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


,可喜可贺,感谢人类进化出一双灵敏的手。」

李雁:「和嘴。」

沈念:「……」

这个恐怖如斯的女人!

李雁:「不过,你们这进度可真够磨蹭。成年人了你情我愿,有啥不行?真要是把你当妹妹,才不会带着你两个人去旅行呢,早该给你找个嫂子了。」

沈念:「他说过不会找女朋友的。」

李雁:「……」

一个傻子,一个纠结狂。这俩人可真是天生一对。

又聊了一些有的没的,沈念终于想起正事儿,问她在不在申城。她给她带了伴手礼,抽个空送给她。

李雁一听,立刻发了一个开心的表情包。

李雁:「在的在的,年前我不是回家避风头了嘛,过年就呆在这里没回老家了,正好懒得抢票。」

李雁:「要不明天中午?正好是个周六,我有时间。咱们顺便一起吃个午饭。」

沈念:「好。那明天见。」

两人约在了申城一家网红火锅店,最近风头很大,得提前预约才能吃得上。

沈念吃了快一个月的白人饭海岛菜,现在啥也不想吃,就想那一口热腾腾辣乎乎的火锅。到了第二天,她带着伴手礼准时出发去火锅店。

去之前,她给李雁发了条微信,告诉她自己已经出发了,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到。

李雁没有回复。

估计在加班,没有及时看手机。

小姑娘没有多想,来到火锅店后,便在里面等。

等到了约定时间,李雁没有出现。她又等了半个多小时,一旁的服务员忍不住过来,问她要不要先点锅底的时候,沈念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给李雁打了个微信电话,李雁没有接。

她又打了手机电话,显示手机已经关机。

来回试了几次都无果,一股寒意悄无声息地蔓延上心底。

她微微蹙眉,找到了杜子逸的联系方式。他现在还在电视台,一边实习一边准备毕业论文。她想问问他有没有见到李雁,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还没等她找到杜子逸的微信,一新闻突然从弹了出来。

【经多方核实,腐猪肉记者李雁昨晚遭车祸意外身亡。肇事司机涉嫌酒驾,目前已被控制。】

第108章 李雁你后悔为了你的新闻理想献身了吗……

沈念不知道自己盯着那条新闻看了多久。

黑色的字体,棱角分明,沉得像一块块凝固的铁,一粒粒落进了她的眼睛里。直到一旁的服务员又过来,问她是否要点单,她才缓缓回过神。

※ 如?您?访?问?的????址????抪????不?是?í????????é?n?2???????⑤??????????则?为???????站?点

“不好意思,我朋友来不了了,我……”她组织着语言:“我应该……”

“您这边暂时不用餐了,是吗?”服务员好心地帮她补充。

沈念点点头。

“没关系的,我帮您这边取消预约就好。欢迎下次光临。”

服务生笑眯眯地将她送到门外。

外面阳光正盛,光秃秃的行道树被剪去了枝条,丑陋地站成一排,面对着她沉默不语。

没有太阳的阴天,冬风吹得刺骨。申城的冬天是最不可爱的季节。

沈念打开地图导航,朝地铁站走去。

脚下的路好似变成了沼泽地,踩上去总有种下沉的错觉。她裹紧围巾,把脸埋在了围巾里,像是筑了一堵厚厚的墙,把周遭的景色与声音悉数屏蔽。

肩膀突然被人轻轻拍了拍,她回过头,发现是刚才那位热情的服务生。

“女士,您的东西落下了。”

他手里拿着一份牛皮纸袋包装的伴手礼,里面是为李雁准备的丝巾。沈念道了声谢,从他手里接过来。

地铁站就在不远处。

她进去后,地铁还没来,杜子逸的电话先来了。电话里,他的声音和平日不一样,有点轻,似乎怕吵着她,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我知道你和李老师关系好,特地给你说一声……台里也是刚刚得知消息,今天是周末,天气又那么冷,她被撞的地方是巷子门口,早上九点多才被人发现,人已经……”

说到这里,他沉默了一下,传来一阵轻微的吸鼻子的声音。

“人已经不行了。”

持久的沉默弥漫开来,一辆地铁呼啸而过,带着一股呛人的寒冷的气味。闸机紧接着打开,面无表情的人潮摩擦着她的肩膀穿梭走过。

过了许久,沈念才发觉,他在等自己的回应。

“我知道了。”

地铁在一阵刺耳的倒计时后离开。

杜子逸似乎想说什么,沉默了片刻,问道:“你在外面?需要我去找你吗?”

沈念礼貌地说不用,通话就此结束。

又是一辆地铁闪过,闸机好似前世今生般开开关关,发出机械冰冷的嗡鸣声。她坐在候车的铁皮座椅上,抱着怀里的伴手礼,周身多了一层无形的壳,与这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人群来来回回,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坐在椅子上的小姑娘。她穿着白色的大衣和蓝色围巾,打扮得干净漂亮,满怀期待地去和朋友会面。

她是如此期待她带上丝巾的模样。

她有那么多的话想与她分享。

可是,迎接她的却是一封冰冷的死讯。

牛皮纸上突然洇出一团模糊的深色,几滴苦涩的泪滴扑簌地落下,像是飞鸟冲进了枝叶繁茂的树冠。沈念低下头,抬手擦了擦眼睛,却越擦越多,手背很快便一片潮湿。

路过的行人匆匆忙忙,有人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又转身离开。更多的人则是自顾自地刷着手机,漠不关心地走过。

没有人知晓,没有人知晓在这个寻常的一天,那位忘年之交的友人,人生的另一颗启明灯,在寒冷的冬夜死在了家门前,再也无法赴约。

她没有做错什么,她不该这么死去。

一颗为真相永远炽热的心不应如此离场。

一个为理想奉献生命的人不该得到这般下场。

……

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举行。

天空铅云低垂,似一块沉重的灰幕,洁白的挽联在寒风中轻轻晃动。

殡仪馆大门前人潮汹涌,来的人很多。有电视台的同事,有华星社的前同事,有李雁的家人亲朋,还有一些大学生,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庞站在寒风中,眼睛红肿,手里捧着雪白的鲜花。

许多人是在网上看到新闻后,自发前来的。

送行的人排起长龙,像是一柱绵延不绝的香。悼念厅前,有人扯着黑底白字的横幅:“雁子,一路走好”、“新闻不死,理想不灭,正义不迟!”

现场的气氛很凝重,往来的人源源不断,稀薄的氧气几乎要被榨干。李雁的母亲已经头发花白,哭得几乎要昏过去。现场的接待和流程基本上全靠李雁父亲和老家的几个亲戚张罗。

沈念到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