬴云曼难得地对论坛生出期待:

告诉我,你们没有经历那样的屈辱。

【感觉秦二说得好有道理啊,是我我也被说服了。】

【所以我才会先强调秦二是在灭西域之前就想打大宛——她拿来狡辩的论据就是西域被她灭了,所以大秦要以西域为戒,要提防周边以及不相邻的所有国家。】

【先射箭再画靶子,神射手啊!】

【不过秦二说得确实也有道理,谁都保证不了后世不再出昏君,谁也保证不了别的国家不会出秦二。】

要拿西域的覆灭作为借口,所以先把西域灭了。

张良原本的感动灰飞烟灭。

他就不能信秦二的话!

虽是恼怒,张良也明白秦二的意思。

任何一个现在看尚且弱小的国家,都有可能成长为威胁华夏的敌国。

他已经被说服了。

………

墨家还没有。

张行还是认为战争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即便大秦从战争中获益,但获益的也只有君王。

那些战死的军卒才是承受代价的人。

【不过在不知道天地有多大的情况下,盲目对外作战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吧?万一韩信带着三十万燎原军折在西方怎么办?】

【所以才会有刘邦的出使啊!出使团其实有好多个呢,各个方向都有,只是邦子哥的功劳最大名声最响。】

【使团就跟斥候一样,他们会确定前方的国家能不能打,不能打自然会撤。】

韩信注意到燎原军的数量。

正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不认为指挥三十万大军就是他的极限。

但燎原军军制极为特殊,事实也证明三十万就足以横扫所有国家。

至于使团与斥候……

在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与敌人时,使团带回来的情报确实作用极大。

君上果然是明主。

………

“功劳最大、名声最响!”

刘邦摇头晃脑,极为享受后世人的评议。

沛县众人也是相当给面子,纷纷交口称赞。

【其实史书里还有后文,就是有人问秦二,如果地无穷大,终其一生也无法覆灭所有国家该怎么办?】

【秦二的回答是:《愚公移山》。】

【好帅!】

才为后世的“无知”欣喜没多久,嬴云曼就又被尬住了。

地球有多大她当然清楚了。

而且她也用不着打到非洲美洲澳洲,这三地方发展得太慢了。

把亚欧大陆打下来就行。

突然蹦出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