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学院。”
不用说,肯定是英圭黎的传教士透露过去的消息了。
皇帝对此并不意外:“暂时还需要这些传教士,把人赶走了,学院反而要缺老师了。”
九阿哥却突然问道:“皇阿玛,这几个传教士去学院当先生,要给束脩吗?”
但凡是先生都要给,几个传教士在学院里担当老师,是不是也得给,那得给多少?
皇帝眨眨眼道:“暂时还没确定,所以还没给,小九有什么想法吗?”
九阿哥摸着下巴嘿嘿一笑道:“既然英圭黎这边那么不识趣,那就让英圭黎的传教士来赔罪才是。都是来赔罪的了,为何要给束脩呢!”
苏澜看了他一眼,好家伙,九阿哥抠门得想让几个传教士当白工,免费去学院当先生了?
皇帝听后哈哈大笑道:“小九这想法不错,就怕那几个传教士不乐意。”
九阿哥笑眯眯道:“儿子去找八哥,让八哥跟传教士说说,肯定没问题。”
就八阿哥那口才,传教士哪里能说得过去。
九阿哥只怕八阿哥心软,觉得传教士去当白工太惨了。
这时候哪里能同情他们,就该往死里欺负才行!
传教士过得越惨,传递消息回去,英圭黎国王才会收敛一点!
皇帝点头道:“那行,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他不打算再叫八阿哥过来吩咐,只让九阿哥去递话就是了。
九阿哥应下,想着没什么事,正准备走的时候,皇帝却又问道:“法兰西那边也想增加茶叶进口的数量,小九认为应该增加吗?”
早朝的时候商议此事,大臣们有反对的,也有赞成的。
但是皇帝觉得他们对做买卖其实没有太多经验,于是就打算问一问九阿哥。
九阿哥思索片刻后说道:“皇阿玛,如果增加数量的话,那么咱们这边茶叶的数量就少了。”
实在没必要为了挣钱,让自己人喝不上茶叶吧!
茶叶的数量一少,物以稀为贵,那么价格肯定会上去。
原本能买得起茶叶的人,就变得买不起了,凭什么呢!
当然先照顾自己人,有多余的再卖出去挣钱才是!
原本是这样的,只是如今跟英圭黎的关系变僵了,那么就得拉拢它的邻国法兰西。
加上皇帝跟法兰西皇帝的关系不错,两人还经常通信,在很多方面,他们都有相同的兴趣和喜好。
虽说他们从来没见过面,却是关系很好的笔友了。
既是认识多年的笔友,又能借着法兰西打压英圭黎,增加茶叶进口是个不错的方法。
只是就跟九阿哥说的那样,他们这边进口多了,那么茶叶的数量就可能不够用,反而让这边人买不起茶叶,实在得不偿失。
于是这就陷入僵局了,皇帝一时想不到别的法子。
九阿哥也皱眉琢磨起来,正想着福建那边的茶园是不是该多建两个,就听苏澜突然开口道:“皇阿玛,据我所知,缅甸也是很适合种茶叶的地方,那边应该有不少茶树才是。”
这话一出,皇帝和九阿哥的眼神顿时一起亮了起来。
九阿哥喃喃道:“缅甸那边有不少茶树的话,那就能解决了。让人在那边采摘茶叶,然后转卖给法兰西,就不用消耗咱们这边的茶叶数量,还能多出进口。”
皇帝点头附和道:“不错,如此一来,进口的数量就有了。就不知道缅甸那边的茶树有多少,品级又如何。”
这话叫九阿哥摆摆手道:“他们哪里知道品茶,听闻泡茶用的都是普通的水,煮的也不好,味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他没说的是,从商人里听说过,有个商人不留神把几种等级不同的茶叶混在一起送过去,谁知道海商压根没发现,那边的人也没察觉得到。
价钱还是一样的,这成本就低了。
于是不少商人也有样学样,混着不同品级的茶叶来卖,赚得比之前多了,一直无人发现此事。
当然,他们还是知道收敛,卖给小贵族敢这么办,大贵族还是不敢的。
这事九阿哥当然不好告诉皇帝,说这些商人其实混着卖也没人发现。
不过也证明对方压根不懂茶叶,所以分辨不出好坏来。
皇帝深以为然道:“那小九觉得,这事交给谁来做比较好?”
九阿哥二话不说就推荐一个人来:“寿善啊,他人在缅甸,让他负责最为妥当了。”
作为京城的公子哥儿,寿善的品味不错,对茶叶必然熟悉,分辨好坏自然难不倒他。
皇帝思索片刻,却问道:“朕记得,那边办学院的事也是交给寿善的吧?”
九阿哥大手一挥道:“京城的学院办得差不多了,那边应该也是。寿善应该是歇下来的时候,正好接个新差事。”
皇帝看了他一眼,九阿哥自己干活不积极,给别人干活就积极上了是吧?
不过皇帝想到最近缅甸那边发来的折子,寿善办学院的进度都一五一十写在上面,估摸确实快办完了。
再添个新差事,他也不会闲着了。
远在缅甸的寿善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摸着鼻子一脸疑惑,难道他昨天着凉了吗?
其他人则是关心道:“大人是着凉了?这边夜风还是有点凉意。”
寿善摆摆手道:“我没事,可能谁在想我吧?”
他盯着面前的学院,里面满满当当坐着人,一个个认真听着台上的小吏说课,寿善就感觉十分自豪。
这学院终于办成了,学生也招好了。
想要过来学习的当地人比寿善想像中还多,他还特地挑选了一番。
因为负责此事,还专门分了两个小吏作为副手负责给寿善帮忙,处理各种琐事。
不然寿善一个人也不可能办成所有事,总归不是三头六臂。
这时候其中一个副手小声问道:“大人,为何去掉前三的两个人?他们看着机灵,也会一点缅甸语和汉话,基础相当不错。”
如果进去的话,想必不出三个月,这两人就能出师了!
办事最怕就是不顺利,然后就是不出成绩。
如果三个月甚至半年后,这学院依旧没能教出厉害的学生来,花费不少,却没有成绩出来,皇帝不会问责吗?
作为副手,他当然希望寿善能把事情办妥,自己也能沾光。
寿善听后只笑笑道:“你别看他们两个机灵,眼神却不怎么正。”
他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是一直跟着大嫂处理家中的琐事,对看人的眼光还是可以的。
这两人眼神不够清正,心思还多。
看他们两个还没进学院,就已经先开始结交小吏,巴结笼络不少人,寿善就看不过眼。
这两人只怕不是来学习,而是想借此笼络人来谋事,又或者意图不轨,作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