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些虚浮,整个人像是走在轻飘飘的云里,像是在做梦一样,轻轻问王青嘉,“舅母、几位姐姐都好吗?”
“都好。”王青嘉缓缓向她介绍了王家这几年的情况,“你出嫁三年之后,汝芝宜兰也都相继嫁了人,一个嫁入了河东齐家,一个嫁入了永昌王家,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
说到“出嫁”,他一僵,叹了一口气,缓缓问道,“昭儿,你这几年还好吗?文英他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玉昭低下头,悲戚道,“夫君,他已过世。”
王青嘉一惊,想到幽州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乱,更深地叹了一口气,“文英他身子骨本来就不太好,没想到居然这么早就走了……那你们……可有孩子了?”
玉昭缓缓摇了摇头。
王青嘉眼神一暗,愧疚道,“当年是舅舅把你送去了孟家,是舅舅误了你啊……”
“舅舅莫要这么说。”玉昭摇了摇头,轻轻道,“当年父亲将我托付给了舅舅,是舅舅辛辛苦苦养大了我,我心里很是感激,如果没有舅舅,就没有今天的玉昭。”
“昭儿,你我之间不必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王青嘉长吁短叹,缓缓问道,“昭儿,你实话跟我说,当年之事,你恨舅舅吗?”
“我不恨舅舅。”玉昭真心诚意道,“我知道舅舅有苦衷,我的心里也一直在后悔,当年若不是我……”
王青嘉打断了她,忙道,“好孩子,快别这么说,当年之事是文卿一意孤行,你何错之有?错的只有我们,把丧子之痛强行压在了你的身上,害你误了众生,也让你年纪轻轻便守了寡……”
“是我和文英自己没有福气。”玉昭轻轻道。
也许是五年的时间太过久远,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当年剑拔弩张的针锋相对,也能化为如今的冰释前嫌,两人一边走,一边缓缓聊着,氛围看上去竟然还算融洽。
“对了,昭儿,还没问你,你是如何回来的?”王青嘉想到了最关键的问题,问道,“若没有文英,现在世道这么乱,路上这么危险,你一个弱女子带着一个小丫鬟,怎么能从千里迢迢的幽州回到长安的呢?”
玉昭一怔。
她捏了捏手心,一时之间没有心思隐瞒,半真半假道,“我在幽州的时候,正好碰到了驻扎在那里的谢…侯爷,他要回到长安复命,正好稍了我一程。”
“谢侯爷?”王青嘉吃惊,“飞蘅?”
第54章
桥归桥,路归路
王青嘉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谢岐的名字了,乍一提起,竟然还有些陌生。
叫了半辈子的老侯爷,就算老侯爷已去世多年,谢岐接替他当了好几年的谢家家主了,根深蒂固的记忆也还是很难改的过来。
谢岐在王青嘉的印象中,还是那个跟文卿差不多年纪的青年。这几年里南征北战,确实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这一辈年轻人中算的上是翘楚人物,不过也都是传闻中的谈资罢了。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本人了。
好像文卿去世之后,他就没有怎么见过谢岐。
遥想最后一次见他,还是在两年前。
那时三王叛乱,处于水深火热的长安被陇西军乘虚杀入,风雨飘摇,广厦将倾。
昔日繁盛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黑云之下,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地提着脑袋过日子。
生死存亡之际,是谢岐从西境跋涉千里,率兵杀入,赶走了陇西军,守住了岌岌可危的长安。
不知是福还是祸,王家在王玉楼死后便元气大伤,陇西军杀入长安的时候,大肆屠戮达官士族,竟把他们一家给落下了。
王家因此没有家破人亡,但也彻底跟着没落了下去。
之后谢岐顺理成章
地封侯拜将,位极人臣,一时在长安风头无两。
王青嘉这几年里,学会了夹起尾巴做人,关起大门过日子,没有跟着别家去沾谢岐的光。
本来王玉楼在的时候,他们借的就是王玉楼和谢岐的交情,才勉强攀上了谢家这棵大树。如今王玉楼和老侯爷一死,他们也没有了任何理由再去登谢家的门。
没想到他没去找谢岐,反倒是谢岐先登上了王家的门。
以前的谢岐便性格乖张、不好相与,如今沙场历练多年,更是让他彻底脱胎换骨,不可同日而语。
男人身穿象征无上权力的绛紫君服,剑眉星目,威风凛凛,白皙的脸庞染上了阳刚之气的蜜色,举止投足之间隐隐一股浑厚的威压扑面而来,令王青嘉战战兢兢,不敢说错一句话。
谢岐先是祭拜了王玉楼,去祠堂给他上了几炷香,又在离去时的最后关头,平静地问起了玉昭的下落。
王青嘉错愕。
他之前便清楚谢岐与玉昭的情分,不过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竟还对玉昭念念不忘。
可是玉昭那时早已跟着文英去了幽州。
至于她为什么嫁给了文英,他当然比谁都清楚。
他知道,谢岐此次登门,怕不光是祭奠王玉楼这么简单,也是来找自己要个说法。
谢岐性格乖戾,如今又是炙手可热、如日中天,若是一旦说了实话,让他知道是王家毁了他与玉昭的姻缘,还不知道会遭到他怎样的报复。
好在玉昭跟着文英远远去了幽州,幽州距离长安千里之远,这一辈子,他们不可能再见面。
远水虽然解不了近渴,但是能帮助王家解决燃眉之急。
于是,那个时候,王青嘉懦弱地撒了谎话。
他将王家赶走玉昭的事隐瞒了去,只道是玉昭与孟文英情投意合,王玉楼出事之前两人便已定下了婚约,他们不忍玉昭守三年热孝,便匆匆将她嫁了出去。
果然,谢岐听完之后,脸色便变了。
他当时什么也没说,聊了几句便离去了。
但是之后,他也再也没有登过王家的门。
之后的谢岐再次离开长安,各地东征西战。
他也没有对王家施以报复,想来是接受了玉昭嫁人的事实。
也是,如今的谢岐春风意满,大权在握,想要什么样的门当户对的贵女没有。
当初王青嘉没放在心上的原因,便是在这里。
他清楚,就算谢岐和玉昭真的成了,玉昭也绝对做不成侯府的正室。
那个时候老侯爷就因为这事找过他,明里暗里敲打过他,让他看好自己这个外甥女。
谢岐就算本事滔天,也挡不住老侯爷不乐意。
就算现在老侯爷猝然离世,谢岐一意孤行,玉昭真的嫁去了侯府,日子也一定不会好过。
还不如阴差阳错之下嫁给孟文英。
当初王青嘉扛不住家中压力,将玉昭打发去了孟家,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了的。
一是,孟