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她面色阴沉地看了会儿她,说道:“裴六郎,我命你跟林二娘辩上一场,结果不论。”

裴兼急道:“大长公主!”

华阳凛然道:“不得违抗命令!”

裴兼闭嘴。

辩论场就在百合馆外头的凤玉亭,裴兼虽然不屑与女郎斗,但架不住大长公主发威,只得屈从前往凤玉亭。

柳四娘很是担忧,愁眉苦脸道:“二娘你可闯大祸了,那裴六郎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今日你与他辩论必输无疑。”

林秋曼懊恼道:“事到如今,大长公主找茬,我又还能怎样?”

“唉,早知道就该顺了韩四娘的意出府的。”

“倒也不必,大家都知道裴六郎博学,我输给他也不算丢脸。”

“话虽如此,可我还是见不得韩四娘小人得志的样子。”

两人交头接耳,跟在她们身后的韩四娘和甄二娘等人皆露出看好戏的表情,坐等她被裴兼打脸。

听到林二娘要与裴兼辩论的消息,其他场地的娘子郎君纷纷赶到凤玉亭围观,有些人甚至放弃比赛,直接跑了过来,一个个看戏不嫌事大。

只短短片刻,凤玉亭就被围得人山人海。

两位主角到位后,围观者集体噤声。

既然是辩论,自然要立主题。

裴兼很有风度的把出题的机会让给了林秋曼,林秋曼也不推让,朝他行完福身礼,便走到案桌前站定。

众人纷纷探头张望,猜测她要写下什么主题。

林秋曼提着笔,一时有些踌躇。

裴兼能夺得辩论头彩,定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再加上柳四娘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满肚子的墨水,她要如何才能赢得了他?

林秋曼有些犯难,虽说输给他不算丢脸,但既然来比了,自然是想赢的。

众人见她久久不落笔,悄悄议论起来。

林秋曼的视线扫过全场,心中千百回转,想要赢得比赛,就得讨个“巧”字,只是这个巧,要从何着手?

甄二娘的闺蜜团看她不顺眼,有人故意道:“林二娘,你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话就下来,别丢我们女郎家的脸。”

在场的贵女们纷纷笑了起来,满眼嘲弄。

望着那一张张讨厌她的脸孔,林秋曼轻颦眉头,原来所有女郎都厌恶她啊,那她就选个让女郎们都喜欢的主题吧。

从砚台里蘸上墨汁,林秋曼在宣纸上认真地写下了“女子”二字。搁下笔,仆人把宣纸展示给人们看。

众人又议论纷纷,似乎看不明白那两个字的含义。

裴兼皱眉道:“二娘可是要以‘女子’为主题来辩?”

林秋曼:“正是。”

这个主题委实出得刁钻,纵使裴兼博学多才,此刻也不禁犯起愁来。

他从小博览群书,不论是儒学还是佛理,亦或民俗风情,皆是信手拈来,唯独“女子”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

定下了主题,接下来有一刻钟的时间供辩赛者整理思路做准备。

华阳不动声色离去,前往春辉楼。

李珣很是惬意,端着茶碗悠悠品茗。

华阳上楼来,老远就啐道:“这个林二娘真是个滑头,我差点没能揪住她。”

李珣看向凤玉亭问:“哪个是林二娘?”

华阳站到他旁边,指了指亭子里的人,“那个,穿妃色石榴裙的便是林二娘。”

李珣瞥了两眼,视线很快就转移到茶汤上,脑中不由得想起假山石林里的那一幕,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裴兼博学多才,阿姐让林二娘与他辩论,说出去不怕惹人笑话吗?”

“这可怨不得我,是林二娘自己挑的人。”

这话倒是让李珣意外,华阳接着道:“女郎家的谁会去比辩论,偏偏林二娘说她只会这一门,没有贵女愿意同她比。”

李珣放下茶碗,指腹轻轻摩挲扇骨,“裴兼愿意同她比?”

“自然不愿意了。”停顿片刻,“被我逼的。”

※ 如?您?访?问?的?罓????彂????葉?不?是?ì??????????n???0???????????????则?为????寨????点

听到这话,李珣不禁抿嘴笑了起来,脸颊露出一侧酒窝,颇有些小性感。他无比同情道:“裴兼的名声算是被阿姐毁了,若英国公问起来,阿姐可莫要拿我去堵他的嘴。”

华阳又气又笑,发牢骚道:“所以说这个林二娘刁滑,她若输给裴兼倒也在情理之中,可若裴兼输给了她,我就成为了罪人。”

“那他们的辩论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女子,林二娘出的。”

李珣愣住。

华阳翻了个小白眼儿,颇有些无奈,“这主题出得刁钻吧。”

李珣没有说话,视线悄悄地转移到不远处的凤玉亭上,愈发觉得这个林二娘有点意思。

据说在公堂上韩商曾被她一张利嘴气得七窍生烟,今天他倒要看看她又要如何与裴兼巧舌如簧。

第20章 马屁达人高光打脸时刻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仆人敲下梆子,高声道:“时辰到,请辩者就位。”

林秋曼和裴兼各自归位。

“辩论开始!”

之前裴兼出于礼仪让林秋曼出题,现在她回礼,让裴兼先发言论。

裴兼行拱手礼,林秋曼行福身礼。

裴兼手持折扇,清声道:“诗经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温柔如水,天然柔弱,宜室宜家,自当以德为重。”

在场的郎君们纷纷点头,女郎们也很赞同他说的话。

“自古以来,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男主外女主内天然分工,尊卑有别。此乃传统天道,不可违逆。”

“汉有班昭著《女诫》乃典范之首。女子遵循三从四德,有益于家族稳定,后世兴旺,其功不可没。女子若有德,家和万事兴;女子若失德,家败万事衰。故女子当以德行为重,切不可做那妺喜妲己之流,小则败家,大则祸国殃民。”

有人赞道:“六郎说得好!”

裴兼继续道:“《列女传》口口相传至今。其贞顺传,蔡人之妻有情有义;节义传,鲁义姑姐公义至高;贤明传,姜氏谏宣王堪称明德……这些皆是顶好的女子,当得起德行风范,更为后世传颂。”

“然,阴阳有别,女子天性柔弱,后方宅院方属委身之地。某以为,相夫教子,秉尊传统,才是女子安身之所。而后宅安定,只需德行即可。女子有才,固然难得,却易风流灵巧,倒不如拙守安分来得好。”

一世家公子道:“六郎这番话深得我心,女郎家就应当以德行为重,后宅相夫教子,稳固宗族兴旺,方为贤明!”

其他郎君也赞同道:“这番见解延续千古,在场的女郎们理应遵循。”

“是啊,女郎切不可做那妺喜妲己之流,遭人唾骂!”

现场围观的郎君们几乎全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